中国工业互联 行业综述(二)-工业互联 结构

1、工业互联 概念与本质

其实质实现数据流转的人、机、物全面互联互通的新型工业基础设施。

工业互联 通过系统构建 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形成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互联互通,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和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工业互联 的发展将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作为以数字化、 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工业互联 的本质是数据的流动、分析和再造,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和重要途径。

图:工业互联 概念全景图

二、传统工业自动化和工业软件的痛点

数据碎片化、信息孤岛化,无法灵活快速响应新需求

传统自动化和信息化本质是把生产操作和管理流程通过软硬件系统的方式予以固化,从而建立了垂直制造体系,这一体系下负责不同业务环节或流程的子系统间彼此孤立,即使不同自动化厂商间的设备在工业现场的部署位置相邻为伴,彼此之间的数据也绝无交集,这也就形成了工业环境中大量烟囱式的系统和碎片化的信息。在此传统模式下的数据大多沉淀于自动化设备和软件厂商之手,企业无法有效汇集数据更无谈高效利用数据进行数字化应用。同时就自动化设备和软件应用而言,传统使用模式过程更偏重具体执行的高效完成,指令多是单向传递、局部作用,对于工业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的统筹规划、决策优化、高效管理等诉求则无法满足。从企业成本负担角度来看,传统工业自动化设备和工业软件高昂的价格给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很难通过加快设备和软件的迭代去及时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通常企业会持有这些资产至自然折旧年限,这无疑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并丧失先手发展机会。

图 基于传统工业IT架构解决方案的痛点

工业互联 的优势与价值

架构灵活、数据驱动,为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创新

与传统自动化与工业软件的IT架构方案相比,工业互联 部署于云端+边缘以大平台+小APP的架构提供丰富便捷的开发工具及开放API,充分满足了企业灵活、复杂、经济、创新的数字化应用需求。平台将知识、机理等隐性经验固化成其自身显性核心资源,结合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数据采集进行数据分析、建模和利用,实现了数据驱动的生产和运营优化闭环。最终形成面向设备与产品管理、业务运营优化、 会资源协作三大工业互联 应用场景,为企业带来“降本、增效、提质、创新”四大成效。工业互联 的出现改变了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方式,重新定义和优化整个价值流程,同时打破各行业间的信息孤岛,促进跨领域资源灵活配置与内外部协同能力提升,进而带动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工业互联 三大场景应用价值分布

四、工业互联 体系架构

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工业互联 由 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构成。工业互联 的 络体系将连接对象延伸到人、机器设备、工业产品和工业服务,是实现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资源要素互联互通的基础。 络性能需满足实际使用场景下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需求,既要保证高效率的数据传输,也要兼顾工业级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平台下连设备,上接应用,承载海量数据的汇聚,支撑建模分析和应用开发,定义了工业互联 的中枢功能层级,在驱动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深度互联,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重塑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安全代表着工业互联 的整体防护能力,涉及工业互联 领域各个环节,是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 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 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测评估、攻防测试等手段为工业互联 健康稳定的发展保驾护航。

图:工业互联 功能体系架构图

五、工业互联 平台类型

平台按客户群体、应用场景、功能支持三个维度划分成五大类

作为工业互联 的中枢层级,工业互联 平台的功能与效用直接决定了整个工业互联 体系的价值体现,从面向客户群体、应用场景和功能支持三个维度可以将工业互联 平台分为基础性技术、企业级、特定行业级、专业领域以及跨行业跨领域五大类平台,各类平台各有所长又彼此融合。具体解构平台架构来看,任何一类平台都基本由工业SaaS平台、工业PaaS平台、工业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平台、通用PaaS平台、云服务平台、连接与边缘计算平台这六类平台功能模块构成,不同模块的配置与性能决定了各类型平台的功能特点与优势。

图:工业互联 平台类型

六、工业互联 平台的应用

下游细分行业需求牵引五大类基础平台衍生发展

工业领域中不同细分行业都有各自独特的知识领域和机理形成的行业门槛,每一个工业场景在不同的行业、不同企业中需求差异较大,现阶段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工业互联 解决方案可以在各行业、企业、场景中通用。前文所述五大类型平台也会因具体行业和客户需求的不同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子类型平台,因此锚定工业领域细分行业、理清行业脉络、了解业务需求是划分工业互联 平台应用模式的理论基础,也是工业互联 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展平台业务以及工业企业进行平台选型的关键。

图:重点细分行业工业互联 平台应用概况

七、工业互联 参与企业类型

目前工业互联 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由于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制造企业、ICT企业、自动化企业、互联 企业等各类型企业纷纷进场布局,形成了行业参与者众多,但尚未构成直接竞争的市场局面。在发展路径上,各类型企业大多利用自身传统业务优势在相应赛道进行重点切入,以点连线带面,快速形成各具特色和专长的工业互联 解决方案,以图形成先发优势。从构建工业互联 核心能力圈层的平台角度来看,可以将市场参与者分成六类。一是传统工业领域内龙头企业孵化出的专业工业互联 平台公司,在立足服务企业自身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延伸服务至同类别场景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二是从传统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三是软件企业加速软件云化发展,强化工业机理模型的开发,基于SaaS层优势拓展构建PaaS层;四是互联 巨头积极向产业互联 领域拓展,推出或合作共建工业互联 平台;五是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基于5G 络部署,打造5G+工业互联 的解决方案;最后一类是初创企业针对特定工业行业或领域业务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图:六类参与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