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拟定收购魅族!车企、手机厂商互换,为何大家都热衷于跨界?

近日数码圈发生了不少大事,不过最令人震惊的还是吉利又搞出了大动作。据相关人士透露,国产头部车企吉利有打算高价收购手机厂商魅族,虽然目前这场收购案在 上还只是捕风捉影,魅族方面也回应称“目前还没有相关消息”,但业内不少人士已然嗅到新动向。

人们之所以会高度关注这一事件,和之前吉利高调入场手机行业有很大关系,无独有偶,苹果、小米等手机大厂也都在汽车产业上有了新动作,一时间手机厂商与车企似乎刮起了一阵“跨界热”。为何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行业会有如今的局面?今天圈哥就带大家分析分析,看看热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手机厂造车,拥抱智能化新潮流

今年6月,有消息称苹果已经成功招揽宝马前高管乌尔里希克兰兹,此人在宝马任职多年,并且专门负责电动汽车的开发,有这样的专家助阵,苹果摆明了就是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此后宁德时代更是被曝出已经开始为苹果提供三元锂电池样品,由此可见苹果的造车项目很有可能已经到了实验制造阶段。

和苹果一样激进的还有一些国内手机大厂,小米在去年3月就宣布成立小米智能汽车业务,并且在之后一直寻求汽车项目人才,最近更是将前北汽新能源执行副总经理于立国收入麾下,初步打造专业团队。华为虽然一直宣称不造车,但它目前是在这条赛道中跑得最稳健的新选手,去年12月联手赛力斯推出了AITO问界M5车型。华为不仅深度参与了这款车型的研发,甚至直接在其冬季旗舰发布会上正式发布问界M5,说这是华为自主造车的一次尝试也不为过。

如果十年前告诉你一家手机厂商要造车,这种话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如今已经跨入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个新行业没有政策门槛,不用担心发动机等专有技术垄断,规模化的制造业更是大大降低成本,新能源车型成为造车新势力入场的门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各家手机厂商。

显而易见的是,手机厂商之所以跨界造车,首先当然是为了在新市场中分一杯羹。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中国近年来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长年来都保持着增长态势,2021年更是迎来市场爆发期,1-11月产出新能源汽车300多万辆,售出299万辆,从整体的产销比来看,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空缺,青年一代买车群体、城市短途代步买车群体还有可发掘的市场空间。

手机厂商们现在入场虽然已经算不上弄潮儿,但凭借行业风口绝对还能收获不错的商业效益。像AITO问界M5的商业表现就非常喜人,在7天内销量就已破万,华为COO更是为2022年定下了30万销售量的目标,按这个态势,汽车业务在未来也将成为华为营收的一大部分。

此外手机厂商之所以积极参与造车,还有一个显性原因,那就是要打造自我体系,完成生态闭环。在目前多家手机厂商的发展战略中我们不难看出,聚焦5G、承接IoT基本已经是行业的大趋势,因此手机厂商仅仅只是打造手机这么一个智能终端是远远不够的。

以华为的“1+8+N”战略为例子,在该布局中虽然还是以手机为核心,但围绕手机延伸出车机、音箱、耳机、手表/手环、平板、电视大屏、PC、AR/VR这八大重要硬件,用来覆盖更多的生活场景。在未来的智慧出行中,车机就是整个鸿蒙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让各大车企都去适配这套体系显然不太现实,但自主造车,打通硬件链接,完成弯道超车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出于这些原因,手机厂商参与汽车制造的意愿将会越来越高涨,在厮杀出真正的市场霸主前,智能汽车这片蓝海依然会吸引到源源不断的投资者。从这一点上来看手机厂商的参与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们在智能交互领域往往有更丰富的技术经验,所催生出的新产品绝对值得期待。

车企造手机,弥补软件劣势

手机厂商的目的已经搞清楚了,那么车企又为何垂青于手机这个行业呢?其实不管是手机厂商还是车企,它们都要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浪潮这个新的大环境,而车企在这个环境下的身份更为复杂,一方面它们迎来了风口,拥有了重新洗牌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守擂者,要面对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对手。

作为一个迎来机遇的挑战者,车企造手机自然是为了能融入更多的新技术,虽然真正的物联 时代还未到来,但掌握下一个关键技术节点总会对未来的产品带来更大的优势。以吉利此前的动作来举例,去年9月吉利就宣布,正式成立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涉足手机领域。

另一方面,车企也会在大环境中成为守擂者,这里的对手不仅指的是涌现出来的新车企,更加指的是意图“入主中原”的手机厂商们。上文已经提到过,手机厂商要打造生态闭环,车机是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所围绕的核心依然是“1+8+N”中的那个“1”,也就是作为智能终端核心的手机。

在这种IoT体系中,车企无疑会丧失掉终端话语权。随着技术进步,未来车机系统将承担更多重任,比如智能驾驶、实时动态信息等多项新功能,这些车机体验有可能直接改变当下的驾乘模式,在未来甚至可能会成为消费者购车极为看重的一点。

但智慧汽车这一卖点目前还牢牢掌握在一众互联 、手机大厂手中,比如苹果的CarPlay以及未来可期的鸿蒙车机,再加上手机端捆绑体验,用什么手机就买什么车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所以不管是“打不过就加入”还是自主研发搞技术储备,争夺未来智能终端的话语权对车企来说同样十分重要。

与其说车企造手机是在反击,不如说车企是在为未来铺路,吉利敢于掏出百亿,有的并不只是豪气,更多的是对未来智能生态的一种肯定。

跨界迎竞争,但依然产品为王

其实就当下的态势来看,不论是手机厂商造车还是车企造手机,这种跨界目前带来的依然是良性竞争,当下的家用车市场欢迎手机厂商用技术带来新的产品卖点,手机市场也乐于见到新资本入驻推动技术研发投入,只要通力合作,圈哥相信最终市场上迎来的会是双赢。

但另一方面,圈哥也希望各个跨界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最终要面对的还是市场,跨界成功与否决定权留在消费者手中。所以不管在这些跨界企业在原行业已经达到何等的高度,圈哥都希望它们在新行业里能有端端正正做好产品的态度,产品为王才是打通市场的关键所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