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 络
Hello 大家好,我是安哥。
因为之前手里没有好用的安卓手机,写的大多都是电脑、苹果方面的内容,比较少涉及到安卓。
对于安卓软件的下载,我之前都经常给别人推荐一款绿色的软件——酷安,我用酷安的时间并不多,对它的印象主要还停留在——下载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没法搜到的应用。
直到最近在推特上看到一位 友发的截图,才发现原来酷安早就不是我以为的酷安了。
之所以选择下架自己的应用,主要是因为酷安上有些用户使用名为「大圣净化」的应用,在不开通纯纯写作 VIP 的情况下,可以用上软件的高级功能。
说心里话,之前因为写文章的原因,我也用过了许多的软件,不少软件都是要收费的,从一个理性人的角度来说,我心底里肯定是不想付费的,因为自己掏钱买软件、用完还要写文章,还会给我 销这笔钱呢?没有!
当然也可以说是自己脸皮不够厚,不敢去直接找开发者要兑换码,说给我一个兑换码,用完给你的软件写篇文章宣传一下。
我确实看到有些同行就是这么做的,反正现在不都流行「白嫖」吗?白嫖即正义,对吧?
但有时换到另外一个角度,我又会觉得说,如果你真正喜欢某个产品,尤其是独立开发者或者小团队开发的产品,你确实得拿出一些实际行动,给它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或支持。
要不然,这个产品可能存活没多久,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和创业类似,对绝大多数互联 产品来说,关停才是常态。别说是小厂,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大厂,也时常可以看到关停某个产品的消息。
这个支持不一定是要你花钱,可以是在你的朋友圈、或者向你的微信好友推荐这个好用的产品。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可能也是因为,我也有想通过写东西来赚到钱的想法,这和开发者想通过自己产品赚到钱的诉求是一致的,区别只是媒介不同。
当然,我也会私下去用一些 pj 软件,但我并不会以此为荣,去各处张扬说自己在用 pj 软件,你也要用来,也不觉得用 pj 软件就是天经地义的。
其他离开酷安的开发者
太极
冰箱 IceBox:自动冻结·省电神器
在我的认知中,酷安以前好像是开发者导向的,开发者是 App 内的核心用户,官方也会在首页推荐开发者发布的产品。
有人认为酷安从 7.0 开始发力转型做 交,它就开始变味了,为了扩大用户群和内容面,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应该叫「破圈」,它的重心从开发者转向了其他方面。
截图来自知乎问题「如何看待酷安316事件?」,链接:https://sourl.cn/m6rRrR
说到产品转型做 交,其实不仅仅是酷安这样,在我用过的另外两款产品——知乎和即刻,都可以见到类似的做法。
之所以这些产品要转型做 交,大概都是因为内容型/工具型产品的天花板太低,普通用户的参与度不够(表现为产品日活数据不好),对运营产品的团队来说,也不利于下一步到资本市场上向投资人讲故事,融取下一轮的资金。
知乎转型做 交,体现在加入了「知乎想法」这个功能,回想知乎最开始推出这个功能的时候,许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这不就是在知乎里面加多了一个微博吗?
相对动辄上千字的知乎回答,知乎想法更适合发布碎片化的内容,可以降低在知乎发布内容的成本,可一定程度上促进数量更多的普通用户发布动态;此外,知乎想法也让本就拥有众多粉丝的知乎大 V 可以更频繁地与自己的关注者互动,更便于自己打造人设,增强粘性。
而即刻最初只是一个信息聚合工具,使用机器人抓取其他内容平台的内容,不过这个行为还是存在着侵权的风险,严重的话就是前不久刚下架的「轻芒杂志」那种结果。
比较幸运的是,即刻后面还是比较顺利地转型成现在的样子,主打兴趣 交,在互联 圈子内拥有不错的口碑。
当然,不管什么产品,每当它们试图转型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不少用户说,「某某软件变了」、「某某软件团队的初心变了」。
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让整个团队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产品发生变化,这是必然的事情,这中间也会伴随着用户的更迭:
对产品转型持失望态度的用户离去
对产品转型持看好/拥抱态度的用户可能会更转型后的产品
转型后的产品可能会吸引来更多的新用户
无论产品怎么变都好,我觉得唯一不能变的,还是产品背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人会把它称为价值观、产品观,或者是更虚无缥缈的东西:灵魂。
但当我在 上看到一位认证信息为「酷安官方人员」的用户写的个人简介时,觉得这个人也太任性了,把自己的个人情绪掺杂到公司的产品中,完全不像是个心理成熟的成年人的做法。
酷安官方人员扭曲的价值观
如果有更多类似这样的人在一个团队里,把原本好好的产品氛围搞坏,应该也不是偶然的事情吧?
惹不起你们,我躲还不行吗?
以上就是本次想和你分享的内容。
看完文章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击底部的「点赞/在看」鼓励一下我,谢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