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写作文,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都容易引起孩子的焦虑和紧张。明明平时小嘴得吧得挺能讲,说起故事也是绘声绘色,但怎么一到动笔,就完全不知道该写什么,开场的几句话更是显得苍白,仿佛已经透露了心声:我要写什么呢?
到底如何让孩子从不情愿提笔,变成可以轻松写作?那些似乎已经变得俗套的写作训练方法,如今是否还管用?
孩子天生就是故事大王,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充满激情地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甚至可以为手中的铅笔编出一段冒险故事。但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写作的时候却变得无话可说?
在语文教研组组长李娟老师看来,主要是因为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和把故事写在纸上的能力,其实是脱节的。当孩子在学习将这两种能力进行融合的时候,最大的风险来自身边人的评价。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可能因为不恰当的反馈,给孩子带去不愉快的写作经历。比如孩子认为自己分享了最有趣的事情,但却因为错别字太多被批评;又或者孩子写了一篇自认为精彩的奇妙故事想要分享给爸爸妈妈看,家长却指出孩子没有用上“好词好句”……这些反馈会让孩子感觉写作是一件无聊又困难的事情,挫败感会磨灭孩子对写作的兴趣。
让孩子远离写作失败的心态,是培养孩子写作兴趣的第一步。而作为家长,并不需要如老师一般,去教孩子写作的技巧、规则等结构化的内容,重要的是成为优秀的聆听者和参与者。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写作被人需要的时候,很容易感到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因此,我们可以成为孩子最真实的读者。
当孩子发现自己写的东西有除了老师以外的读者,并且读者还在期待着他的下一篇作品,那孩子会更容易产生写作的动力,并且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更清楚、更有创意,并希望能够得到表扬。
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想要表扬孩子的作文似乎并不容易。“因为家长很容易把自己变成老师,总爱去看孩子的作文里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离题,字数是否合适,而忘了去欣赏孩子融入在作文中的思想。”李娟老师说。
李娟老师建议,家长可以表扬孩子的想象力、独特的观点,文章里用到的成语、故事等等,而实际上,这些表扬也会让孩子知道,原来这些因素都是写出一篇好文的写作技巧。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那就充当一个好奇者,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写,写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有趣或者难的点。
只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认真期待他的“大作”,是在认真回应他的期待,那就够了。
另外,适当让孩子参加一些投稿、写作比赛,或者和孩子互相写信、做一些有文字内容的分享活动,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写作的力量和被需要的自豪感,是潜移默化的鼓励方式。
很多孩子在写文章开篇的时候,很容易像套公式一样,或采用排比句,或引经据典,看起来这是可以拿到高分的写作模式,但实际上,这种把语文公式化的做法,却反而有可能让孩子放弃写作。
当面对一张空白的写作纸或者作文本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因为害怕开场白不够“惊艳”或者没有用到老师所讲到的各种技巧,从而紧张得不知如何下笔,而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一般。
但如果能够降低孩子的写作风险,整个写作变得流畅,就会让孩子的笔触变得轻松,如同打开话匣子一般文思泉涌。
在英语写作中,也是如此。英语老师Cawdery发现,当她很想给孩子纠正写作错误的时候,反而阻碍了孩子们的写作,因为孩子会变得更关注语法、单词,结果就是,如果写作题目是没有背过的范文,不仅是写作时间大大增加,写作内容也非常勉强,更不用说语法和单词也是错误百出。
但当她只是鼓励学生写作,而不用考虑语法、单词,只是记录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虽然同样会有不少错误,但学生的写作焦虑明显降低,文章也流畅了许多。
因此,她建议家长其实可以以此为参考,鼓励孩子写日记、写段子、写“糟糕的文章”,帮助孩子养成记录的习惯。
有些孩子对写日记可能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大部分是源于把写日记当成了写作任务,从而感到压力,会觉得自己似乎除了记流水账,并没有值得花时间写下来的事情。
Cawdery所提到的写日记,其实也并非一定要是记录每天的生活,更像是每天进行一项短小的写作训练,内容和形式都可以多样,重在习惯下笔这件事。实际上,写作本就是一项反复训练的技能,无论是低龄阶段的看图写画,还是写出一篇几百字的作文。
不过,如果想要让孩子能够尝试并且坚持写日记,除了不要去挑三拣四,家长还可以不限制孩子的写作细节,并时不时为孩子的写作提供灵感。
比如最开始孩子也许只有一两句话,也可能突然写出超长的流水账,但要相信并引导他们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慢慢找到可以写的内容。有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书、一部电影后,或者面对当天的重大新闻时事时,分享各自的看法,鼓励孩子充分表达,并帮助孩子提炼对话中有趣或者有意义的观点,让孩子记录下来。如果能让孩子坚持下来,不仅可以写得更加流畅、快速,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关注细节,提升专注力。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会大大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力,而想要让文思如泉涌,趣味的方式会更有效。Cawdery会鼓励学生尽可能犯错,写出“最差的作文”,并且按小组进行表演。当没有成为“最好”的压力,写作风险被降低后,孩子对于写作的焦虑会得到释放。
实际上,想要让孩子能够释放写作的灵感,就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支持,无论什么样的观点或者判断,都可以成为他们尽情书写的素材。
不过,有些孩子总是觉得自己缺乏创意,文章死板乏味,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把各种有趣的内容运用其间。或者,总觉得开始写作的时候,这也不舒服,那也不顺手。
大吼大叫或者硬逼着孩子坐在课桌前不仅浪费时间,甚至双方都会陷入沉默的拉锯战中,最后发现,1个小时过去了,作文本上最多写上了一排标题,橡皮擦都快抠没了。但如果给孩子一些选择,有的时候反而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当孩子被允许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写作主题时,会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有所选择,会让孩子的写作变得更容易、更有趣。通过改变写作的书写工具、写作地点,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灵感。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写作不再停留于传统的纸笔,写作地点也不用拘泥于书桌前,这也意味着,作为家长需要允许孩子去接触并采用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方式写作。在李娟看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视频、音频其实也是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它们只是呈现的形式与传统文字作文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够激发孩子去记录、分享、创作、获得,最终这些过程都会打开孩子的思路,积累起属于自己的文思素材库。
对于一些写字较慢或识字量不多的孩子,要求他们能够即时记录转瞬即逝的灵感,其实是一件要求比较高的事情。允许孩子使用手机或者智能系统的语音转文字功能,快速记录转瞬即逝的灵感,这看似有些偷懒,但却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记录下所思所感,将写作的重点放在内容分享上。
如果孩子喜欢通过某些软件创建丰富有个性化的电子手账或图文页面,实际上也是当下流行的表达方式,这不仅可以激励孩子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习惯的图文页面,去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当孩子在写作上的选择权越丰富,越容易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他们会变得投入。
文丨荇菜 排版丨阿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