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运营开启新一段征程,招采龙头:新点软件

公司为政务信息化领军企业

深耕 20 余载,成就政务信息化领军企业

公司经过二十余年深耕,已成长为政务信息化领军企业。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推出了智慧建筑工程预决算软件进入数字建筑领域,随着2002年政府 上工程的开启,公司将研发重点转向政府门户 站及政务办公自动化软件,在政府客户的耕耘让公司意识到政府招投标领域的机遇,在 2004 年推出了一点智慧评标软件,引领了招标行业的潮流。

自此公司三块业务的雏形均已具备,随后在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以及智慧招采领域不断拓展,产品线不断迭代:

1)在数字建筑领域,2004 年推出了计价软件,2005 年推出了工程质量监督统一管理平台,2015 年推出 BIM 5D 算量系列软件,2017 年推出 BIM 5D 协同平台为施工方提供智慧建设整体解决 方案;

2)在智慧政务领域,2003 年推出“ 站大师”和 络办公系统正式进入政务信息化领域,2008 年推出了行政权力 上公开透明系统,2016 年推出政务大数据平台,2017-2018 年推出公安智慧政工平台,在政务领域不断深耕;

3)在智慧招采领域,2007 年招采业务延伸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2013 年进一步细化将公 共资源交易平台拆分为 3 大平台,2014 年进入招标采购领域,2018 年推出不见面开标系统,在后续的疫情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总的来说,公司的发展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业务的深入将自身的业务在政府不同客户中进一步延伸开来,政府客户的收入贡献占比较高(2018-2020 年政府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73.3%/66.1%/62.2%):在数字建筑领域主要的客户为住建部门;在智慧政务领域主要客户为各级政府的政务服务部门、大数据局等;在智慧招采领域的主要客户为各级政府政务服务部门。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数字建筑、智慧政务、智慧招采的业务布局。具体来说:

1)智慧政务业务主要是围绕数字政务的建设需求,集中建设一 通办、一 统管、一 协同以及大数据等应用场景的 IT 建设,随着我国的数字政务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政府各部门的数据逐渐打通、数据帮助城市进行更好的管理以及政府内部高效协作的需求,对应的信息化建设也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2)智慧招采业务主要公司面向政府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供对应的交易平台系统和对相应的招投标机构、金融机构提供运营服务(为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土地矿权交易等场景搭建对应的交易平台,以便于政府客户更好的招投标以及监管,同时面向招投标机构、金融机构等 B 端企业提供对应的运营服务),在服务好政府客户的基础上也为大型企业客户开发了招采系统;

3)数字建筑业务主要为住建部门以及各施工单位、设计院等提供数字建筑平台、标准化造价软件等。

公司股权主要由核心员工持有,利益高度绑定

公司股权主要集中在核心员工手中。公司由于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股权有重大影响的股东包括国泰国际、曹立斌、黄素龙、李强等,其中华慧企业、亿瑞企业咨询、百胜企业管理等均为公司员工的持股平台,所以总体看来,公司的股权除了具有国资背景的国泰国际(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控制),其余的主要股权都集中在公司核心员工手中,公司的发展利益与员工紧密绑定。

具体来说:

1)个人股东持股较多的是曹立斌(持股 10.73%)、黄素龙(持股 9.54%)、李强(持股 6.56%)及陈俊荣(持股 1.19%),其中曹立斌为公司董事长,黄素龙为公司总经理,李强为公司常务副总,陈俊荣为人力资源总经理;

2)机构持股中的华慧、亿瑞、百胜等均为公司持股平台,其中华慧的执行合伙人为公司政务服务产品线总经理袁勋,亿瑞的执行合伙人为公司董事会秘书戴静蕾,百胜的执行合伙人为公司董事长曹立斌。

所以,公司除了国泰国际股东外,公司核心高管以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超过 46%,公司利益与员工利于高度绑定

智慧招采优势明显,运营模式拓展顺利

招采市场稳步增长,公司为龙头企业

公共资源交易包括工程建设招标、政府采购、医药采购、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司法机关罚没物品拍卖、国有文艺品拍卖等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

公司智慧招采业务主要提供公共交易资源交易平台、企业采购平台以及投标服务,其中:

1)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主要面向各地政务服务中心,适配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督”的原则建设的信息化平台,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还有招投标企业以及金融机构;

2)企业采购平台,是公司在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的基础上开发的面向大型企业招投标流程的信息化平台,将大型采购从渠道管理、采购寻源、采购执行、资源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等角度全方位管理起来;

3)投标服务,主要是面向众多的招投标企业、投标代理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招标服务。

招采迎政策春风,市场空间稳步增长。

随着 2017 年出台的《“互联 +”招标采购行动方案》,电子化招标采购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后续 2019 年的《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2020 年的《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2021 年的《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2022 年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政策的陆续发布都对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以及政府招投标系统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我国电子招投标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 2025 年达到 42.6 亿元,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未来市场的增量 IT 建设需求来自于传统平台的更换需求以及新需求(传统平台很多模块一般 2-3 年就要更新一次,同时随着政府需求的改变,类似于“不见面招标”、智能辅助招标等新需求逐步兴起)。

公司为招采领域龙头,竞争优势突出。

公司在招采领域已经成长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具体来说:

1)从标准制定方面,公司积极参与《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用评价实施指南》、《国有企业 上商城采购交易操作规范》、《中国公共采购发展 告(2021)》、《中国产业区块链发展 告(2021)》、《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和白皮书的编写;

2)从招采业务覆盖范围来看,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累计承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覆盖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超过 200 个地市、1000 个县市区,累计承建 40 多家大型央企、国企的企业招标采购平台;

3)从收入体量上来看,公司 2018-2021 年的在智慧招采领域的收入分别为 4.9/5.5/7.6/10.6,与同类公司相比远远领先

运营业务收入空间较大。

目前由于公司主要提供的服务为投标服务以及电子保函服务,所以对这两块业务做收入空间测算。总体而言,公司开展的 SAAS 类运营业务收入空间较大。具体测算如下:

1)投标服务,主要为投标企业提供标书修改等服务,根据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近一年交易数据显示,近一年公共资源的交易有 109.1 万个,假设每次交易有 10 到 50 个投标企业参与,且每次假设投标服务费为 200 元,则总体的收入空间 为 21.8-109.1 亿元;

2)电子保函服务费,主要是电子保函承建方帮助投标企业对接银行以及第三方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根据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近一年交易数据显示,近一年公共资源的交易中工程项目有 47.7 万个,假设平均每个项目的金额为 1000 到 3000 万元,第三方电子保函系统承建方收费在 15%-20%,每个工程项目参与投标企业有 10 到 50 家,那么电子保函收费空间为 7.15 到 143.1 亿元

智慧政务和数字建筑业务齐头并进

智慧政务业务乘改革春风发展良好

政务信息化进入到数字政务的发展新阶段。我国的政务信息化发展已经从电子政务、互联 +政务服务进化到了数字政务阶段:

1)电子政务阶段,2000 年到 2014 年,主要处于建设信息化系统为主,功能上更加侧重于政务信息的发布;

2)互联 +政务服务阶段,2015-2018年,此阶段由于互联 技术的普及,各个政府部门 应用主要开始实行互联 +,利用互联 工具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府服务,同时推动政务 站的整合与标准化建设;

3)数字政务阶段,2019 年至今,政务信息化进入到更加成熟的建设阶段,在顶层设计上更加突出数据驱动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将政府服务推广到更加广阔的 会管理领域。

从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数字政务的发展是适应现阶段政府服务人民的需要,也反映出在十四五期间数字政务的建设将会成为政府服务人民的重要信息化抓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