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个月,蔚来累计交付超过了10万辆,虽然我们并不是今年唯一一个年度交付过1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但是我个人还是很感慨,在全球最卷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均价40多万元的高端品牌,年度交付累计超过了10万辆,我们还是觉得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就在秦力洪与国内媒体交流的当天,在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内,蔚来第30万台量产车迎来下线。这也意味着,从2018年5月到2022年12月,蔚来用时4年又7个月达成30万台量产车下线,其中,第三个10万台下线用时7个多月。
在维持销量在行业第一阵营的同时,成立8年有余的蔚来还在多个领域主动出击,自研芯片、布局手机业务等都是蔚来拓疆的部分领域,无不展现蔚来背后的平衡术。
值得一提的是,秦力洪现场也透露了一个细节,他与李斌在2014年8月聊蔚来这个创业项目时,李斌曾打开自己做的excel表格。“换电站的成本、电费,平均每个站几点、几个人看守;十年以后用工成本是什么样,包括牛屋多少平方米、多少人员、人均工资多少,他(李斌)已经算完了。”秦力洪直言,“今天回过头来把那个excel表拿出来评价一下,方向上80%都在做。”
抢滩高端电动赛道
“我觉得我们和BBA(奔驰、宝马、奥迪)正面的‘缠斗’已经开始了。事实上,我们蔚来的车型在华东和东南一带的发达城市超越BBA的不在少数。”秦力洪说道。
秦力洪表示:“蔚来的两个7(ES7和ET7)在11月的产销虽然不是100%,但还比较风调雨顺。当产能和销售相匹配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局面,4000多台和3000多台,占据的位置还是比较高的。”
“ET5就是蔚来品牌下最便宜的一款车型。ET5的起价32.8万元,加权成交价格贴近35万元。ES6起价38.6万元,且由于切换平台、电池芯片等成本上涨,我们今年往上调了两次价格,ES6的加权成交价格已经过40万元了。所以我们除了ET5一款车以外,已经没有40万元以下的车了。”秦力洪说道。
对于公司不断地推出新车型,以及新车型推出带来的挑战,秦力洪指出,不断推出新车型会带来增量,但是每款车带来的增量的大小不一样。“它对我们是有挑战的,也有复杂性,但我觉得应对挑战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做减法,而是做好体系化的思考,做好平台化的产品规划和零部件的集中采购,包括一部分的自研。”
谈及供应链方面的挑战,秦力洪也坦言,蔚来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最好状态,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智能电动汽车的供应链就是比油车要复杂一些。像蔚来平均每辆车上面的芯片超过1000颗,上百个门类,真的不知道下一步哪一块什么地方有什么问题,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供应链的挑战是全球全行业共同面临的。”
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秦力洪认为,现在外界熟悉的电动汽车品牌,无论是传统企业向新能源迈进,还是新成立的企业,无论是中国的还是欧美的,除了极个别的品牌外,几年以后大家大概率都会很好。
秦力洪补充道:“一个月的销量,谁比谁多一点,谁比谁少一点,无所谓,这就像是跑马拉松里面第一阵营的交替领先而已。电动车的公司已经集中地开始脱颖而出,开始站到全球汽车行业的第一阵营,这是趋势。”
坚守体系竞争力
“战略、商业模式和核心能力,这是我们的初心。”秦力洪指出,蔚来给自己出的长期题目是在四个方面重新定义用户体验:“第一个是车,第二个是服务,指的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第三个是数字化的体验,第四个是超越汽车的生活方式。”
在媒体面对面活动当天,秦力洪展示了一张有关2022蔚来体系竞争力的PPT。最里面的圈层是蔚来的三大初心内容,中间圈层从四个方面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最外层的便是应用层,包括智能、能源、手机、用户 区等多个方面。
秦力洪以智能系统来给上述PPT作比喻:“内圈是底层的芯片和架构级别的,中间是系统软件级别的,外面是应用级别的。应用级别这几年在实践中不断地做调整,有的增补,有的是试验性的。每年会有一些微调,但是大体就在这儿。”
以2022年圆心层面的变化为例,秦力洪指出该圈层有七大变化,分别是:积极拓展资本市场;坚定地全面自研;开始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全体系复制和落地到欧洲;开启订阅模式;谋划和筹备新的汽车品牌;开始考虑围绕车的新的产品和品类。
从资本市场拓展来看,今年上半年蔚来先后在香港、新加坡挂牌交易,成为全球首家三地上市的车企。秦力洪表示:“我们已经拿到了三张资本市场的门票,这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谈及外界关注的亏损问题,秦力洪也直言:“蔚来虽然是一个亏损公司,但是我们亏的是研发,而研发是为了博取明天的可能性。我们一直把它看成是学费,家里到底要不要省孩子的学费,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看法。咱们家是不省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对于经常被友商模仿和学习,秦力洪认为:“大家都愿意来观察,愿意来跟着做,我个人觉得是个好事。说明我们想的是对的。你投那么多钱,做那么多事,天下没有第二家做也不太好。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坚定快跑,方向不要摇摆,动作要快。”
即将举行的NIO Day,是蔚来“超越汽车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界也在关心蔚来是否会在今年的NIO Day发布蔚来手机。秦力洪称:“今年NIO Day不会发布我们的手机,在投入精力方面,手机和车比起来,复杂度不完全一样。整个公司是可控的,但手机团队和车机很多功能还有一定的差异。不过,蔚来将在今年的NIO Day上第一次发布两款车。
国内国外双腿走路
在全球化布局上,四季度蔚来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提供全体系服务,并开启了订阅服务和买断模式。同时,蔚来计划在新加坡设立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在柏林建立了创新中心。到2025年,蔚来将为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蔚来今年比较大规模地进入欧洲,进入方式不是找经销商卖车,而是要将公司体系竞争力的这套公司搬到欧洲,车也只是这套公司当中的一部分。”秦力洪说道,“我们还是要非常稳、非常慢地做这些事。”
对于在欧洲的订单表现,秦力洪表示:“初期数字没那么大。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是欧洲的用户市场,用户群体怎么看我们。我们觉得这件事比短期内的结果更加重要。就像一个人跑到一个新的圈子里,别人是不是认可你这个人,和你们之间可以做多少生意,这两个是有先后顺序的。”
“我们觉得要真真正正地从品牌、产品、服务、 区以及本地人对我们的态度着手,先把基础打好。我们自己认为,在汽车这个领域,中国的车辆去到欧洲,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仰攻。”秦力洪说道,“我们不要成为在欧洲的外来者和另类,我们要融入当地主流的消费市场、主流的观念,在此之中争取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我们、选择我们。像涟漪一样一圈一圈荡开,而不是希望抱块大石头砸个浪花就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