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全国拥有35家核酸检测企业的张姗姗,一夜成名了。
这两天,全 都在讨论:张姗姗到底是何方神圣?
事实上,张姗姗在35家核酸检测公司里面,只是一个监事,并不直接持有这些核酸检测公司的股份。
她在深圳市金盛鑫实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2%的股份,这家公司是一个员工持股平台,占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1.7402%的股权。
读过大江湖上一篇文章
《一边核酸造假,一边开新公司,还想上市圈钱》
的读者,应该知道,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这35家核酸检测公司的唯一独资大股东。
如果将股权换算过来,张姗姗占这些核酸公司的股权比例仅为:2%*1.7402%=0.035%,她只是一个芝麻大的小股东。
背后的集大成者,是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张核子和巴颖。
张核子和巴颖是夫妻,同是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其中张核子持股64.7%,巴颖持股12.13%。
张姗姗虽然只是小股东,但能同时是35家核酸检测公司的监事,也绝非等闲之辈。
有一种说法,张姗姗正是张核子和巴颖的女儿;这个可能性很大,让同一个人做这么多子公司的监事,只能是大股东最亲信的人。
这也说明,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家族企业。
所以,张姗姗并不是有什么深厚的背景之人。
有些人发挥联想,将张姗姗联想到张蕴钰将军之后,目前已被辟谣了。
张蕴玉将军的儿子是张旅天,他只有一个女儿,并没有儿子。所以,张核子不可能是张旅天的儿子,张姗姗也不可能是张将军的重孙女。
目前,张旅天已针对这个谣言辟谣了,大家理性吃瓜,不要传播谣言。
还是很多人会不相信,说张核子、张姗姗一家人,没有强大的背景和后台,怎么可能这么快在全国开核酸检测公司,而且多次违规还能生意不断?
其实这个和深圳核子基因科技公司的业务模式有关,他们采用代理招商加盟的方式,拓展全国的业务。
由于深圳核子基因有多年的基因检测积累,在全国有实验室,那么,他就可以和全国各个省市有“背景”的人合作;这些人成为代理商,代理商出关系,核子基因出检测能力。
利用这种模式,核子基因可以在短时间内全国扩张,借用各个省市代理商的关系,肯定要比自己一个一个去攻关更快。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分公司被处罚了,但依然不影响生意,这些代理商绝非等闲之辈,能摆得平。
而且,深圳核子基因采用全国各个省市开分公司的策略,虽然它们共有一个大股东,也有着相似的名字,但它们分别都是独立的法人,一家分公司出了问题,从法律上并不影响其它分公司的业务。
采用这种策略,化整为零,可以极大地规避因为个别公司出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大盘子生意的问题,非常高明。
二、
深度挖掘张姗姗之后,再来讨论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核酸检测企业上市圈钱?
我们先来讲一个往事,80后和70后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以前我们去电脑城装了一台电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安装杀毒软件。
当时电脑病毒肆虐, 站上、U盘上、邮箱里,到处都有电脑病毒的存在。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用的是俄罗斯的卡巴斯基,由于它是国外的杀毒软件,国内的病毒都能杀。但是要收费,不过我们用的都是破解版。
我之所以不用国内的杀毒软件,是因为国内杀毒软件众多,他们之间为了竞争,会研发对方杀毒软件能力之外的电脑病毒,然后投放出去。
这就说出了杀毒软件背后最大的真相:很多病毒,都是杀毒软件公司搞出来的。
他们这么做,一是为了狙击竞争对手,二是为了制造用户需求。
但是,有一家公司推出了免费杀毒软件,这一招,把其它靠做杀毒软件赚钱的公司都搞死了,做杀毒软件赚不到钱了,它们也不再制造电脑病毒,也没有动力去投放电脑病毒了。
这几年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不再为装什么杀毒软件而烦恼,因为电脑病毒基本上灭绝了。
这段往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做杀毒软件的利益链条被斩断之后,电脑病毒也会消失。
把这个故事移植到如今的核酸检测,虽然不是非常恰当,但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做核酸检测的生意一直有利可图,那病毒会一直存在。
现在疫情全国那么难,很多生意都没法做了,但核酸检测的生意却非常火爆。
核酸检测企业不用找客源,全国老百姓都是;核酸检测企业不用拉客户,街道、居委会、物业、老师天天帮忙催着居民做核酸;核酸检测企业不怕收不到钱,政府兜底,全国百姓买单。
全天下,哪还有这么好做的生意啊。
为了让生意可以好下去,他们最不希望疫情结束,如果哪个地方没有阳性了,核酸检测少了,他们就有冲动搞点小动作,让全员核酸搞起来,这样他们的腰包就能鼓起来。
所以,只要做核酸,核酸检测公司还能赚到钱,疫情就永远不会结束,病毒永远不会消失。
之前有人说,要是2003年SARS病毒的时候就有核酸检测,那么非典到现在也不会结束。
刚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想想,真TM有道理。
只有经过惨烈的价格拼杀,让做核酸检测无利可图,甚至做1个人,亏1个人的钱,这些核酸检测的企业,就不会搞事情,也不会鼓动管理层动不动就搞全员核酸了。
现在这些核酸检测企业,毛利率都是90%以上,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每年分红分得手软。
他们还不知足,要趁着现在业绩最好的时候,要冲上中国的资本市场,到股市上去割股民韭菜。
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是要业绩不停增长,股价不停上涨,给资本带来回 ,这样才能拉来更多的融资,扩大更多的业务。
但是,核酸检测就是疫情期间,一个短暂的业务,不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业务。
如果这些核酸检测的企业上市了,只有两种走向。
一种走向是核酸企业被资本绑架,为了冲业绩,不断搞小动作,让疫情一直延续下去;
这样他们的业绩就可以不断上涨,背后的投资人能赚到更多的钱,然后变本加厉地投资新的实验室,企图不断地扩大核酸检测的业务。
就像杀毒软件公司,不断研制新的病毒出来,投放到 络上去,然后让电脑用户购买新的杀毒包。
另一种走向是疫情解除,病毒消失,核酸检测业务雪崩,业绩断崖式下跌,前期投入的实验室闲置,大量投资无法收回。
这个时候,核酸检测企业的股价会崩盘,高位接盘的股民全部被割韭菜。
核酸检测企业的实控人,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早早地将股权高价质押出去,从金融机构融一大笔资,变相将股权套现出来。
最后,企业破产倒闭,银行借的钱还不上,供应商的款给不了,老板将资产转移,留给金融机构一些没有流动性的ST股。
不是我危言耸听,现在A股大量的面临退市的公司,都是这种玩法。
所以,无论哪一种走向,这些核酸检测企业上市,对中国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这就是我,旗帜鲜明地反对,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的根本原因。
三、
然而,资本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今年出现了核酸检测企业扎堆上市的现象。
有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5家核酸检测相关的企业成功过会,或者已经上市。
之后,提交了上市申请的翌圣生物,就被取消了上市申请的审议,终止上市流程。
接下来,还会有多少家核酸检测相关的企业上市,我们不得而知,也无法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