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52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学生
在华中大的学习成长中
我的眼界不断拓宽
我选择了国防事业
作为奋斗毕生的理想
希望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都能做一个
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脚下有远方
闪闪发亮的好青年”
她是冯璐璐
2014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
本硕都就读于
船海学院轮机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2021年毕业时
她积极响应国家 召
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为国家建设强大海军和
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在校期间,她曾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校三好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暑期 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
参观东海舰队,她立志国防科研
2017年,冯璐璐在大三暑假
与清华、北大、华中大的国防生
一同参加了东海舰队
为期一周的夏令营
她非常激动,作为一名本科生
能够登上现役的舰船
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参观潜艇的经历
给冯璐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人员向他们
介绍了一些航海事项
比如因为航行周期长
淡水需要重复利用
任务后期船员们的三餐
主要是一些罐头类食品
晚上会在鱼雷管上吊床休息
每次出港时
船上所有成员都要站在甲板上
他们说出港代表着出去执行任务
进港则是表明成功完成任务安全归来
潜艇上的工作让冯璐璐深受触动:
“就像那首歌一样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未来也希望能为这群
‘负重远行’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站在甲板上看着与港口渐行渐远
前方征途漫漫,背后是国与家
冯璐璐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但她知道,要珍惜学习机会
希望未来从事国防科研岗位
于是决定 考本校轮机工程专业研究生
刻苦复习和努力之后
最终以本专业复试第一的成绩顺利入学
从“慌得不行”到“尽快上手”
冯璐璐大四写毕业论文时
就开始对接研究所的工作
研究生期间曾前往哈尔滨做试验
虽然对于相关硬件和程序都比较了解
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作为第一次到外场试验的新手
还是慌得不行
导师的耐心指导和细心点拨
让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她出发前往哈尔滨做试验前
导师特意为她做心理辅导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导师的叮嘱:
“设备坏了没有关系
人没事就行
出了问题还有我顶着”
这句暖心的话让她更有力量施展抱负
从2018年3月开始
冯璐璐参与了多项实验项目
包括航天某院某弹射负压试验装置
的型 试验项目等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
主要负责运动控制算法设计、
控制软件开发及现场试验等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冯璐璐体会过项目顺利推进的喜悦
也经历了没有任何成果的低迷时期
深入实践一步步的学习中
冯璐璐的能力得到锻炼
也逐步积累了自己的工作方法
有一次试验车
正向推进和反向推进电机超温 故
现场有很多和冯璐璐一样
大学毕业的90后
都没有能力去解决
最后请来了工厂的老师傅
从最开始的齿轮啮合阻力
一步步做试验,定位问题
还现场示范演示了徒手绘制加工件
冯璐璐在工程现场
认真观看师傅的做法并铭记在心
事后她反思:
“经过这次我意识到
书本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断层
能力就是在一次次
参与、发现、定位并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
面向国家需求,投身国防事业
2021年,冯璐璐研究生毕业
与众多毕业生一样
她也面临着职业生涯的重要选择
适逢国家制定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作出了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能力的
重要战略部署
冯璐璐明白
随着海军实力的显著提升
随之配备的武器装备也迎来大缺口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她选择了回到家乡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从事飞控测试工作
进入新岗位
冯璐璐需要面对新的挑战:
“现在有了更大的平台
一些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就逐渐暴露了出来”
她抓紧时间弥补差距
在上班间隙主动请教前辈们
下班了查阅书籍,恶补知识
后来在查阅书本的过程中
她认识到自己以往的学习
没有将物理实物与数学概念对应起来
她暗下决心
明确了未来几年最需要钻研的地方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
胸怀使命愿景 ,面向祖国需要
积极投身新时代
她一直在路上!
中国大学生 (微信ID:dxszzc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