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简介
https://jp-minerals.org/vesta/en/download.html
(上图来自2016JACS: 10.1021/jacs.6b09067)
个人建议所有做材料的同学都上手玩一下这个软件~除了大小论文里面可以放自己亲手画的晶体结构,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所做的材料,获取键长、键角等具体信息,还能绘制不同晶面,对电子衍射结果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大家可以下载好软件每个按键都点一点试一试,其实上手还是挺快的~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教程,今天我们就一些基础的功能展开简单的介绍。
晶体结构的绘制
还是老样子,我以half-Heusler化合物为例讲一讲怎么画出如下图所示的晶体结构:
1)获取基本结构信息
如果知道晶体的空间群、晶格常数、原子占位等基本信息,可以通过File-New Structure自己手动输入进行建胞。但一般来说我们做的都是已有的材料,或者至少有相同结构的材料,可以通过各类数据库下载(Springer、Materials Project、COD等)得到cif/POSCAR文件,直接拖入VESTA软件界面即可得到原始的结构图像,如下图(NbFeSb):
对于新材料,可以直接下载同结构的材料结构之后在菜单Edit-Edit Data-Structure parameters里面修改元素获取最初始的晶体结构。
2)增加成键及多面体
从Zintl的角度理解half-Heusler化合物,可以认为晶胞中4b和4c位的原子形成阴离子团,4a位的原子作为阳离子提供电子。那么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成键来更好的呈现这一概念。在菜单Edit-Bonds中设置成键原子的元素,键长范围来确定需要新增的键。
接着,在主界面Style处可以选择Polyhedral形式,将成键原子用多面体包围起来。原始的颜色可能会比较丑,因此可以在Properties-Polyhedra界面更改多面体每个面的颜色、透明度,多面体各边的颜色等设置。
3)各元素配色的调整
可以看到上面的软件默认配色并不够美观,至少Fe和Sb的配色过于接近,难以区分,因此可以在主界面的Objects选项卡对不同元素的颜色进行自定义设置,此处我用的是Origin教程(3)中提到过的默认配色Bold1系列,也是ggplot2的Set1,RGB值分别为红(228,26,28),蓝(55,126,184),绿(77,175,74)。最终效果如下: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修改直接将VESTA根目录下的elements.ini文件修改软件的默认配色方案,知乎上有一个改为Jmol默认配色的具体文件内容,详见: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681414
https://github.com/obaica/vesta.mod
4)其它微调
大部分的调整可以在Tools-Properties(或者菜单栏-Objects-Properties)里面进行调整,除了上述所说的晶面、成键颜色等,还有晶格边框类型,原子半径,等值面等等。此外,在菜单栏的View-Overall Apperance选项内,可以调整光源、背景等信息,请大家自行探索~
5)图片导出
没有特殊要求时,大家可以直接用各类截屏软件截取画好的晶体结构,如果想要比较高清的版本,可以在File-Export Vector Image选项处导出矢量图,选择Export Raster Image输出位图时,在确认导出时也可以输入对应的缩放系数以达到获取高清图的效果(比如输入1是600*400,输入2就是1200*800)。
结构信息、新增晶面等
1)键长、键角等
主要通过左侧的垂直工具栏实现,选择键长工具之后点击两个原子会在下方信息栏中显示对应间距,键角也是一样,依次选择三个原子就能得到对应角的大小,如下图所示:
2)粉末XRD模拟
选择上方菜单的Utilities-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然后点击Calculate即可,也可以在Conditions里面设置kα1和kα2的相对强弱,默认值就是2:1,我们把kα2设成0,可以得到如下的NbFeSb的粉末XRD模拟结果:
在Reflections界面中,可以看到对应的晶面指数、2θ角大小、晶面间距等信息,此处不再赘述。
3)新增晶面
在上述XRD衍射峰或者电子衍射点实际都反映了结构的晶面相关信息,我们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晶面在晶体结构中画出来,以更好地理解每个衍射点对应的晶面到底长什么样子,比如上面的XRD图像,2θ大小为26°左右的衍射峰对应的晶面是(111),间距为3.43?左右,那么现在可以通过菜单的Edit-Lattice Planes输入对应的晶面指数以及与原点的距离将晶面画出来,同样的晶面的颜色以及透明度也能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单个晶胞显示的原子数可能比较少,我们也可以在Objects-Boundary界面显示多个周期内的晶胞,我们将显示边界设为2 2 2,新增一个Fe原子构成的(111)晶面,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
4)观察角度
当某个晶面可以比较好地反映结构特征时,往往可以选取对应方向进行原子尺度的微结构表征。对于HH材料,沿[110]方向可以看到每个元素会形成一个原子柱,在研究NbCoSb的短程有序时便沿该方向拍了HADDF图像,如下
(2019_EES: 10.1039/C8EE03654C):
在VESTA中,要通过确定的晶带轴方向进行观察可以在菜单Objects-Orientation中输入对应参数即可
同时,在View菜单中将视图从Parallel改成Perspective还能得到透视效果
从这个图里就可以很明显看到沿[110]方向观察时每个原子都对应一列重叠的相同元素的原子柱。
综上,通过新增晶面、改变观察角度,我们对样品的电子衍射结果应该能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关于VESTA的基础应用就介绍到这里,关于电荷密度的绘制方法等进一步用法,有需要的同学可以下载官 的使用手册(https://jp-minerals.org/vesta/archives/VESTA_Manual.pdf)、自行使用搜索引擎或者多点点软件里的各个功能来熟悉,这里就不多废话了~
最后,祝大家学业有成,科研顺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