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随风涌
天府粮仓足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
“天府粮仓”离不开科技赋能
镜头一
简阳市石钟镇石王村
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支撑作用
科技先行
才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这块稻田的特别在于
水稻覆膜节水节肥综合高产技术的运用
稻田上覆盖一种全生物降解的地膜
有明显的节水节肥、抗旱、增产的效果
这项技术总体平均下来
可以增产30%左右
水稻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1200斤
▲成都市科技特派员 吕世华
我现在做的工作特别强调综合的集成创新,把水稻栽培植保农业灌溉的技术全部给融合在一起,也把育种的成果应用起来,我们就会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让他们种粮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来保证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高质量科技供给赋能乡村
科技特派员成为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成都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
为成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
2021年,选派各领域农业专家209名
组建20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
实现了成都市所有区(市)县全覆盖
镜头二
龙泉山
桃产业示范实验基地
陈栋是成都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一员
已与桃子研究结缘20余年的他
一直与其团队在孜孜不倦地
进行品种选育科研攻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桃子新品种选育过程非常艰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研究员 陈栋
1万株能够出2000株,三到五年出结果,选出一个品种。龙泉是国内三大水蜜桃基地之一。我们现在种什么品种,要紧密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农业是实打实地要靠事实来说话,要靠结果来检验。
▲龙泉果农张书本
以前三、四千斤一亩,现在七、八千斤一亩,哪个不心动。
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
不仅延长了每年桃子供应时间
也让桃子“身价”翻了许多倍!
走出了一条精品农业的新路
镜头三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
同样奔走在一线的科技特派员李浩杰
是一名油菜育种专家
科技的力量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
成都着力振兴种业、创新科技
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
发展绿色农业、节本增效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浩杰
种油菜的人没有春天,春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天天都在地里。我们通过努力,把好品种研究出来推广给大家。
李浩杰主导完成的
“优质、高产、宜机收川油系列
新三系杂交种选育及应用”
获得2021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镜头四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围绕农业农村科技需求
成都优化科技创新布局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齐头并进”
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
致力于都市农业的前沿探索与应用转化
▲设施园艺光生物学与光环境调控团队首席科学家 李清明
研发创制了(我们的)无人化的垂直农场,这也是引领未来我们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首先就是我们提高了它的土地利用率,它整个室内的环境是完全可控的,然后这个作物就长得非常舒适,它就长得非常快,所以它的产量也非常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共计 审专利361个,目前授权专利128个;共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70项;获批农业农村部都市园艺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植物工厂加代育种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研发平台。
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就能更加稳健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
必将渐行渐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