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孩子有症状全国选医生
“医生,我娃目前咳嗽不剧烈,但有加重趋势。不知以目前的体温,要不要继续服用美林?”
清晨8点,小刘端着手机,指尖飞快点击。他一行行写下孩子的症状,配上体温计和孩子的照片,点击确认键,“接下来就等医生回复了。”
小刘使用的某医疗小程序页面
三天前,小刘的孩子彤彤开始出现发热症状。虽然气色不错,但体温一度达到39.1摄氏度,结合身边亲戚邻居的状态,小刘给彤彤自测了抗原,“两道杠,没跑儿了。”
之前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外加看了不少科普文章,小刘一家并不慌乱,随时关注孩子的体温、注意多补水、物理降温等。“很多人觉得孩子发烧还是得出门看病,但这大冷的天,我觉得没必要。”
彤彤的病程到了第三天,体温还在38摄氏度以上,小刘心里多少犯了点嘀咕。外加家中大人也开始出现症状,有朋友建议,不如先使用互联 诊疗方式,让医生判断一下彤彤的状态。
在朋友的推荐下,小刘找到了一家医疗机构的互联 诊疗小程序。小程序显示,除了发烧、新冠外,用户也可预约其他科室的医生问诊。而“新冠咨询”已被放在小程序界面的显著位置。
选择“新冠咨询”后,小刘发现,北京同城可咨询的医生共有五位,有些医生已显示“满额”或“暂不接诊”。好在,线上问诊不拘泥于地点限制。最终,小刘选择了一名上海的医生。进入问诊界面,小程序显示,用户可提交300字描述病情,并附加最多9张图和3段视频。小刘顺道把孩子身上的皮炎照片也拍了上传,请医生看看能不能给点建议。“问诊费100块钱,虽然不能 销吧,但感觉能接受。”
小刘为孩子在 络咨询医生
让小刘意想不到的是,仅半个小时后,他就收到了医生答复。答复中,医生不仅给小刘提供了下一步的治疗和用药建议,也针对彤彤的皮肤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询问,系统也允许小刘再“追问”医生两次。
三问三答之下,小刘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心里也踏实了很多。美中不足的是,这家医疗机构的互联 诊疗服务,尚不能提供开药服务。对此,客服称,可开出药方。用户可在 络上下单,这一服务并不仅仅针对疫情期间,平时也同样适用。
基层医院
家医团队在线解疑答惑
眼下,北京多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也正在为居家感染者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务。顺义区南法信镇,最近成立了
13个家庭医生团队,
为全镇居民提供线上求医问药、健康咨询、心理抚慰等。其中,有10个对接各村(居),3个分别对接孕产妇、婴幼儿。不仅向全镇居民公布了家医团队联系方式,还建立了“居家就医需求群”。
南法信镇卫生院家医团队医生为孕妈群群友提供用药指导
“可以说是24小时响应。稍微忙的时候,一上午接打了30多个电话。”南法信镇卫生院全科副主任医师李晓芬介绍。她和团队另两名医护一起,主要负责服务卸甲营村、鹏程食品公司两个区域内村(居)民的需求。最近,她在群里和电话上,接到最多的咨询需求就是求医指导和用药指导。“发热怎么办”“‘阳了’怎么办”“买了不少药,怎么吃”……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更是时常打来电话咨询。
李晓芬医生正与患者沟通
前不久,一名老先生的经历让李晓芬记忆犹新。老大爷平时就有慢性心衰,此前还更换了心脏瓣膜。当得知自己“阳了”后,老大爷非常紧张害怕,已快影响到生活。后来,李晓芬主动打电话与老人聊天、耐心沟通,指导他如何吃药休息。现在,老人已经康复了。“老人说,‘没有你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能让老人得到慰藉,付出就是值得的。”
“通过家庭医生提供线上服务,卫生院接诊量比预期少了许多。每天的门诊患者有约150人,患者的电话咨询约300人次。”南法信镇卫生院副院长刘金刚说。对于李晓芬和团队来说,能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得到患者、老年人和小孩家长的认可,也很开心。
互联 医院
络问诊咨询大幅增长
洗消一遍,戴上口罩,坐到电脑前,35岁的呼吸内科医生张士放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近期,他的工作比以往更忙碌了。“北京的居家患者, 络问诊咨询的增长是比较大的。”
张士放医生正在工作中
张士放有十多年的从医经历。两年前,他从线下医院转型到了互联 医院,如今是一家互联 医院的全职医生。冬季是呼吸内科接到问诊量较多的时节。而由于疫情因素影响,这个月张士放和同事的接诊量比以往更多了,“平均每天接诊近100人,绝大多数问诊的都是自测抗原阳性的患者,伴随着如发烧、酸痛、咽喉不舒服等类似伤寒感冒的症状。”
从电脑屏幕上弹出问诊需求开始,张士放就耐心与患者沟通。在来来往往的交流中,他主要有三个工作:一是评判患者病情,建议如何治疗,二是尽力打消患者的恐慌,三是鉴别患者是否属重症,以便及时建议去医院。不过,一个数据值得一提:在张士放最近接诊的抗原阳性患者中,约98%都是轻症。“首先要询问他身边是否有一些药物,再根据情况提供治疗方案,或者在线开出药方,给配药到家。”
家住朝阳区建国门外的小张,前几天突发高烧。自测抗原阳性后,他第一时间打开了软件找到互联 医院的医生。“我把症状给医生说了,把现有药物也拍给了医生。有几个药,相对不是特熟悉,所以想咨询医生到底可以吃什么。现在我已经第4天了,正在痊愈。”小张说,互联 问诊对于居家人群来说,是比较方便的。“因为现在不少人都是轻症,没必要都去医院。”
咨询、专业评判、提供治疗方案、在线开方开药……如今,张士放和同事每天实行轮班制,24小时在线守候。尽管与传统诊疗相比,互联 诊疗在诊断器材等方面有一定劣势,但优点却是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大家不必恐慌和焦虑,要理性认识新冠病毒。有不明白的可以找我们,我们做好后备保障。”
提示
足不出户享受 络诊疗
眼下,北京多区出招,发力提升互联 医疗服务保障。市民有需求,尤其是复诊开药,可以考虑先尝试 络渠道。
北京友谊医院互联 诊疗页面
同时,朝阳区垂杨柳医院启用了“云诊疗”服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儿研所等辖区内三级医院通过医院APP、京医通等形式,为居民提供线上诊疗服务。
在通州区,6家二三级医院,22家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建设了通州区域互联 诊疗服务管理/监管平台,完成基本诊疗与公共卫生系统的对接。通过“互联 +”服务的形式,打破各级医疗机构时间、空间的限制。患者可在线上实现挂 、问诊、复诊、开方、审方、处方流转、药品配送、区域双向转诊等医疗服务。
除了各区推出的互联 诊疗平台外,北京市卫健委日前已公布本市互联 医院和已开展的互联 诊疗服务医疗机构名单(名单请戳→
事关新冠感染者就近诊疗,北京卫健委公布三份名单——
如北京儿童医院所有科室均已开展互联 诊疗服务,主要针对已激活儿童医院就诊二维码的复诊患者。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在线复诊、在线开药和处方药品配送到家服务。
附件信息:
点击图片可放大
↓↓↓
互联 医院名单
开展互联 诊疗服务的
医疗机构名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