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湛江市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湛江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全面推动5个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根据湛江市的统一部署
吴川市探索以“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
促进“双向转诊”落实的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之路
凝聚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合力
深入推动医共体建设
吴川市紧密型医共体模式
入选全国2021年优秀实践案例
在《健康 》登发推介
一起来看看这个优秀实践案例
铺开医共体建设
采取“一院一策”策略
在湛江市卫生健康局的总体部署下,吴川市人民医院挂牌成立了吴川市医共体总院,医共体的第一个分院试点,选择了离总院几公里外的大山江分院(即大山江街道 区卫生服务中心)。
吴川市医共体大山江分院。林露 摄
从前,大山江分院的基础较差
业务用房仅有300多平方米
人才缺乏,医疗设备落后
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偏低
医共体建设从改变医院硬件开始
大山江分院原址上,一栋新楼拔地而起
在大山江分院工作了20年的护士长欧海燕一路见证了大山江分院的变化:“现在的环境好了很多,也增添了不少医疗设备,一般的检查都可以在这里做。以前医院只有20多名员工,现在有80名,还有总院驻点的17名医护人员。”
2020年7月
吴川市人民医院的肾病内科、血液透析中心
整体迁至大山江分院
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设备
配备了空调系统和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至此
分院的软硬件建设和诊疗服务水平均得以提升
吴川市医共体血液透析中心。欧晓然 摄
有了大山江分院的成功经验
吴川逐渐铺开医共体的建设
利用总院的统筹功能
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医共体各个成员医疗机构
同时,创新管理机制,采取“一院一策”灵活策略,建立由总院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机制,逐步成立行政、人员、财务、医务、质量、药品、器械、医保、公卫、后勤10个管理中心。
联合门诊+联合病房
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2020年9月,吴川市人民医院在大山江分院设立综合科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探索基层医改创新举措。吴川市医共体总院派出医疗团队进驻主持日常诊疗工作,这意味着分院在某些领域,可以提供和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大山江分院综合科主任洪海潮从去年9月开始
便常驻在大山江分院
他来自吴川市人民医院,是疼痛康复方面的专家
和他一同来到分院的还有
医用红外热像仪、射频治疗仪等医学仪器
自洪海潮驻点后
疼痛康复专科逐渐成为大山江分院的一大特色
大山江分院联合病房里,洪海潮为患者手部进行小手术。林露 摄
目前
吴川成立了以医共体总院院长为组长
17个乡镇分院共同参与的
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运行领导小组
成立双向转诊管理中心
统筹医共体内病人上下转诊闭环服务的具体协调事务
双向转诊
指总院把符合下转指征的患者下转到乡镇分院联合病房,并提供患者住院治疗情况及后续治疗康复、护理方案,确保下转患者在联合病房能享受县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同时,建立突发病情紧急转诊机制,在分院就诊、病情出现变化的康复期病人也能够及时上转到县级医院。
医生办公室联合病房。林露 摄
去年11月起
何育飞便担任大山江分院的兼职护士长
每周她都要到分院三四次
每个月提供一次培训
总院和分院间近4公里的路程
她总是随叫随到
骑着“小电驴”已不知穿梭了多少次
“一开始,分院护士比较少接触如插尿管、胃管之类的护理工作,后来,有更多病人入住,她们的技术也越来越娴熟。在分院我经常带教指导,对我自身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和提升。”何育飞说。
大数据管理慢病
推进县镇村三级医疗 络建设
“医院累计管理患者近11万人,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脑卒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管理,通过系统,可以看到患者所患疾病、就诊记录、血压、血糖等数据。”在吴川市人民医院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小娜介绍道。
慢病管理指挥中心。林露 摄
2020年10月
吴川市慢病管理中心成立
该中心由内分泌专家、专科护士和 络信息员组成
负责县域内慢性病统筹管理工作
去年7月,慢病管理大数据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是湛江首个使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慢病管理的医院
“我们根据相关指南、教科书制定推送内容,再通过工程师进行定制,根据患者情况精准推送。目前,对患者的各类服务中,药学服务是最多的,系统会根据患者情况,通过微信或短信自动推送药物使用量、使用说明等。”李小娜说。
目前
吴川市医共体总院已经通过慢病管理平台
连通了各分院
吴川计划2022年申请慢病中心认证
在未来两年内统一规范
全市医共体的慢病管理
此外,根据实际就医需求,医共体总院与各镇(街)分院和部分人口较多的村卫生站建立了远程会诊项目,总院可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为各分院和村卫生站提供动态心电图等病例会诊、分析及 告传送服务,为群众提供极大的便利。
为了打通农村群众就诊的“最后一公里”
吴川还开展“党员+村医通”工作
在每个村(居)委会建立一个“村医通”微信群
配备党员和医生
每户群众派一人加入微信群
目前已入群群众3.6万户
累计宣传健康知识1.1万条
已答复医疗咨询1300多条
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不断推进,吴川有序就医格局初步形成。
2021年上半年县域内基层门急诊占比37.25%,县域内基层住院占比28.33%,县域内住院率83.3%,牵头医院出院人次中下转患者数量占比1.674%,比2020年同期都有明显提高。
吴川医共体工作经验获得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医共体 联合颁发的一等奖;
国家卫健委、广东省卫健委主管的刊物均进行了 道推介;
《健康 》将吴川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列入医共体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大山江分院综合科共设有37张病床。欧晓然 摄
吴川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曾晓娥表示
今年吴川将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医共体总院的医疗中心建设,建立医务人员保障激励机制,继续推进财务、质量、药械、耗材等方面的统一管理,更好地落实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推进县、镇、村三级医疗 络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