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军表示,未来10年向小米汽车投入100亿美金,这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最重大的创业。
在昨晚小米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正式宣布小米将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并成立全资子公司,在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金,由他亲自挂帅。雷军表示,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最重大的创业,为了让每一位小米用户随时随地享受科技带来的幸福,他愿意堵上自己过往所有的声誉和战绩,为小米汽车而战。
2020年,小米手机业务重回世界第三,在世界五百强的排名也前进到了第422位。虽然几度传出小米要造车的消息,但等到消息真正落实的时候,我们不禁会发问,创业十一年,是什么促使小米下定决心造车?小米在未来到底要如何造车?雷军在这转变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以下根据雷军在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
“
整理 | 星昊
出品丨中国天使投资人联盟
三次蜕变
这次造车对小米来说算是一场巨大的蜕变,对雷军也是。但迄今为止,雷军的人生已经经历过很多次重大的蜕变。在发布会上,雷军列举了三个。
第一次蜕变:从程序员到管理者
第一次蜕变是在金山的时候,那时雷军刚好28岁。
他热爱写程序,觉得会写一辈子。到了1998年,求伯君推荐雷军出任金山的总经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刚开始他不愿意,更喜欢写程序。但求总坚持,雷军打算先干着试试看,等有了合适的总经理,再回去写程序。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改变了雷军一生的意外。有个同事,帮他整理电脑时,一不小心把他的硬盘连同备份盘,都完全格式化了,他那些年存下来的代码都没了…… 雷军到现在都记得这个同事的名字叫刘光明。
这下没有退路了,雷军就只能专心去干总经理,这逼着他后面学管理、学市场和学销售,从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第二次蜕变:从创业者到天使投资人
第二次是2007年,雷军离开金山后,成为了一名专职的天使投资人。
这个选择,跟他之前创办卓越 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卓越 是雷军2000年牵头创办的,曾经是当时最大的电商 站,但因为融不到足够的钱,2004年不得不把它卖给了亚马逊,成了亚马逊中国。
当时中国的创业者,不知道如何创业,也很难融到钱,创业过程极其艰辛。对创业不易,雷军有着非常深的体会,所以他希望能做创业者的朋友,真心真意帮助他们。这样,他就成了最早一批做天使投资的人。
第三次蜕变:从互联 软件到硬件
第三次,2016年,在小米遭遇挫折,生死存亡之际,雷军不得不亲自接管了手机部。
这对雷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成了硬件工程师,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带着大家补课,补制造业的课。经过长达五年、不间断的学习和补课,小米在硬件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手机销量也重回了全球前三。
雷军自己还说,硬件工业,他也算是入门了。
蜕变给雷军的体会
雷军谈到,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从互联 到硬件,都是认知结构和人生阅历的巨大翻新。这几次重大的蜕变,有的是被动的应变 ,有的是主动的选择。但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意志、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抗巨大痛苦的韧性。
毕竟,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
感谢这些痛苦和磨练,可以说,没有这几次蜕变,就没有今天的雷军.
持续蜕变,持续刷新,才能赢得更有趣的人生。
决定造车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雷军动情地表示,自己在过去的75天中非常痛苦,而这份痛苦就是来自于“选择”该不该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他深深地为小米担忧:“造车是个时髦的话题,在大浪潮面前,小米将何去何从?”
其实早在今年1月15日,公司内部就已经开始调研电动车的前景了,但是他一开始内心是抗拒的,因为手机这场仗还没有完全打赢,还有许多功夫要花。如果现在就投入造车很可能会分心,担心手机和汽车业务都将做不好。
就在他无比纠结的决策过程中,有一大群人在雷军面前劝他造车。“小米对硬件对互联 都很懂,为什么不造车?”“同行都造车,你不造车会不会落伍?”
同时,他也听了很多反对意见:“汽车工业投入巨大,周期长,容易翻车,入局会不会晚了……”
他表示,他一直在思考的是,今天是否还有十年前一样的勇气、决心和体力?
过去的75天,雷军做足了功课,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人士的交流,2次董事会,最终,雷军还是决定踏入了造车征程。“我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动辄上百亿的投资,至少要三五年才能见效。今天的小米已经不是过去的小米,值得大干一场。”
为什么能干?雷军有底气地称,“亏得起”。截至2020年底,小米还有1080亿现金余额。
此外,小米还有1万多人研发团队,接下来还要要增加5000人。小米也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最好的智能生态。另外还有来自米粉的支持。“92%的米粉会支撑小米汽车。”
他在发布会上几次动容哽咽。他说自己的人生发生过好几次大的蜕变。而如今,雷军即将迎来极为艰难的第四次蜕变:进军电动汽车产业。
“尽管小米在技术上越来越成功,但在硬件工业算是初步入门。如今要迈入软硬件结合难度最高的汽车行业,需要无畏的勇气、坚定的勇气、更多的知识。这意味着在这个赛道里,过去的一切积累将清零。”
小米打算如何造车?
小米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的投资额在100亿美元。
之所以成立新公司,雷军表示,只有和手机和生态链打通,才能给米粉更好的体验。造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打通个人设备、家庭、办公以及出行的全场景智能生活。而这也是小米的初心。
他还透露,有不少投资人询问有没有投资的机会。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小米目前发力高端手机市场同样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尽管账上有1080亿现金,但是依旧会加大资金链风险。
此外,造车前期资金投入极大、短期内很难盈利,如果放在原有体系内进行,会极大拉低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公司股价。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接下来大概率会为汽车子公司单独融资。
小米进军电动车由雷军兼任CEO,但实际是王川黎万强牵头。
王川于2012年加入小米,先后掌管电视部、参谋部、中国区、大家电部,参与了产品研发、生产、渠道、销售等全链条工作。加入小米之前,王川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曾创立影音娱乐设备公司雷石科技,以及多看科技,这是小米盒子的前身。
据此前36氪 道,王川正代表小米集团摸底汽车行业,寻求人才、技术和工厂制造等各种资源。
腾讯新闻《一线》从一位小米内部人士处获悉,小米造车团队目前已经搬到产业园内A栋一起办公,有多个小米内部多个小部门及部门负责人都已经并入造车团队,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部的多位管理人员,这些人以前也都向王川汇 ,加入造车团队后也将继续向王川汇 。
今年3月初,小米内部已经有几十位高管在一起讨论造车事宜,如今终于正式宣布。一位蔚来汽车离职高管告诉腾讯新闻《一线》,今年春节后小米团队找他聊过造车事宜,并让其推荐人才,目前小米已经从多个汽车产业相关公司挖人。
除王川外,已从小米离职的黎万强也将是造车项目的主要执行人,负责品牌营销工作。
雷军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为小米汽车而战,需要至少付出五到十年的努力,他准备好打这场持久战了。
– 关于A轮学堂 –
初创企业从天使轮迈向A轮过程中,会面临形形色色难题,诸如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与VC谈估值以及完成A轮融资等。创始团队需要系统的知识和培训以及更精准的圈子来面对融资的挑战。“A轮学堂”旨在打造国内首家以A轮融资为主题的创投 区,为初创企业和投资人提供线上资讯与 交、线下培训与路演等服务。“A轮学堂”云集国内创业与投资大咖,已奉献近20期“大咖分享”及“A轮秀”,同时已完成八期“Founders Class”,汇聚200余位优秀的早期创始人。 会上A轮融资成功率仅1%,通过七期培训近30%学员企业成功完成下轮融资。A轮学堂旗下AC创服主要服务于学员企业,帮助学员企业对接优质的FA和潜在投资人,目前已累计服务近十家学员企业成功完成后轮融资。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