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十张图了解2022年中国互联 产业上下游发展情况 软硬件支撑规模不断扩大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阿里巴巴(01688.HK)、腾讯控股(00700.HK)、百度集团(09888.HK)、京东(JD.美国上市)、拼多多(PDD.O.美国上市)、 易(09999.HK)、美团-W(03690.HK)、三六零(601360)等。

互联 产业产业链梳理

互联 产业诞生之初就被应用于不同场景以改善原有产业形态,前瞻认为我国互联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互联 产业支撑类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互联 产业发展硬件设施建设和互联 产业应用软件系统研发,产业中游则主要为互联 产业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呈现的产业形态。在“万物互联”的行业发展下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互联 产业下游主要为面向 会各界的应用主体。除此,在复杂的国内外互联 环境下,互联 产业安全贯穿始终,监管机构则出台相关举措,对行业进行全产业链监管。

互联 产业上游支撑类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软硬件支撑等,代表企业有三大电信运营商、麒麟软件、浪潮等;互联 产业中游按应用场景来看,代表企业主要有西门子、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卫宁健康、科大讯飞、京东数科和数梦工程等;互联 产业下游则是面向整个 会的应用主体部分。

产业链上游:软硬件支撑发展迅速

1、互联 硬件支撑-基础资源和接入环境发展较好态势

(1)基础资源:IP地址+域名

——IP地址:IPv6和IPv4协同发展

IP地址(英语:IP Address),全称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 际协议地址、互联 协议地址。是 际协议中用于标识发送或接收数据 的设备的一串数字。它为互联 上的每一个 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现阶段全球IP地址主要分为IPv4和IPv6两种类型。

2013-2020年,我国IPv6地址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 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促进其建设数量大幅上升。

2020年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57634块/32,同比增长13.3%,截至2021年6月,IPv6地址数量为62023块/32,较2020年12月增长7.6%。CNNIC监测范围内的全球知名度较高的23家公共递归服务器厂商中,有12家提供IPv6公共递归服务。

2013-2020年我国IPv4地址变动总体不大,平均增速维持在1%以下,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9319万个。

注:以上数据均含港澳台地区,下同。

——域名:2020年有所下降

计数据俩看,2011-2016年我国域名数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7-2020年数量则在3000万个以上呈现波动态势。2020年我国域名数量共计4197.76万个,同比下降17.6%,2021年6月我国域名数量达到3136.24万个。

(2)接入环境:手机为主, 络流量提升速率趋势明显

——接入设备:手机为主

截至2021年6月,我国 民使用手机上 的比例达99.6%;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 的比例分别为34.6%、30.8%、25.6%和24.9%。

——固定宽带:千兆宽带用户上升较快

作为新时期经济 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宽带 络是我国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和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2019年工信部启动了“双G双提”行动,推动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双双迈入千兆(G比特)时代,为高带宽应用创新和推广提供基础 络保障。

2017-2021年我国百兆及以上接入用户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超4亿户,占总用户数的89.9%,截止2021年6月,全国百兆用户覆盖率已达到91.5%,千兆用户规模达到1423万户。

——移动互联 :接入流量提速较快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移动互联 接入流量增速极快,2014-2018年移动互联 接入流量增速达到三位数,2020年移动互联 接入流量消费达1656亿GB,同比增长35.7%。

2、互联 软件支撑- 页数量稳定增长,APP在架数量有下降趋势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3-2017年我国互联 站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之后我国互联 页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主要因为2017年勒索病毒WannaCry席卷全球,对我国互联 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并助推了我国互联 全 专项整治活动。2020年我国互联 站数量为443万个,同比下降10.9%,截止2021年6月,我国 站数量仅为422万个,同比下降4.7%。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3-2020年我国互联 页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 页数量为3155亿个,同比增长5.9%。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APP在架数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Application,移动互联 应用)数量为345万款,较2019年减少22万款,同比下降6%。

截至2020年12月,App数量排在前四位的占比合计达59.2%。其中,游戏类App数量达88.7万款,占全部App数量的比例为25.7%。日常工具类、电子商务类和生活服务类App数量分别达50.3万、34.0万和31.0万款,分列第二、三、四位,占全部App比重分别为14.6%、9.9%和9.0%。

产业链下游:政府个人应用不断增大

1、政府互联 应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速布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数字 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互联 政务服务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数字政府服务老百姓的落脚点。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一 通办”。总体来看,政务服务水平的率先突破,已经成为当前阶段我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特征,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 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用户互联 应用: 民规模超10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互联 普及率和互联 上 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时至2020年,我国上 人数已经达到了98899万人,接近10亿人次,互联 普及率已经达到70.4%,我国离实现全民互联 会又进一步。截止2021年6月,我国 民规模突破了10亿人大关,互联 普及率达到71.6%。我国 民中,手机 民占比常年超过98%,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 民规模为10.07亿,较2020年12月新增手机 民2092万,占比99.6%。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 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