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广州海珠区立足海珠创新岛的基础和优势,在大湾区建设的带动下,海珠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海珠区不但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1010.73亿元,GDP增长8.2%,排名全市第三,其中,琶洲试验区实现营收513.33亿元!
这些亮眼数据背后有啥具体动作?
01
如何实现“新活力”+“逆生长”?
关键靠创新+产业!
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曾说,“老”不意味着僵化守旧,而是孕育新活力的基础所在、动力所在。而“新”靠建设,“活”靠产业,海珠要坚持创新引领、产业为核,全力实现“逆生长”。
今年初,海珠区印发了《海珠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明确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高端商务、现代商贸会展、文化旅游五大主导产业。
今年上半年,五大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各有精彩,全区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549.42亿元,增长9.0%,比GDP增速快0.8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有力带动了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海珠区引进了47个重大项目,其中世界级、国家级500强企业投资项目9个。
今日头条等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龙头企业合计增长91.8%,带动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102.29亿元,增长22.6%,占全区GDP比重达10.1%。
会展商贸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上半年,全区会展商贸业实现增加值190.80亿元,占GDP比重达18.9%。
科技服务业平稳发展。印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加快创建广州琶洲会展和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乐天智谷、海珠智汇科技园、大征场等科技园区改造稳步推进,全区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5.97亿元,占GDP比重为7.5%。
高端商务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实现增长。规模以上高端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5.60亿元,增长13.1%。出台《海珠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一环、二核、三带、四区”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规模以上旅游业实现营业收入12.81亿元,增长39.5%。
02
创新气质up up
海珠将打造创新产业引领区
未来的海珠,将打造成创新产业引领区。
根据《海珠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到2025年,以琶洲为动力源,以“平台+生态+文化”为特色,推动人才、资本、企业等高端资源加速集聚,促进存量空间高效化、复合化打造,基本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打造生态型现代化中心城区。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占GDP的比重超过15%,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800家以上。
琶洲是海珠蝶变的一个缩影
到2035年,将海珠区打造成以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为核心的国际科技价值创新枢纽,以会展为重要平台的国际商贸交往中心,以“产业+互联 ”为主导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互联 创新中心,最终成为引领广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的创新产业引领区。
产业创新引擎效应充分显现,形成不少于3个标杆互联 创新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一半,成为未来经济新增长点;国际展览数量占比超过45%,企业国际化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03
“一区一谷一湾”创新岛格局
此次发展规划当中,也对海珠未来的产业空间布局做了明确的规划,将会重点打造“一区、一谷、一湾”三大功能片区。
海珠区产业结构图
一区(琶洲经济试验区):被认定为广州市两个总部经济集聚区之一,数字经济加快导入,引入的阿里巴巴等拍地企业已注册108个项目及运营公司,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17亿元,同比增长1.2倍。
一谷(中大国际创新谷):已正式运营鹭江启动园区,科大讯飞A.I.创新产业园已完成改造,引进多个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项目,企业入驻率达到90%。
一湾(海珠创新湾):海珠创新湾(沥滘片区)城中村改造已启动。唯品同创会等创新园区已陆续入驻创新企业,O2 PARK创客公园、方圆大征场设计创意产业园等多个老旧物业改造项目启动招商。
三大“平台”建设各具特色,开局良好,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700家,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海珠正成为大湾区发展环境好、人才政策优、创新活力强、发展质量高的创新岛!
04
练好“软件”内功 营造竞争力强的政策环境
在产业政策方面,海珠区重构全区产业政策体系,将原有较为零散的26部306项政策进行大幅“瘦身”,整合成简明高效、含金量足的“1+6+1”产业政策(1个总纲、6个实施细则、1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简称《海珠创新岛十八条》。
围绕区的主导产业,今年发布的“海珠创新岛十八条”对原有的26部306项经济政策进行大幅“瘦身”和提升,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财政资金集聚在创新上,建立了简明高效、含金量高的产业政策体系,通过政策配套支撑发展转变,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优势,真正突出引领效应和促进发展效果。
05
新兴产业大步迈进 比肩天河更进一步
当前,海珠区共有35个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园区,15个产业园区,17个众创空间,6所高校和23所科研机构,加之堪称广州版“中关村”的中大国际创新谷,海珠区逐步与天河区比肩。
海珠今年的重点项目聚焦互联 科技,呈现出“电商新贵”云集、总部经济项目集中的特征。
根据海珠区2019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今年海珠区计划推进61个项目,总投入约1411亿!
目前,已有24大总部项目落户海珠,其中19个项目位于琶洲,而且项目竣工时间大多集中在2020-2021年,其中唯品会、环球电商城项目都已经完成封顶,预计今年内竣工;阿里巴巴、腾讯广州总部项目、复星、星河湾也将在明年完工。据了解,琶洲互联 创新集聚区目前已注册96个项目及业务运营公司,总注册资本162.8亿元。
当前,海珠区已有35个孵化器和科技创新园区,15个产业园区,17个众创空间,6所高校和23所科研机构,加之堪称广州版“中关村“的中大国际创新谷,海珠区逐步与天河区比肩。
06
海珠产业腾飞在即!哪些楼盘享红利?
长远来看,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之下的海珠,未来潜力无限。
可以预见,海珠区将汇聚海量蓬勃的高新科创产业,已经并将持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更为重要的是,一直以来,海珠这里有强大的生活配套功能,这也让海珠的产城融合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广州地铁2 线、3 线、4 线和8 线均有站点设在海珠区,除此之外,目前海珠还是全市唯一拥有有轨电车的行政区。
除此之外,在建地铁4条:11、10、12、18 线,规划线路2条:28 线和19 线,按照规划,未来海珠轨道线路将多达22条!
教育资源方面,《海珠区“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透露,海珠计划新建中小学校9所,幼儿园15个,预计可增加中小学学位约7140个,幼儿园学位约3450个,并推进落实5个以上规模较大的教育用地征用和建 校项目,推进1所示范性学习、1所高端国际化学习的建设。
目前,海珠的一手住宅主要集中在广纸片区、琶洲等板块,供应量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那么,“一区、一谷、一湾”三大功能片区有哪些“真地铁盘”值得入手?高新产业环绕的海珠,楼市能否起飞呢?
—THE END–
起飞
让我们一起飞!
房导俱乐部群来啦!
本群是《房地产导刊》房导俱乐部成员交流专用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导刊》热心读者,房地产和配套企业从业人士、专家、学者,高端投资置业人群,以及对房地产政策、市场,感兴趣的人士。
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交流中国房地产政策、市场、项目及城市运营、产业经济、特色小镇等信息,不定期组织热心读者、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交流互动沙龙等。
目前已有5000+人加入房导俱乐部群。进群请扫描以上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微信 :TruthIsF),并备注公司、职位和姓名,即可直接申请进群,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