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一师一友】导师专访栏目
带你了解老师的人生经历
以及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成长历程
这一期,我们的主人公是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城市设计专业,目前就任于RAC北京校区的全职城市/景观老师李青忆。
Qingyi Li
研究生毕业于UCL Bartlett城市设计专业。师从Enriqueta Llabres & Zachary Fluker所带领的FAB AND MEDIA URBANISM RC18-基于人类思维和机器思维之间的共生关系的新设计方法,将数字制造和 交媒体联系起来,结合使用者的大规模定制来追求集体项目。研究方向为数字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集体智能与参与式设计。擅长辅导中小尺度的景观、城市设计。
获奖经历:
Student – 2019 Worl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wards Shortlist
熟悉领域:
景观都市主义; 都市农业; 城市更新; 城市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所在RAC校区:北京/线上
导师相关作品:
01
开始-就是想尝试新鲜的事物
城市设计的选择是筛选后得出的结果
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设计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本科期间的学习以及校外参与的竞赛/实习等经历让我从景观/建筑/室内等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城市设计(Urban Design)没有作为独立学科出现。城市设计对我来说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的选择,更像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了不同类型的项目后筛选得出的兴趣所在。
留学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但是最开始的想法是想去日本,为此也做了不少准备。但相比日本传统的”都市計画”,更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于是Gap了一年申请了英国的院校,最终选择了UCL。虽然Gap的压力不小,但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重要,试错其实也是一种积累。
UCL UD,跨学科的设计理念与最新的技术
UCL UD作为Bartlett B-pro的其中一部分,专注于数字设计,对城市、城市形式和性质以及全球城市化的复杂挑战和机遇的研究。专业划分不同的研究组(Research Cluster),每个组的研究方向由老师而定。涵盖了游戏/生物/人工智能/新媒体等不同的方向,跨学科的设计理念与最新的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边界。每年的Research Cluster安排会有调整,具体的信息可以在UCL UD的官 查阅。
Source: https://bpro2021.bartlettarchucl.com
刚入学时给我的冲击特别大,无论是开学时的C-sharp Workshop还是分组前各个研究组的导师介绍研究方向的presentation,都是本科期间不曾涉及过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反倒可以单纯的按照兴趣选择研究方向。
02
从理论、设计方法到学习能力全方位成长
前沿视角下保证核心逻辑的完整
UCL UD是小组合作的模式。每周两次以组为单位的tutorial汇 项目进度。教学模式上与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师不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跟据你准备的理论依据/查阅的数据/软件分析的结果,来告诉老师你要做什么,从被动变为主动。每一步的推导逻辑和数据都要非常严谨。
我所在的RC18研究在全球生态已成为资本驱动的过程的“planetary urbanization”背景下,城市化如何改变地球生化循环。
Souece:导师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除了学习新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外,也学习了很多新的设计方法。例如结合机器学习与场地分析生成平面及三维的空间布局。利用AI生成单体模块,通过进化算法求得多目标下的最优解,以及定义规则将单体生成大规模的聚合结构等。回顾这些复杂的设计方法的源头其实都是很简单的一个点,在推进的过程中老师也一直强调back and forth,确保逻辑的完整性与核心的Design Question。
Souece:导师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Souece:导师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Souece:导师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未来趋势与前景
数字工具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机器学习到数字制造,人工智能到大数据,正在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相比于设计师,能够更有效率的学习并完成更为复杂的设计目标。城市设计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大量的城市数据,构建城市预测模型,除了分析以外,目前人工智能也应用于空间布局与形态生成,从analysis过渡到generate。类似于Decoding Spaces Toolbox -用于街道 络、地块和建筑物的计算分析和生成等软件的开发也使得人工智能应用于设计生成的部分越来越普遍。
Source: https://toolbox.decodingspaces.net/
除此之外,以UCL Space Syntax Laboratory为核心的Space Syntax空间句法学科研究空间设计对建筑物和城市地区的 会、组织和经济绩效方面的影响。
Space Syntax 空间句法 :
Source: UCL Space Syntax Laboratory
03
永远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
教学风格/擅长领域
教学风格上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但同时也需要严谨的逻辑。初期与学生沟通方向的时候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但回归到项目本身的时候需要严密的逻辑明确每一步在做什么。这样能避免学生走弯路,做一些无用功,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更像是朋友,在准备作品集这块也经历了学生-助教到老师的角色转变,能理解学生出现的一些状况。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是跟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不仅能积累一些教学的经验,学生有时候也会提出一些新的东西促使我去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给城市设计专业申请中同学的建议
给大家的建议是永远保持一个主动学习的状态。在UCL的这一年,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收获外,体会最大的就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像UCL/AA这类比较先锋的院校,除了一些传统的设计技能外,还需要学习一些Computer Science/Media等方向的知识。无论是理论或是软件技能,老师会给你提供一些启发,但大部分的时间其实是自己找资料或者教学视频自学。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多关注目标院校的研究课题,学习相关技能,并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对于录取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Q: 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人生理念吗?
One step at a time 一步一步来
Q: 有推荐给大家的书籍,景点或者艺术作品吗?
The World as an Architectural Project
Hashim Sarkis and Roi Salgueiro Barrio with Gabriel Kozlowski
李青忆老师软件课,欢迎扫码参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