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绘图已经火得发 ” 烫 “。
2022 年,大量 AI 绘画工具涌入市场,以 Stable Diffusion 为代表的软件纷纷进行开源,也大大降低了 AI 作图应用程序的开发门槛,进一步将 AI 绘图概念推向新的高潮。
开发门槛的降低、C 端爆发的热潮,逐渐引来了资本的关注。Jasper、Stability AI 等海外玩家屡屡获得融资,估值大增,也开始探索付费、订阅等商业化模式。尽管国内市场还未有如此热潮,但海外玩家的快速发展也给国内提供了参考。
大厂也不愿意错过这一风口。仅今年以来,便有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美图这些互联 大厂加入其中。百度推出了独立产品文心一格,其他大厂则在旗下主流 APP 中加入相关功能,QQ 推出了 AI 绘图小程序、抖音也加入了相关特效。
AI 绘图概念,能在短期内给大厂带来流量,甚至股价的攀升,但想要在此占据一席之地,则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包括高昂的硬件成本、长达数年的训练成本,才能让 AI 生成诞生更多样、更精妙的内容,来建立起竞争壁垒。
大厂盯上下一个流量池
2022 年,大量 AI 绘画工具上线,不乏国内玩家,TIAMAT、盗梦师、意间 AI 等国内初创公司做出的产品,引起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今年 8 月,百度在飞桨、文心大模型的技术基础上,发布了 AI 绘画平台文心一格。今年 12 月,文心一格基于民国才女陆小曼未尽稿,邀请著名海派画家乐震文补全,推出同名画作《未完 · 待续》,并在一场拍卖会上被卖出 110 万元人民币。
赶在年末,腾讯、字节跳动、美图等更多大厂加入热潮,它们都在旗下主流软件中加入了 AI 绘画功能。
腾讯上线了 “QQ 小世界 AI 画匠 ” 活动,基于 Stable Diffusion 模型推出了 ” 异次元的我 ” 这一产品。用户在 QQ 的小程序中可以打开使用,上传照片便可以生成二次元形象。
” 异次元的我 ” 并没有在国内市场引起太多关注,但意外地在海外获得了关注,一度让平台方的服务器都承受不住。Twitter “DifferentDimensionMe” 的相关话题中,不少用户在试用、撰写教程,腾讯也专门新增了英文的错误信息提示。
QQ 小世界界面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美图秀秀上,近期其也推出了 AI 绘画功能。根据七麦数据,截至 12 月 5 日,凭借着新上线的 AI 绘画功能,美图持续占据日本 App store 免费榜单第一名,同时,在 13 个国家或地区的 App store 排名中位列前十。
抖音也上线了 AI 绘画特效,在 App 中搜索关键字便可进入特效,不用设置提示词,就可生成绘画。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 上已经出现了更多 AI 绘图相关功能,比如 ” 人工智能绿屏 ” 功能中,用户输入文字后,AI 就能在白底背景上生成出不同风格的图像。或许未来抖音也会添加一系列相关功能。
另外,抖音、美图秀秀、QQ 的 AI 绘画功能,由于内置在 APP 中,主打便捷性,不需输入关键词或参数,进一步降低了图片生成的门槛。
不过,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同质化问题,诞生了更多翻车案例,如温馨的婚纱照混入 ” 第三者 “、主人与猫的合影变成两个人的拥抱等。
短时间内,这些翻车案例以搞笑、娱乐的方式收获了用户的关注,为产品吸引了不少流量。
为了持续吸引用户、避免用户流失以及提升用户付费率,” 大厂们 ” 还需要提升 AI 绘画产品的成熟度,针对 AI 绘画迭代出更多功能。
AI 绘画为何吸引大厂?
过去两年,AIGC 概念,已经引来大量资本,诞生了一个个明星企业。
在 AI 绘图火爆之前,AI 协作、视频等 AIGC 概念已经被人们熟知。AIGC 是指通过 AI 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生产的内容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被认为是与 VR、元宇宙等直接相关的技术场景。
在海外,Jasper、Stability AI、OpenAI 等新兴企业获得了巨大关注。
今年 10 月,Stability AI 宣布获得 1.01 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 10 亿美元,其旗下最知名的产品便是 AI 绘画工具 Stable Diffusion;同月,主打文字生成的 AIGC 初创公司 Jasper 也宣布获得 1.25 亿美元 A 轮融资,估值达到 15 亿美元;今年,成立较早的 OpenAI,也被曝正在与微软谈判,以获得新融资,目前 OpenAI 估值已接近 200 亿美元。
随着相关概念热度的持续,国内大厂纷纷入局,短期内也能获得一波流量,给自己挂上 AI 绘画的标签。此前美图公司就因为推出 Meitu 应用程序而股价大涨。
但从长远来看,AI 绘图潜在的市场价值,能给大厂带来新的增长点,这才是它们纷纷赶赴战场、希望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
Stability AI 等海外玩家能在短时间内估值大增,是因为近年来 AI 技术的不断迭代,让 AI 绘图的魅力大增。
最能代表当下 AI 作图的最高水准的作品,是一名游戏设计师 Jason Allen 通过 Midjourney 创作的《太空歌剧院》,该作品在今年 8 月的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艺术博览会上,获得了数字艺术类别的冠军。
《太空歌剧院》,图源 wiki commons
相比奖项带来的影响力,这幅绘画的观赏性让人们看到了,AI 绘画不是只能诞生轻量、低质量的作品,也具备走入艺术殿堂的可能性。
资本市场敏锐,新技术的突破,AI 生成内容的潜力,都代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AI 绘图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据国泰君安研 预计,未来 5 年,AI 绘画在图像内容生成领域的渗透率将达到 10%-30%,市场规模将超过 600 亿元人民币。
关于玩家能否基于这项技术实现商业变现,目前 AI 绘图工具已经开始尝试按需付费和订阅制。
Stable Diffusion 上生成一张高清大图平均需要 5-10 个虚拟币(10 欧元等于 1000 个虚拟币),用户可根据图片数量需求进行付费。
Midjourney 则采用了订阅制,提供了两种订阅套餐:每月付费 10 美元,提供最多 200 张图片,超额另收费;每月付费 30 美元,则提供不限量的图片生成服务。
Midjourney 的付费信息,图源其官
此前一家名为谷雨游戏的游戏公司 CEO 刘军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资金压力下,谷雨游戏精简了美术团队,用 AI 绘画替换游戏中的美术内容,将原本 100 万的美术成本缩减成 100 元。
广告制作、创作 IP、影视制作等领域,设计师、建筑师、剪辑师等人群中,都有 AI 绘图的用武之地。
AI 绘画工具的想象力还在于,可以拓展多样的内容生成服务,包括文字转图片、AI 音频及视频的生成、AI 动画生成等。AIGC 市场潜力巨大,玩家能找到更多增长点。
在疫情持续的 2022 年,AI 绘图悄然成为大厂扎推的新赛道,但目前,在这个极具想象力的风口上,大厂能否挖掘到它们期待的商业价值,还是未知数。
大厂谨慎布局,AI 绘画盈利模式待解
在 AI 绘图领域的布局,大厂并不激进,显得谨慎,更偏向于以轻量化的工具来拥抱新技术。
大厂谨慎的态度并不让人意外,尽管国内外玩家已经在探索商业化模式,但想要盈利还需突破重重阻碍。
AIGC 产品开发的成本不低,高昂的硬件和训练成本,提高了行业门槛。
成立不久的 Stability AI,如今维护着超过 4000 个英伟达 A100 GPU,使其在亚马逊云上运行。据 Business Insider 道,StabilityAI 在运营和云计算支出上超过 5000 万美元。
训练成本方面,建模初期需要人工比重很大,想要生成高清图片,需要更多的训练时间、成本开支,持续数年进行算法优化和数据积累,再由机器提供人工进行服务。随着用户规模的提升,玩家还需提升在单位时间内的计算速度,才能服务更多人。
相比于高昂的开发成本,目前用户付费意愿较低。盗梦师、意间等国内玩家正在以免费的方式获得流量,它们允许用户通过签到、观看视频等方式积累积分,积分则可以换取免费的图像生成机会。
在行业刚起步阶段,玩家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低价换市场,但在软件工具领域,用户的付费意识本就薄弱,AI 绘图又是新兴事物,玩家需经历更艰难的市场教育。
深度学习是 AI 绘图的算法基础,收集已有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最终 AI 便能作画。
另外,色情、暴力、恐怖、血腥等敏感信息也是一大乱象,增加了平台的运营风险。
目前国内外玩家的发展逻辑、盈利模式的探索都在进行中,或许在不远的未来,AI 绘画能在真正意义上起飞,迎来大批付费用户,寻找到合规化之路,吸引更多 B 端企业的加入。
不过,对于大厂而言,AI 绘图的市场潜力吸引着他们,但业务布局尚未达到战略高度,资源投入也不算太大,或许,它们也在等待行业大爆发的时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