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把自己为了拍摄星空所学的天文知识做个系统汇总,集中分享给各位影友。
什么是银河?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而太阳系则是位于更大的银河系之中。银河系是个棒旋星系,直径介于10万~18万光年,大约拥有1000~4000亿颗恒星。
天文学家制作的银河系与太阳的模拟图
虽然宇宙中还有其他众多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南风车星系等,但是距离太过遥远,无论是肉眼还是单反相机去观测都仅仅能看到一些较亮的像素而已。只有我们自己身处的银河系由于距离较近,会成为夜空中最明显、最璀璨的区域。
从地球视角去看,棒状螺旋形的银河系呈现出一整条弧线:银河中心由于包含恒星众多,显得明亮且色彩丰富;而边缘区域则显得较为暗淡,被形象地俗称为“银尾”。
完整银河接片,拍摄于四川雅哈垭口
相比之下,银心是摄影师们更倾向于拍摄的题材。了解银心的出现时间和位移规律,就十分必要。
银心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虽然太阳也在围绕银河系中心进行公转,但是周期大约要2亿多年,可能我们短暂的一生都看不出其任何影响。因此,银心随着时间而周期性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一天之内的位置变化
由于地球的自转,一天之内银心会逐渐向右上方升起,从而带来其与地景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
以下方三张同一天之内、在冷尕措固定机位拍摄的图片为例:
第一张拍摄于夜晚11:30,银心刚从地平线升起,但是部分依然被贡嘎山遮挡;
第二张拍摄于夜晚12:00,随着银心向右上方升起,位置已经高于贡嘎山,完全在天空中显现;
第三张拍摄于凌晨00:30,银心继续上升,和贡嘎山主峰拉开了距离。
拍摄时间11:30
拍摄时间00:00
拍摄时间00:30
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通过改变拍摄时间,让天空的银心和地景之间实现不同的构图策略。
2、一年之内的角度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带来观测银河的朝向变化,实际每个月银心与地平线的角度也有不同。从初春的3月到秋季的9月,角度会从一个大约30度的锐角逐渐增加为接近90度的直角。
下方的图片分别是3月的四川雅哈垭口、5月的内蒙古明安图天文台、6月的青海俄博梁和8月的青海水雅丹,几乎肉眼就能直观看到角度的变化。
3月,四川雅哈垭口
5月,内蒙古明安图天文台
6月,青海俄博梁
8月,青海水雅丹
同样的,不同月份之间、银心与地平线角度不同,也能产生不同的构图策略。
3、银心可见时间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另一个影响就是银心可见时间的变化。由于此部分内容无法用图片展示,所以普通人去记下结论即可:
3、4月,银心在后半夜可见;
5、6月,银心在整晚可见;
7~9月,银心在前半夜可见。
而从10月开始到次年2月,整个冬季的夜晚,地球都是对着银河系较为暗淡的边缘尾部区域,银心则完全不可见。
银河季的概念
正如上文所说,银心主要是在每年的3~9月可以被看见,所以被称作“银河季”。而这段时间主要是在夏季,因此能够看见银心的银河又被称作“夏季银河”。
一个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在于:由于地球存在一个倾角,所以南半球可以看见银心的时间会稍长一些,大约从每年2月一直到10月。
冬季银河与猎户座星云
与能够看见银心的“夏季银河”相对应,只能看见暗淡的银河尾部区域,被称作“冬季银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冬天就无物可拍。在天文改机的辅助下,猎户座星云让天空的色彩更加丰富。这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形成区,具有高亮度的弥漫星云。
下方两张图片分别是用单反天文改机在雅哈垭口拍摄的冬季银河与猎户座星云,用专业天文设备拍摄的猎户座星云细节。
天文改机拍摄的冬季银河,四川雅哈垭口
专业天文设备拍的猎户座星云
南半球所见的银河
不知道细心的读者观察到没有,刚才所展示的银河照片,银心都是从右朝左的方向——这是从北半球视角观察的画面。而南半球则是镜像的关系,因此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家拍摄银河,所得到的银心则是从左朝右。
比如下图是我早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南部的Bombo拍摄的银河,就能看到其朝向上的区别。
澳大利亚Bombo银河,早期作品、不喜勿喷
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有一年央视发起的“长城”题材的影赛,大奖作品就是拿南半球的银河合成到了长城的上方。稍有天文知识积累的人都能通过银心朝向的角度看出作假的痕迹,但是主办方却忽视了,最终闹出笑话。
月相的影响
无论是夏季银河还是冬季银河,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想要拍出丰富的银河细节,都要尽可能避免过强的月光,否则只会看到“月明星稀”的画面。
这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开满月。现在很多 站都能查到月相信息,并且标注出满月的日期。一般而言,满月的前后几天都无法拍摄银河。
月相查询 站
另一方面,要注重残月的升起和落下时间,这可以通过巧摄PlanIt等专业软件查询。
选择在残月落下的时间拍摄,可以保证银河细节更加清晰地显现;
选择在残月升起的时间拍摄,虽然会损失银河细节和产生洋红的偏色,但是地景得到了补光,更加有立体感。
例如下图拍摄于青海茶卡盐湖,就是在残月补光下的效果,
关键的星星、星系与星云
在拍摄银河的同时,一些关键的天体也非常重要,能够起到点缀画面和辅助构图的作用,所以也应该认识。
最明显的亮星:木星
经常被问“夜空中最亮的星”到底是哪一颗?
首先当然是地球的卫星“月亮”,但上文说了,想要拍摄银河细节就要避开月光。
其次是金星,但是其出现时间主要是傍晚和清晨,很难跟银河“共存”。
实际拍摄中,最明显的亮星就是木星,非常巨大。初学者可以拿木星为目标,进行手动对焦的操作,比其他的星星容易很多。
心宿二“星空调色盘”
严格来说,这个在天文学上的名称是“天蝎座心宿二”,在中国古代则是名为“大火”:橙红色的星光把四周的反射星云也都染成了黄色,四周还有蓝色的疏散星团。
这是夜空中最华丽的部分,而且刚好位于银心附近,能够点缀画面和平衡构图。下方两张图片,前者是天文台的科普样片,展示星空调色盘的标准色彩;后者是我拍摄的青海俄博梁银河,就是用星空调色盘来丰富画面。
青海俄博梁银河
夏季大三角
在夏季观察银河的时候,能明显看到中心区域有三颗较为明亮的星星,分别是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严肃的星空摄影中,一般认为拍摄银河接片必须要包含这三颗星星,是基本的要求。
麦哲伦星云
这是南半球才能看到的天体。当年麦哲伦带着船队环球航行的时候,发现越过赤道线后就能看到天空中从未见过的巨大星云。后来我们便命名为“麦哲伦星云”,来纪念这位人类航海的先驱。
下图是我在新西兰Moreaki Boulder拍摄的星空,就是记录了大麦哲伦星宇的视觉画面。
新西兰Moreaki Boulder的星空
火流星和流星雨
除了遥远的宇宙天体,接近地球而被引力吸引、最终在大气层剧烈燃烧的流星也是摄影师钟爱的题材。其中最壮观的就是火流星和流星雨。
火流星是非常明亮的流星,划过天际的时候可以照亮半个天空,出现的时间也是较为随机、可遇不可求。我曾经在新疆大海道和青海地下雅丹都遇到过壮观的火流星。
新疆大海道
青海地下雅丹
而流星雨的出现则相对时间固定,只要月相也较为合适,即可通宵蹲守。北半球有三大流星雨,分别是每年1月的象限仪座、8月的英仙座和12月的双子座。
气辉现象
很多人都在 上看过梦幻的极光,但是受制于苛刻的产生条件,一般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到北欧、南极等地才能看到。
普通人能够较为容易拍摄到的是气辉现象,产生的原理和画面效果与极光有些类似,但是更加常见。即便是低纬度地区也能遇到,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
例如下图是我在四川子梅垭口拍摄星空的时候遇到的壮观红色气辉,让天空的色彩更加丰富。
王鹏鹏/摄
明暗对比的画面,也要注意画面的阴影部分不能有太多的死黑,亮部区域也不能过曝,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画面的通透感。
04
拍摄时机对色彩的影响
在摄影中,拍摄时机非常重要,好的拍摄时机,能够营造更加柔和的色调,也能拍出更有层次的曝光效果。
通常在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段,光线比较柔和,最适合拍摄,尤其是风光照片,尽量避免在中午强光的时间段拍摄。
可以对比一下这两张照片:
第1张是在中午的强光下拍的,光线很强,色彩很硬,画面没有明暗对比度的层次,色彩也不够柔和;第2张照片是日出的时候拍的,画面的曝光就更有层次了(阴影有细节、亮部不过曝),色彩也更柔和丰富。
总结
所以,要想要出具有通透质感的照片,要注意控制画面的亮部和暗部的曝光,把握好一天中光线柔和的时间段进行拍摄,同时也要注意明暗对比关系的营造,通过这几个技巧来提升画面的通透质感。
在学习用光过程中,相机要使用三脚架稳定拍摄,因为一般使用台灯作为光源,光线都不会太强,稳定拍摄对于照片的清晰度,是很有保障的。在这过程中,初学者就会领略不同的光位以及光线的强弱所给画面带来的不同效果。
我们将以这张照片为例,进行接下来的说明:
图片
1. 对比度
对比度,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明暗之间的差异:高光和阴影部分的亮度差异大,就称为高对比度,反之就是低对比度。
一般来说,对比度高的照片在视觉上更容易吸引人,情感也更强烈;而对比度低的照片则更倾向于营造整体氛围,情感更“负面”一些。
很难说对比度是高好还是低好,关键看是不是吻合你的题材;另外,无论是高是低都得有个度,太高太低都会让整体视觉效果变差。
图片
说完了对比度,具体到雾景上来。
雾景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对比度低——相当于在镜头和主体之间加了一层白色的半透明“幕布”;除此之外,色彩的饱和度也会显著下降。
一般情况下,对雾景照片的处理你需要增加对比度(用对比度工具或拉曲线),使高光部变亮而阴影加深,使图像看起来更自然,情绪也更“强烈”。
图片
提高对比度后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需要大幅度增加对比度,很可能会出现高光过曝或阴影部分死黑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曝光调整。
图片
大幅调整对比度,容易出现高光过曝或阴影过黑的问题
你也可以走向另一个方向,进一步调低对比度,并降低细节锐度,增强“朦胧”的感觉。
这样可能会导致主体不够突出,但在这个例子里,因为树木枝杈本身的线条具有高关注度,可以有效降低低对比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图片
低对比度下,枝杈形成了近似剪影的效果
2. 色温
色彩和情绪有非常明显的对应关系,比如说红色是激情,蓝色是冷静,黄色是开心,紫色是神秘高贵……
而对于本体饱和度不足的雾景来说,色温对整个画面的情绪影响就更大了。
比如说,把色温从 6150K 调整到 4350K,照片会变成这样:
图片
而把色温从 6150K 提升至 7350K,照片变成这样:
图片
区别很大吧!可以看到,低色温冷色调往往带来的是偏负面的情绪,但同时也会产生“空灵、静谧”的感觉;而高色温暖色调则往往使人心情愉悦。
3. 渐变滤镜
在“滤镜—Camera RAW 滤镜”中选择渐变滤镜或径向渐变滤镜,你能为照片创造一种定向照明效果(也就是模拟单侧光)。
以上一章节中的冷色调图片为例,用渐变滤镜可以在画面顶部创造“阳光从上而下照射”的效果:
图片
这样一来,画面上方的雾仿佛在“发光”,显得更有视觉冲击力,也更有超现实感。
你也可以尝试移动渐变滤镜,观察不同的光影特效。
4. 饱和度
雾中的景物饱和度偏低,一般都需要后期恰当提升饱和度。
说到饱和度,就不得不提提 PS 里提升全图饱和度的两种工具:饱和度与自然饱和度。不少童鞋会十分纳闷: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图片
简单来说,饱和度针对的是画面中的所有颜色,“一视同仁”地同时提升/降低所有色彩的饱和度。
把饱和度调到 -100,整个画面都变成黑白;调到 100,所有色彩都变得很饱和:
图片
饱和度调整对比示意图
而自然饱和度会检测画面中颜色的鲜艳程度,尽量让照片中所有颜色的鲜艳程度趋于一致。在调高自然饱和度时,优先增加颜色较淡区域的饱和度,将其大幅提高,而本来色彩就比较鲜艳的区域,饱和度的提升幅度就没那么大。
在下方右图中,你可以看到将自然饱和度调到 100 时,树干的青黄色饱和度有明显提高,而红色的叶子饱和度提升幅度就没那么大。
同时,在下方左图中,当你把自然饱和度调低到 -100时,照片并没有被完全去色,而是会有很多颜色保留——本来颜色淡的地方被去色,而强烈色彩的区域颜色会有所保留。
图片
自然饱和度调整对比示意图
根据实际情况,你可以自由选用饱和度和自然饱和度工具。一般来说,自然饱和度工具用起来“风险”更小一些。
你也可以利用色相/饱和度工具,对画面中某一特定色调(你想突出的景物色调)进行针对性提升——甚至可以同时降低其它色调的饱和度。
比如说,当你想让叶子的红色更突出时,可以提高红色饱和度,同时降低黄色、绿色饱和度,让叶子更突出,而树干的存在感降低。
图片
通过这样的手段,你可以决定突出/减弱画面中的哪些元素,以表达不同的主题与情绪。
图片
顺光、逆光、侧光到底怎么用?想要用好自然光,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出好看的照片吗?
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虑,跟着摄影师–烧镜头,一起学习今天的教程吧~
图片
图片
当我们外出游玩或者拍摄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方便携带灯具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运用自然光的光线来进行拍摄,这样即使不用灯具也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了。本次教程的主要包括:
1、三大基本光线(顺、侧、逆);2、室内室外不同光线的感觉与运用;
3、当光线不理想时应该如何处理;
那么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进入教程部分。
图片
图片
自然光环境下,人像拍摄的光线一般分为三种。
顺光
也称“正面光”,光源与相机方向一致即为顺光。
一般在外景的情况下,不会直接使用顺光。不然容易造成照片的过曝、失去细节的过渡而导致照片不好看。
侧光
指光源从被摄体的左侧或右侧射来的光线。
这种光线可以让人物更加立体,过渡更加细腻, 也是我经常使用与最喜爱的光线。
逆光
也称为背光,光源来自被摄体后方。一般这种光线用来表达浪漫的氛围或者安静的画面。
因为逆光会给照片一种模糊、朦胧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人们的思维感触可以得到提高。
图片
图片
当我们不知道当下光线是什么类型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观察被摄人物的脸。比如下图中,人物右侧有光线这个就是侧光。
图片
光线从右边的窗户进来,照在模特的脸上, 这样模特的五官会变得更加立体, 而且明暗的过渡让照片的细节更加丰富。
图片
上图就是逆光的展示,光线从模特的后面照射进来,在画面上映起了光晕。同时也勾勒了模特的轮廓,所以逆光也称为轮廓光。
因此我们要寻找光线的时候,可以直接观察模特的脸,又或者我们可以转动拍摄的角度来获得我们想要的光线。这样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就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照片了。
图片
顺光又称为正面光,即光线从模特的正前方照射过去。一般情况下,我不建议在阳光比较强烈的时候用顺光在外景拍摄。
这样出来的照片 比较容易过曝,让照片失去层次感, 而且 在强光下色彩也得不到比较好的表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个时候的光线呢?
外景篇
图片
图片
可以寻找遮挡物,降低光线的强度。可以用很多东西当作遮挡物,比如树荫、路边的叶子、花甚至是草。
只要能把光线的强度降下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拍摄了。
图片
图片
而在阴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顺光进行拍摄。
因为阴天的顺光和强光下室内的顺光,都有柔和的效果,但不同之处是阴天的外景色彩会稍微的淡化。
图片
图片
从上面几张图例我们可以看出,阴天的光线其实也是很柔和的(只要不是暴雨前兆那种阴天)。
所以在学习阶段,我们也可以尝试在阴天进行拍摄,这样的照片可能不怎么出彩,但也不会说拍到过曝异常的情况。
室内篇 除了用遮挡物,在顺光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转移到室内进行拍照。
因为光线通过窗户、阳台等地方照进来,强度已经没有在外景的时候那么强了。而且在室内用顺光拍摄的照片,也会显得更加的柔和。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室内即使让人物直面光线,人物的皮肤也会感觉很柔和,而且场景的色彩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表达。
所以当阳光很强烈的时候,不妨寻找遮挡物or进入室内进行拍摄吧。
图片
侧光,即光线从侧方照射过来的光线。侧光也是我比较常用和比较喜欢的光线了,侧光可以 勾勒人物的轮廓,使人物有层次,明暗,使细节丰富。
那么我们在使用侧光拍摄的时候, 要注意的就是得找到光源。因为找到光源后,你才能控制拍摄的角度,再去进行侧光或是逆光的拍摄。
外景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侧光是室外比较常见且比较容易运用的光线。在室外侧光不容易过曝,而且可以让照片有更好的明暗过渡关系,让人物更突出。
所以我们拍摄时 不妨让自己多转转,寻找光线的角度, 说不定可以收获惊喜。
图片
图片
图片
室内篇 在室内拍摄的话,我们同样 只要找到主光源的位置,就可以调整角度来进行侧光的拍摄了。
室内侧光的光线较为柔和,能塑造更好的立体感,让画面的过渡更有层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室内的侧光,可以把人物的五官变得更加立体,皮肤更加柔和。
因为当有侧光时的天气应该是比较好的,如果使用顺光拍摄的话照片会容易过曝。那么这个时候,选择侧光进行拍摄就再好不过了。
图片
逆光,即光线从模特的后方照射过来。这个时候角度适合的话,会在画面形成一个镜头光晕, 这种光晕可以用来营造氛围。
逆光也是比较需要“运气”的一种光线。因为拍摄逆光的话, 不仅需要天气要好,而且太阳照射的角度要足够低, 且拍摄场地的 周围没有太多的遮挡物。
这三者合一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外景拍摄时把逆光人像拍好。
外景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逆光也可以让人物变得立体,它与侧光的不同是,侧光是让照片有一个明暗的过渡对比。而逆光是勾勒人物的边缘轮廓,使其变得突出立体。
图片
室内篇
在室内拍摄逆光的话就比外景容易多了。室内的逆光与侧光一样,只要找到照射的主光源即可,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室内的逆光也是以勾勒轮廓,突出主体为主, 也有柔化五官的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 逆光的效果 大致上有3个:1、勾勒轮廓;2、柔化五官;3、剪影拍摄。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效果来进行选择,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会层次更丰富比较 好看了。
图片
看完三种基本光线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顺光 光线直面照射模特, 室内可以用或者阴天也可以用这种光线。如果晴天要用的话,建议寻找遮挡物来营造光影的效果。
侧光
光线从侧方照射模特。绝大多数时候可以使用的光线,它让照片的层次更加分明,让人物的造型更加立体。
逆光
光线从背面照射模特。营造氛围的光线,可以给人浪漫或者清新、干净的感觉。
当我们掌握这3种光线后,我们在拍照的时候就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不是举起相机就进行拍摄了。
我们可以根据我们 想要的风格,当下的环境光线,来去使用适合的光线 来进行拍摄。
相机档位选择指南
我们拿到相机开机后,第一步就是选择相机的档位,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选择,那么主要使用哪些档位呢?
图片
用的最多的档位主要有三个:M档、AV档以及Tv档,其他档位用得相对较少;
相比之下,其他档位用得多一点的是P档,这个程序曝光模式,也是新手怕失误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档位,但不推荐大家使用,因为你无法控制曝光参数,所以在很多时候,你发现拍出来的照片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
在下面的把控曝光章节,我会详细讲解如何曝光,讲完你就明白为什么不要用P档了。
在三个常用档位的选择中,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三个档位以便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M档
M档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全手动挡,这个档位说穿了其实就是曝光参数完全由自己掌控,也就是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完全由自己操控,专业摄影师主要都是以M档这个模式为主。
用这个档位的好处在于不仅曝光你可以完全自己掌控,而且画面的虚化程度以及运动人物的动作清晰度都可以自己操控,而不像Av档和Tv档,会有其中一个参数自己无法控制到。
图片
·Av档
这个档位叫光圈优先,光圈参数你可以自己控制,而快门速度有相机自动操控;
图片
从上面这个图你可以看到跟M档的画面有点区别就是F光圈参数旁边是空的,这是因为快门速度由相机控制会随时变化,所以不显示出来。
由于用这个模式的光圈可以自己控制,所以当你技术不成熟时,可以先熟悉这个档位开始学习。
用这个档位最大的好处在于,你可以自由控制照片的景深,也就是虚化程度,当你想要拍摄大虚化的照片,又想保证画面曝光正常时,这个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这个模式是很多街拍摄影师选择的模式,因为街拍的精髓是抓拍与场景的交待,你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全手动调整曝光,用这个模式你不仅可以控制画面的虚化,还可以在不用担心曝光问题的情况下自由地抓拍。
图片
·Tv档
Tv档也就是快门优先了,这个模式适合拍运动的物体;
图片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光圈优先模式相反的是,这个档位快门参数显示出来,而光圈参数没有显示,也是同理光圈参数值由相机自动设置,所以不显示。
在刚学习摄影的时候,当你想拍摄运动对象时,你可以开启这个模式保证曝光正常的情况下,同时以高速快门抓拍到运动速度较快的对象;
图片
另外,想要拍摄诗意流水画面也可以用这个模式,当然由于快门速度慢,手持会糊片,所以你要配合三脚架之类的道具来稳定相机拍摄。
图片
了解了这三个模式,相信你已经知道该如何选择档位了,我们要把握一个点就是,前期你可以用一些半自动模式,等你经验慢慢丰富后,就要逐渐过渡到使用全手动模式,当你把全手动模式都熟练运用的时候,你会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图片
照片格式与风格设置
·照片格式
图片
相机档位选择好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设置你的照片格式了,一般相机初始化设置是JPG图片格式,这种格式是预览格式,要进行后期时就会出问题,比如你无法在Lr详细地调整光影色彩等参数;
所以照片格式一定要设置成RAW格式:
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选择,有带M的,有带S的,意思其实就是表示最后照片的质量大小,你选择第一个RAW就对了,其他不用考虑;而JPG那一栏你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因为有了RAW格式,在后期时你可以自由地导出你想要的JPG格式,可大可小。
RAW格式对于刚学习摄影的朋友还有个好处就是,很多时候你可能拍出曝光不好或者色彩不对的照片时,你可以通过后期软件,一定程度地调整回去,而且不会损失画面的画质;
当你用JPG拖到PS调整时你会发现明暗调整的越多,画面的质量就会越差,这也是为什么专业摄影师都是用RAW格式的原因,当你后期时,你可以在软件里无损调整。
·照片风格
图片
前期拍摄照片风格也要设置好,一般默认是标准格式,这个格式色彩跟对比都相对低一点,无论是拍人还是拍风景;不过这个格式无法更好地表现各类风格照片的特点,所以我们前期拍摄时要注意设置好。
日常拍摄主要是在肖像跟风景这两个模式来回切换,肖像模式适合拍摄人为主的照片,而风景就不用多说主要用来拍风景,当然很多时候拍摄大场景的人像照片时,也会经常选择风景模式;
这两个模式的区别在于肖像模式通常对比比较高,而且画面偏红一点,因为这样能够体现出人物的肤色;而风景模式对比度相对没那么高,颜色会比人像模式的颜色鲜艳一点,因为这样能够表现风景的多姿多彩。
你可以找人试一下这两个模式拍两张照片一对比,你就会发现差别!
另外,我们选择一个风格后,可以继续进入它的下层菜单,详细设置锐度,对比度,色彩的饱和度以及色调等,方便你设置想要的感觉。
图片
把控曝光
设置好了档位与照片格式、风格之后,你可以开始拍摄了,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控制曝光;
图片
前面讲解档位的时候,我提到了曝光的概念,曝光通俗地说就是:画面的亮度主要是靠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以及ISO这三个参数控制,在你设置好这三个参数最后按下快门成像的这个过程,就是曝光。
讲到这你可能会担心对焦的问题,就是怎么按快门对焦,别急,在对焦章节我会详细教大家如何选择对焦模式以及运用对焦点精准对焦;
曝光参数该如何设置呢?
图片
从上面这个图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光圈快门iso对于照片的影响:
在快门和ISO数值不变时,光圈越大,画面越亮,背景虚化也就越强;
在光圈和ISO数值不变时,快门速度越快,对象越清晰;
在光圈和快门数值不变时,ISO数值越大,画面越亮,同时画面的噪点也越多。
知道了这三点,你应该就知道该如何把控曝光,并且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了;
在设置曝光参数的时候,你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噪点问题,不要为了追去画面的亮度而把ISO开得太高,否则画面的噪点会很严重,尤其是当你的机器是入门级的时候,这类机器控制噪点的能力没有高端机强,所以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开100-400之间最好。
而光圈数值的设置,则要注意当你的镜头是高端镜头时,你可以将光圈数值开到最大也不会影响焦点出的锐度,如果你的镜头是入门级的,就最好不要将光圈开到最大;
比如你的镜头是50mm 1.8这个镜头时,最好不要将光圈数值开到1.8,因为低端镜头在光圈数值全开时,焦点处会很肉不够锐利,而高端镜头由于做工用料足,技术含量更高,所以能够避免这个问题,所以你要把数值开大一到两档的数值就没问题了。
快门的设置则要注意一个安全快门的概念,比如你的镜头是18-55mm的镜头,你的快门速度应该不低于1/60s,刚学习摄影的朋友最好开到1/100s以上,因为一开始拍摄你手不够稳,经常会因为一点轻微的抖动导致画面模糊。
摄影里有个概念叫做“铁手”,意思是拍东西够稳,仿佛架在脚架上拍摄那样,当然有一定的范围,当快门速度到1/30s以下时,铁手也没办法持稳的!
练成“铁手”需要一个过程,要多拍,当你手足够稳时,甚至拍一倍放大的微距照片时也不会模糊的时候,你就连成铁手了!
图片
·测光模式
我们了解了如何调整曝光,那么我们还需要了解相机的测光模式:
图片
在这里推荐大家选用点测光,这是最精准的测光模式,我们常见的那种背景压暗,而主体很突出的照片,无一例外是这个模式下拍摄的照片:
图片
另外,用的比较多的是,评价测光,也叫包围曝光,这个模式主要是在逆光拍摄时用得多,能够平衡光比:
图片
测光模式的正确选择,能够帮助你拍摄出很多创意的照片,所以要注意测光模式的选择!
色彩控制
相机里有个功能叫做AWB,其实就是所谓的“白平衡”,这个功能其实就是根据光线的冷暖来控制色彩用的,一般相机默认是自动白平衡,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白平衡,可以拍出很多创造性的照片。
如何设置白平衡呢?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操作,一般用过快捷键可以直接调整,如果你还不熟悉快捷键,可以去菜单栏里调整:
选择菜单的这个白平衡就可以进入下层菜单做选择了: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模式,关于这些模式的区别,我们看一张对比图就知道每个模式的特点了:
从图中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同一个光线下,不同的白平衡设置,拍出来的色彩不一样,因此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进行创意性拍摄,比如人们拍夕阳时,用的最多的是阴影等模式来加重画面的暖色调:
在一些复杂的光线情况下,比如跟拍婚礼现场、灯光比较多的街道等环境中,选择自动白平衡比较稳当,因为光线多变,自动白平衡能够根据环境来变化,即使有时并不准确,但依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你用RAW格式拍摄的图,即使前期有些不准,没时间调整,那么后期也可以在LR或者Camera raw等软件里调回来。
当然这是针对复杂光线环境没有时间调试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当你固定环境已经场景时,你可以选择自定义白平衡来精准调控画面的色温:
自定义白平衡主要是通过调整色温的K值来控制色温,你可以透过显示屏实时观察色温的变化,以精准控制;这里强调一点,当你有很多时间的时候,做好这一步能为你后期省很多时间,不要什么都想着后期调试,前期能做好的东西,就尽量前期做好来。
另外还有个白平衡偏移可以跟大家讲一下:
白平衡偏移可以做什么?其实是调整整个片子的色调,你可以在设定好白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白平衡偏移来拍摄一些特定的风格,比如拍摄小清新你可以往B跟G这个区间来微调,拍出偏青的色调:
所以白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这有利于你前期拍摄在色彩上不出错,而不会回头看片子的时候,发现片子要么偏黄,要么偏蓝!
如何对焦
说到对焦,这应该是很多刚学摄影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一张照片的好坏,首先是看对焦准不准,如果你拍都拍不清晰,各种糊片,那么光线选得再好,构图再艺术,也是一张废片。
要对好焦,我们首先要了解对焦模式,而对焦模式的选择是根据你的拍摄对象选择,并且不同的机器对焦点数量不一样;
关于对焦,我们需要设置两大块内容:一是对焦点数量,二是对焦模式;
对焦点的数量其实一般入门级比较少,我们一般用好单次自动对焦就行了,因为日常拍摄中,很少拍高速运动的物体对象,大多是相对静止的对象,所以用好单次自动对焦,灵活地调整对焦点就可以了。
至于怎么调整对焦点,每个品牌的调整方式以及快捷键不同,你要详细对照相机送的说明书来进行调整,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关于自动对焦模式,一般选择单次AF对焦,其他两种用得相对较少,因为其他两种更多是针对运动物体拍摄而选择,我们拍摄运动物体时可以选择其他两个模式。
对焦点跟对焦模式都选择完后,前面有提到,你对焦要先半按快门不要松开,听到滴的一声后,你就可以全力按下快门,这时你就可以看到一张照片了。
灵活运用对焦点,可以方便我们更好地构图,不要一开始就尝试多点对焦,先把单点练好,再去尝试其他模式!
镜头使用注意事项
我在这里主要讲一下镜头使用的注意事项:
1、不要让你的镜头直对太阳,尤其是正午的太阳!为什么?因为这会伤害你的镜头镀膜,高温下,镀膜会受到严重的损伤,镀膜一被破坏,你的镜头就得拿去修了;
2、关于UV镜片:UV镜的主要功能就是防尘防刮花镜头玻璃,但大家要注意的是,与其用一个廉价的UV镜片,不如不要用,要用UV镜片保护镜头,最好买贵一点好的UV镜,因为普通的UV镜片透光率不好,戴在镜头上面,会损失画质。
试想一下,你买了个上万的镜头,拍出来的画质只如普通的镜头画质那是种什么感受?所以很多专业摄影师是不会在镜头上装任何保护镜片的,因为保护镜头更多的是看个人的细心程度以及意识,而不是一块镜片能够解决的;并且因为一块镜片而损失画质,得不偿失!
3、注意保养镜头:很多人拍摄完照片,不注意清洁镜头,久而久之,你的镜头会越来越多灰尘以及杂质堆积,进而对镜片产生影响,所以你每次拍完照片要使用好的清洁套装清理镜头,尤其是户外拍摄后更要注意这一点!
存放的时候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放久了镜头的镜片也会发霉的,也不要放在高温或者有太阳直射的地方,镜头跟人一样,你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它也会感觉不舒服!
第一、PSCC2019常用快捷方式
1、工具部分
移动工具快捷方式:V
矩形选框工具快捷方式:M
套索工具快捷方式:L
魔棒工具快捷方式:W
裁剪工具快捷方式:C
图框工具快捷方式:K
吸管工具快捷方式:I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快捷方式:J
画笔工具快捷方式:B
仿制图章工具快捷方式:S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快捷方式:Y
橡皮檫工具快捷方式:E
渐变工具快捷方式:G
减淡工具快捷方式:O
钢笔工具快捷方式:P
文字工具快捷方式:T
路径选择工具快捷方式:A
矩形工具快捷方式:U
抓手工具快捷方式:H
放大镜快捷方式:Z
切换前景和背景色快捷方式:X
临时抓手工具快捷方式:空格键
调整画笔大小快捷方式:括弧键 左 [ 右 ]
2、文件操作部分
新建文件快捷方式:Ctrl+N
打开已有文件快捷方式:Ctrl+O
保存文件快捷方式:Ctrl+S
另存为快捷方式:Ctrl+Shift+S
储存为Web 络格式快捷方式:Ctrl+Shift+Alt+S
放大缩小画面:Ctrl+ Ctrl-
3、选择操作部分
全部选择快捷方式:Ctrl+A
反向选择快捷方式:Ctrl+Shift+I
路径转为选区快捷方式:Ctrl+Alt+Enter
取消选择快捷方式:Ctrl+D
拷贝文件快捷方式:Ctrl+C
粘贴文件快捷方式:Ctrl+V
原位置粘贴文件快捷方式:Ctrl+Shift+V
自由变换文件快捷方式:Ctrl+T
填充颜色快捷方式:Alt+delta
5、图层操作部分
新建图层快捷方式:Ctrl+Shift+N
拷贝图层快捷方式:Ctrl+J
合并图层快捷方式:Ctrl+E
第二、PS常用知识
1、怎么防止软件突然崩溃或者遇到突然停电而丢失文件?
2、C盘不够大,Ps运行起来很卡,怎么办?
3、Ps在制作印刷品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颜色模式必须设置为CMYK模式,因为印刷是采用CMYK四通道印刷,印前要把图片分别分成CMYK四个版分别制版,分步印刷 !
不同印刷品的分辨率要求也不一样:
杂志,常用分辨率为300dpi
高品质书籍,常用分辨率为350~400dpi
大型巨幅海 ,常用分辨率为150dpi
印刷品通常还需要预留出血位,方便后期成品裁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