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计划|从“我”开始,联结世界与未来

看见“后浪潮”

在2022年12月的上海,一场短片影展来之不易,但又顺理成章。4个策展单元,42部短片线下展映,5场论坛,6场导演映后和一场工作坊,最终以“天才荣誉之夜”闭幕,为入围终审环节的18部影片颁出了6项荣誉。

天才荣誉之夜

从自我到世界

——终审评委 王红卫,于终审评委会议

本届终审入围短片样貌丰富,并不限于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尝试,动画和科幻类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视觉冲击足够强的《摇篮曲》,还是反乌托邦设定下人类与新科技博弈的《豹人》,均是成熟又大胆的制作。

评委会特别推荐荣誉(视觉设计)《摇篮曲》

自我与成长的和解、女性困境、个体和群体的对峙与平衡、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思考,这些议题野蛮生长于 会的夹层与错位中,都植根于现实语境的某个侧面,往往从“我”开始,然后向世界延伸。

最佳导演荣誉《豹人》,导演祝新,颁奖嘉宾邱炯炯(左),李少红(右)

“我”的经历和观察总能打动人,入围终审的影片,在用更真诚、具创造力的方式重述记忆、剖析自我与周遭。《同一屋檐下》是对留法姐弟不同人生选择的观察,也是导演王瑜对自我与法国、与欧洲“张力”的重新认知;《滞水深深》的导演邱浩然将真实的童年事件拍成了“梦话”,“没有剧本,都是以前存在的东西”,字面意思上和隐喻中带领观众跳入记忆的长河;《海边的一天》则在缓缓流淌的音乐中呈现了不限于特定时空的孤独与自省。

雕塑专业的王梓全使用了新兴的桌面电影方式创作《暗处的流行病》,它获得了最佳创意叙事荣誉。王梓全用建模软件展现的,仍然是当代人能够产生共鸣的邻里关系,而素材在软件中的肆意增减或叠加,也成为了对“塑造新的自己”的隐喻。

最佳创意叙事荣誉《暗处的流行病》,导演王梓全,颁奖嘉宾耐安(左),谢萌(右)

《垃圾袋》讨论死亡与遗忘,也是在讨论当代体系造成的隔绝与人的异化;《失真的水源》借用水探讨经济、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而同时入围了“FIRST FRAME第一帧”的《囡囡》,以女性为主创班底,讲述了被困“框”中的女性所面对的月经羞耻与同性困惑。

《囡囡》剧照

《玻璃女》剧照

评委会特别推荐荣誉(摄影)《Langue》,导演亲友杨云洁,颁奖嘉宾B6(左),罗冬(右)

这批国际视角的短片让人在见证创作多元化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种“无国界”的共鸣。董秀智的《Langue》获得了评委会推荐荣誉(摄影),洪都拉斯的小镇和油罐观众的共同语言便是影像,质朴的镜头把观众带入了未曾涉足的小镇日常,似乎能闻到异域食物的飘香;《陌生的人》是一个日本故事,导演张钰想表达的却也是一种共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缺失,“虽然我们这代人能看得更远,也走得更远”;《难以捉摸的劳动快乐》则提出了全球劳动者每天在探索的问题“在劳动中,你快乐吗?”

从a点到b点

“短片因为时长,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有关怎样去讲一件事,从a点到b点,你是怎么到达的,你是不是准确地到达了那里。”

——导演 方亮,于竞赛论坛

入围导演映后谈

《亲密》是即兴剧本改编,原本的“见家长”故事因演员缺席而半途变成了情侣角色扮演,导演程宇还会通过现场关灯的方式诱导演员的自然反应;《跑!跑!跑!》的导演李越则在开拍前就准备好了200页PPT,虽然实际制作中也会有即兴发挥,不过他还是喜欢“先有一个完整的东西再去创作”。

入围展映导演映后谈

内蒙女骑手姜晓萱在路遇死去的母马和流产的小马后,萌生了创作《马冢》的念头。怀孕女牧民与女儿相依为命的故事,从文本到视听的转化也曾让她感到头疼。然而成片里贯穿始终的风声,和点燃火把时音乐叠加出的声场,证明她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

一些严肃而宏大的议题被另辟蹊径地切入。在884张有效选票中,表现伊朗-阿富汗难民日常的《有羽毛的东西》获得了观众选择荣誉。

观众选择荣誉《有羽毛的东西》,导演徐天琳

《有羽毛的东西》,导演徐天琳,颁奖嘉宾黄觉(左),张宥浩(右)

生态关注荣誉《一切近的都将远去》,美术钟佳晨,颁奖嘉宾李林妲(左),辛芷蕾(右)

最佳影片《一切近的都将远去》,颁奖嘉宾王红卫,辛芷蕾

从“杂志”到?

“这个短片节是完全开放的,给我的感觉非常年轻,有一种‘杂志’的概念在里面。”

——导演 黄然,于闭幕论坛

闭幕论坛

舞蹈影像策展单元“身影 Move a Movie”,包含与荷兰舞蹈影像节(Cinedans FEST)合作的短片展映、主题论坛和工作坊,恰恰是对影展国际性、多样化的再度扩展,让观众和参与者感知到身体语言的魅力、审美上的冒险和跨领域的合作趣味。一场工作坊云集了导师尹昉、吴孟珂和导演杜可风,30位学员探索了“如何通过镜头语言重塑身体”。

舞蹈影像工作坊,杜可风指导

舞蹈影像工作坊,学员分组练习

在这块场地的其他时刻,元宇宙侵入了二元影像世界。NOWNESS与OUTPUT数字内容平台合作的“未来影像探索单元”,展示了数字艺术对影像的革新,从立体植物的数字艺术到探索《地球人的困境》,艺术家们通过数字创作对尚未实现的世界展开预言式想象。这些作品也在元邦元宇宙进行了线上展映。

本届天才计划还与鼓励女性主题的“FIRST FRAME 第一帧”巡展合作,在这些新增单元中,影像与其他领域的边界也一再被模糊,贡献了更多叙事上的可能性。

天才计划·FIRST FRAME 放映现场

6天的观影、探讨、问答与舞蹈,最终在“天才荣誉之夜”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鼓响,传花,不仅是“天才”们收获肯定,其实有更多的作品被看见,更多的主创走上了台前。在这个关注创作和探索艺术边界的节展,人们探讨着如何延续短片的活力,如何让它在更广泛的文化语境里激活灵感与创造力。某种程度上,只要这些放映和讨论还在继续,影像就将永恒地联结未来。

    排版 /椅子、xxli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