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
招聘平台大量简历流向黑市
买房、活动 名之后骚扰电话不断
手机清理类软件将老人推向诈骗深渊
浏览器弹出虚假广告、造假链条
……
非法窃取个人隐私的行为
或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有人已经不幸“中招”
窃取个人信息的套路层出不穷
令人防不胜防!
如何保护好你的个人信息?
下面,上干货啦!
赶紧转发给亲朋好友
)
一
上购物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如今, 购成为很多人常用的购物方式,不经意间就会泄露个人信息。例如加入店铺会员、填写收货信息等,在签收快递的过程中,也容易暴露个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
警方提醒
办理店铺会员、填写收货信息时,遇到非必要实名制的情况,大家可以选择昵称代替; 如果选择快递驿站、快递柜等自取方式,不必提供精确到具体门牌 的地址;如有商家打电话要求给好评,可在相关平台进行投诉。
)
二
处理个人信息时要格外小心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无意中暴露个人信息,例如在公共电脑登录个人邮箱、聊天工具没有退出,在打印店多打印的个人简历没有带走,扔掉快递包装时没有销毁快递贴单等。
警方提醒
有关个人的信息内容一定要及时退出、删除痕迹或者销毁,例如公共电脑上的应用软件要及时退出,文件用完就马上删除;纸质文件通过碎纸机等工具进行销毁;扔掉快递包装前,将粘贴的快递单进行销毁。
)
三
使用手机软件时谨慎授权
下载手机软件并登录时,一般会弹出要求开通相关权限的页面,有时没有仔细查看这些“授权”通知的内容,直接点击“允许”或“确定”,会给一些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App提供可乘之机。
警方提醒
授权App相关权限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相关内容,对于使用该软件没有必要的权限要进行关闭。同时,对于长期不用的第三方平台或者 站,也要取消账 授权。
)
四
使用个人信息时需多留心
有时办事需要身份证、户口本、驾驶证等相关证件及复印件,有人为了图便利,将这些证件拍摄成照片存放在手机里。一旦这些证件复印件流失或手机丢失,很可能造成相关信息的泄露。
警方提醒
使用完相关证件后,要及时删除手机里的照片,不要一直存放。同时,在复印相关证件后,最好在空白处写上“本复印件仅供xx用途,他用无效”这段话,尽可能地确保个人信息不被他人利用。
)
五
公开平台发布信息不要大意
不少小伙伴有在 交平台发表心情、定位、晒照片等行为,殊不知这样做会再不经意间泄露个人或亲友的信息。因此,在公开平台发布消息时一定要多加留心。
警方提醒
在公开平台上发布内容之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暴露了个人信息,例如晒结婚证时,要对个人姓名、身份证 等关键内容进行遮掩。同时,在平台上与 友进行互动时,不要轻易留下个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参与公开平台的问卷调查时,不要填写个人信息等内容。
晒朋友圈时注意禁忌
1
不要晒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
很多人出差、旅游喜欢拍下火车票、登机牌等照片,发到朋友圈里晒一晒。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强的人会将姓名进行模糊处理,但票面上的内容却未曾留心。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机票和火车票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 等信息,有被人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个人信息的可能。
2
不要晒护照、家门钥匙、车牌
含有这些信息的照片会透露你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透露你的生活圈范围。
3
不要晒位置
春节期间大部分人要回老家跟亲友团聚。如果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带有位置信息的图片,很可能暴露个人信息,让不法分子的作案成功率直线飙升。
4
不要晒孩子照片及姓名
骗子与被害人素不相识,为何能将其家人的名字叫出来?还有他们的照片呢?原因就在于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爱晒孩子照片的父母,不妨限制一个分享范围,以分组的形式分享给亲人。
05
不要晒家中老人照片
晒家中老人的照片,可能增加让不法人员认出他们的几率。如果有人突然对老人说出其孙子的姓名,再附加任何一条谎言,都能轻易让老人掏出大半辈子的积蓄。
日常行为习惯需警惕
1
对于平常外出
尽量不要泄露日程、行踪等信息。
2
对于情感问题
有关情感上的牢骚类信息也应少发,容易引起不怀好意的人注意,也有损人际关系。
3
对于女性
贵重饰品、名牌包等少“晒”为宜,以防他人心生歹意。
掌握这些手机使用窍门
1. 关闭“附近的人”功能
微信上“附近的人”的功能,能够定位你的位置。可依次点击“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附近的人”选择“关闭发现页的入口”。
2. 关闭“允许搜索”功能
在微信“隐私”中,关闭“通过QQ 搜索到我”和“可通过手机 搜索到我”功能项。
3. 关闭“允许查看”功能
在微信“隐私”选项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功能。
4. “手机丢了”莫慌
可致电运营商(中国电信10000、中国移动10086、中国联通10010)挂失手机 ;致电银行冻结手机 银;致电支付宝客服电话95188申请冻结账户;登录微信安全中心(weixin110.qq.com)申请冻结帐 。
一起学反诈
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哟~
蜀黍天天天天讲反诈
但是蜀黍是大家的蜀黍
没有办法24h一对一指导
这不,现在这个想法实现了~
为你24小时提供贴身服务
绝对安全的反诈神器
安排上了!
所以
反诈宣传时间到
还是那句话
不听不信不转账
还是那张图
最后
为了自身财产安全请大家
一定要开启来电、短信预警
如有预警提示要引起重视
如发现被骗
请及时拨打96110 警求助!
96110来电一定要接
国家反诈中心APP一定要安装
还要注册、开启预警功能
擦亮眼,绷根弦
防诈骗,入心间
中国反诈骗联盟
FZPLM.ORG.CN
不听 不信 不转账 不汇款
避免损失远比赚钱容易
帮助他人远离诈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