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以“逃税”为由对中企发起“大规模突袭搜查”

科技战略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防御入门:新兴技术》 告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12月21日消息,CRS发布《防御入门:新兴技术》 告,概述人工智能、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高超音速武器、定向能武器、生物技术、量子技术等六大新兴军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告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带来深度伪造、灰色区域冲突、跟踪勒索等挑战;目前在美国和国际上都没有禁止研发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但都呼吁开发和使用正式法规或指南;俄中美具备高超音速武器作战能力,但拦截导弹、超高速射弹、激光枪和电子攻击系统等高超音速武器防御技术仍在论证可行性;定向能武器是高功率微波武器重要分支,美军已在探索将该武器用于人群控制;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增强军事人员能力、制造生物武器和伪装隐形装置;量子技术在加密、隐身、探测、导航等方面的军事应用潜力巨大,但需要克服其在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方面的局限性。

印度以“逃税”为由对中企发起“大规模突袭搜查”

据凤凰新闻12月22日消息,印度税务部门正在以“涉嫌做假账”对一些在印中国移动设备厂商及部分金融科技企业进行大规模突击搜查,问询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据悉,疫情暴发以来,印度国内反华情绪高涨,中资企业在印营商环境急剧恶化。印度政府执法部门刻意加强针对中资企业的合规性调查,甚至以“涉恐”“偷税漏税”“参与情 搜集活动”等为由抓扣了一批中资企业主和员工。部分中资企业被迫结束在印运营,前往第三国(地)发展。

Gartner发布2022年新兴技术和趋势影响力雷达图

信息

美联邦首席信息官将 络安全列为其2022年首要任务

据Meritalk 12月22日消息,美国多名联邦首席信息官(CIO)概述2022年优先事项,将劳动力培养和 络安全列为重中之重。美国务院联邦首席信息官基斯·琼斯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企业 络安全,建立零信任路线图,以减少 络漏洞,促进 络安全整体水平提升。美司法部副首席信息官凯文·考克斯表示,其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行零信任安全架构。向零信任的过渡将是美国司法部2022年最大的现代化项目。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亚马逊云计算业务进行反垄断调查

据Techweb 12月23日消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对亚马逊云计算业务(AWS)进行反垄断调查。消息人士透露,FTC在近几个月联系了多家与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相关的公司,收集有关竞争方面的信息。据外媒 道,FTC的主要关注点是亚马逊是否歧视那些向亚马逊客户出售产品,但同时又与亚马逊有竞争关系的软件公司。

美国DARPA选择伊庇鲁斯公司开发快速计算电磁传播效应的软件

美国DARPA推出开放资源以支持对人工智能韧性的评估

生物

英国新研究推进利用噬菌体对抗细菌并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威胁

据phys 12月20日消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更好地结合抗生素和噬菌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噬菌体疗法使用对人类无害的病毒(称为噬菌体)来杀死细菌,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更有效地治愈感染,并减少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机会。然而,细菌也可以进化出对噬菌体的抗性。该研究发现,噬菌体复制速度是控制细菌CRISPR-Cas系统防御病毒的关键因素,提供了对CRISPR免疫系统在面对病毒时的局限的基本见解,推动了利用病毒对抗细菌感染、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的进步。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突触成像系统,可提供前所未有的突触脑细胞活动视图

据ScienceDaily 12月20日消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将GRIA1基因插入DNA来对小鼠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在所有AMPA谷氨酸蛋白上产生绿色发光标签,从而首次观察到神经元活动。神经递质穿过突触,落在神经元上,激活神经元外壳中的蛋白质“AMPA谷氨酸受体”。研究人员通过调整小鼠胡须,再使用高倍显微镜来追踪发出绿光的突触,发现了约600000个发光突触,表明绿色信 的亮度与AMPA谷氨酸受体反应的强度相对应。新系统允许科学家对整个大脑中的突触进行成像,产生出惊人的数据量,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突触脑细胞活动视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eLife》期刊。

欧盟委员会开发可快速检测奥密克戎变体的新检测方法

据欧盟委员会官 12月21日消息,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开发出有效检测针对Omicron变体的新方法。通过检查所有Omicron标记的完整序列Spike蛋白编码区域,科学家确定了一个独特的,具有Omicron特异性核酸序列簇的目标区域。基于该发现,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针对Omicron变体特异性的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试,可使用标准实验室设备快速且廉价地识别Omicron,无需耗时的测序。该成果对识别、追踪并阻断Omicron传播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出新型碳基生物传感器,将推动脑控机器人技术的创新

据techxplore 12月21日消息,澳大利亚悉尼科学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碳基生物传感器,可附着在面部和头部皮肤上,以检测大脑发送的电信 ,并转化为控制自主机器人系统的命令。该传感器由外延石墨烯制成,基本上是由多层极其轻薄、坚硬的碳直接生长在硅衬底上的碳化硅上。这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新型传感技术,克服了基于石墨烯的生物传感的三大挑战:腐蚀性、耐久性和皮肤接触电阻,使其更具韧性和稳定性,并能长时间重复使用。该传感器可收集并显著放大大脑发送的电信 ,从而提高其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潜力,有望利用脑电波指挥和控制自动驾驶车辆,并用于国防环境和其他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神经工程杂志期刊》。

澳英研究团队将人类神经元与微电子阵列集成建立碟中电脑,并教会体外培养的脑细胞玩电子乒乓游戏

据生物世界12月21日消息,澳大利亚Cortical Labs公司、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将从人类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人类神经元(或直接使用小鼠神经元),与高密度多电极阵列和计算机集成,构成“碟中大脑”(DishBrain)系统Cyborg。游戏启动后,系统向微电极阵列的左边和右边发送电信 ,告知Cyborg上面的神经元电子游戏中乒乓球所在的位置,并激发其移动球拍。这表明,体外神经元能在模拟游戏世界中学习并表现出感知能力。该系统仅用5分钟学会乒乓球游戏,而AI则需90分钟。该工作或改进机器学习系统的设计,还可用于测试针对大脑的疗法等其他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bioRxiv》期刊。

能源

韩国计划成为全球第一大氢气和氨气发电国

据EESIA 12月20日消息,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在第二次氢气和氨气发电推进会议上宣布将2022年作为韩国氢气氨气发电元年,并将制定发展计划和路线图,从而打造全球第一大氢气和氨气发电国。根据计划,韩国政府在2022年将投入400亿韩元用于有关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氢气和氨气发电指南”。此外,韩国政府还将联合斗山重工、现代重工和乐天精密化学等企业开展无碳环保氨气发电、氢气氨气混合发电等技术研发,并推动相关技术商业化。

海洋

美国首次批准出口航母电磁弹射系统

据环球 12月22日消息,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21日发布声明称,美国国务院决定批准向法国出售电磁弹射系统(EMALS)及先进拦阻装置(AAG)的出口合同,这些设备将被用于建设法国的新航母。据悉,该出口合同还包括了陆、海基测试及备件,各种辅助设备,航母安装,训练系统,人员培训以及各种技术、后勤支持服务等,整体成本预计将达到13.21亿美元,占法国新航母总投资的23%。此外,如果合同最终落实,这将是美国第一次对外出售航母电磁弹射系统,也将是澳大利亚取消法国潜艇订单、采购美英核潜艇后,法美两国首个大型军售合同。

韩国LIG Nex1公司完成“海剑2”无人水面艇测试

据蓝海星智库12月22日消息,韩国LIG Nex1公司宣布,已完成“海剑2”(Sea Sword 2)无人水面艇海试,验证了其能在无监管人员情况下在4级海况下运行。“海剑2”无人水面艇由国防采办项目管理局以及国家贸易、工业与能源部支持研发,排水量11吨,艇长12米,宽3.5米,配备各种传感和测绘技术及自动布放和回收系统,主要与其他水下和水面无人平台协同执行监视和侦察任务。

美海军计划采购下一代导弹驱逐舰

据海洋防务前沿12月22日消息,海军DDG(X)项目计划采购下一代导弹驱逐舰,以取代海军的“提康德罗加 (CG-47) ”级宙斯盾巡洋舰及较旧的“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海军希望在2028财年采购第一艘DDG(X),并在2022财年预算中要求为该计划提供1.218亿美元的研发资金。美海军设想DDG(X)具有从DDG-51和DDG-1000级驱逐舰船体设计演变而来的新船体设计以及下一代综合推进系统(IPS)等。

航空

美国诺格公司完成“反介入/区域拒止”导弹的第二次飞行试验

据国防科技要闻12月23日消息,美国诺格公司完成“反介入/区域拒止”导弹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此次试验将CRJ-700飞机作为空地任务计算机测试平台,展示了导弹传感器系统与任务计算机相结合的任务能力。该导弹具有开放式架构接口,可支持快速升级,并利用了美海军“增程型先进反辐射导弹”的设计经验,将可集成至各种飞机上。预计,首枚完整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导弹将于2022年进行发射试验。

航天

日本三菱公司利用H-IIA火箭成功发射“国际移动卫星”-6海事卫星

据航小宇12月23日消息,日本三菱公司成功利用H-IIA火箭发射了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的“国际移动”-6(Inmarsat-6)通信卫星。Inmarsat-6卫星重5470千克,是国际海事组织第一颗同时支持L波段和Ka波段的卫星。该卫星将采用化学推进和电推进混合的方式进入GEO轨道,支持星上软件编程,可实现波束的自由切换。

新材料

美国西北大学通过机器学习预测复杂新材料的合成

美国研究人员创造可冷冻储存的新型生物墨水

据NewAtlas 12月22日消息,哈佛大学附属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创造了新型可冷冻生物墨水,由其制成的组织不仅可以冷冻数月,而且可以在几分钟内解冻并备用。新型生物墨水不仅与传统生物墨水一样,由嵌入活细胞的支架状明胶基质组成,而且还包含冷冻防腐剂成分,可防止渗透性休克并限制破坏细胞膜的冰晶形成。新型生物墨水直接从生物打印机喷嘴沉积到-20℃的冷板上可立即冻结,克服了现有生物墨水因为太软和流动性而无法形成所需物品的局限性。在实验室测试中,用新型生物墨水打印的组织在-196℃下至少储存了三个月,且在温暖的液体培养基中解冻时,其中的细胞仍然保持活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质》(Matter)期刊上。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成立

据人民 12月23日消息,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于12月23日正式组建成立。中国稀土集团是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后的中国稀土集团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由国资委、中国铝业、中国五矿、赣州稀土、钢研科技、有研科技分别持股。未来,中国稀土集团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业务。

先进制造

日本研究人员使用金和水蒸气等离子体改进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

据TechXplore 12月22日消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紧急物质科学中心(CEMS)和先锋研究集群(CPR)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来提高超薄电子产品的灵活性,可用于可弯曲设备或服装的电子产品。研究人员开发了水蒸气等离子体辅助黏合技术,使用热蒸发器印刷成超薄(0.002毫米)聚合物片并在金电极之间形成稳定的黏合。该技术不需要黏合剂、高温或高压,并且不需要完全光滑或干净的表面。研究人员希望这项新技术能够成为下一代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灵活布线和安装技术,可以附着在衣服和皮肤上,并且可用于更便宜的金属(如铝、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8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