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专题 告

( 告出品方:国信证券)

一 、通信行业研究对象及股票划分依据

不同通信 络对应不同细分板块:家庭宽带 络

固 接入: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 络),主要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 络单元(ONU)和光分配 (ODN)。OLT组 设备主要放在机房,向下行方向提供 PON 端口,通过 OLT 光模块接收和发送光信 ;ODN 是光分配 ,主要由光分路器和光纤构成;ONU设备主要放于用户终端,来实现光电信 的终端转换。 家庭内部组 : 线组 、无线组 、电力线组 与光纤组 (FTTR)。其中最为普遍的是 线组 方式,即在光猫下通过 线挂载一个或多个路由器的组 方案。

不同通信 络对应不同细分板块:企业 络

统一通信是指把互联 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通信模式,即在互联 与传统通信 络相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统一通信的基础是IP通信,是传统企业通信技术与计算机 络技术的交叉应用,其核心是VoIP。早期分为H.323协议和SIP协议,SIP协议由于开放性和扩展性更好脱颖而出。

不同通信 络对应不同细分板块:北斗

北斗系统架构主要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及用户段。空间段主要为北斗卫星,北斗三 采用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的混合星座架构;地面段核心功能为追踪及控制北斗导航卫星,主要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控站;用户段自上而下分为芯片/板卡/天线(上游)、终端(中游)、运营服务(下游)等环节。

不同通信 络对应不同细分板块:工业 络

工业企业通信 络分为工厂内 和工厂外 ——商用通信设备主要用于工厂外 (企业层与产业层),工业通信设备则主要用于工厂内 (现场设备层与边缘层),具体可分为现场接入设备和汇聚层交换设备。

不同通信 络对应不同细分板块:物联

物联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利用各类信息识别设备(二维码、RFID、传感器、GPS、激光扫描等),把任何物品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协议相连接,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识别、定位、监控、控制和管理的一种 络。物联 架构一般可分为四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不同通信 络对应不同细分板块:车联

车联 (Vehicle to Everything)是车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包括:车与车之间的直接通信(V2V);汽车与行人通信(V2P);汽车与道路基础设施通信(V2I);以及车辆通过移动 络与云端进行通信(V2N)。 目前,主流技术路线为以蜂窝移动 络为基础的C-V2X。C-V2X有两种配置模式,其一是在没有 络覆盖的情况下,车辆仍然能够使用PC5接口互相通信,同步和资源分配可以通过GNSS实现,也可以互相之间进行,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1km)。

二、通信行业投资的特点

1、周期性与成长性并存

通信技术代际升级的特征是行业周期性和成长性相伴的根源:长期来看,通信产业具有成长性。随着运营商/云厂商资本开支不断增加和全球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通信行业长期具备成长性。中期来看,每一代技术都呈现周期性投资特征,且代际升级速度加快。

2、代际升级阶段是投资黄金期

代际升级的初期阶段是投资的黄金期。以4G和5G为例,2014-2016年是4G基站建设高峰,2020-2022年则是5G建设高峰,产业链需求明显释放。

3、卖的是硬件,核心是软件

通信设备核心解决的是数据转发问题,关键点在于对通信协议的理解与运用。如通信主设备难点在于通信协议、系统软件,也因此软件定义 络(SDN)和 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得以发展,其通过高性价比的通用硬件加上相应的 络功能软件,实现传统 络设备的功能,使 络建设不再依赖于专用的硬件设备;又如物联 模组、控制器等,核心也在于嵌入式软件。因此,通信硬件企业实际上赚的是内在软件的钱,而以软件为核心,也是相关通信硬件企业维持高研发费用率的原因。

4、属于数模转换范畴,Know-How很重要

通信器件核心要进行电信 (有线信 、无线电信 等)及光信 的转发,并完成所 承载数据信息的还原。以手机无线通信为例,从手机到基站,需要由基带芯片模数转 换、由射频模块调制后经天线发送;基站中,BBU负责基带数字信 处理,AAU负责将 基带数字信 转为模拟信 ,再调制成高频射频信 。整个通信过程涉及数模/模数转 换、光电转换、信 编解码、调制解调、加密解密等,对光电信 的理解和处理是关 键,需要大量Know-How积累。 以滤波器为例,在滤波器的生产中,传统人工调试需要依赖工人的工作熟练程度以及 实际操作经验积累,自动化调试则依赖核心算法积累;又如光器件行业,产品品质来 源于工艺经验的积累、对光学系统的理解以及精密加工制造能力。

5、国产替代率高,优秀公司出海竞争

6、集采招标是下游主要采购形式

通信行业的下游主要是运营商、云厂商的大B客户,普遍采取招标集采的方式,限价竞标,盈利空间被压缩得很小,份额变化也不大。

7、单位流量硬件成本相对刚性

流量和速率升级抵抗成本年降,实现行业均价的提升,呈现单位流量成本或单位速率成本相对刚性的特征。以光模块为例,据LightCounting,光模块价格逐年下降,但单位GB价格降幅趋缓,形成相对刚性。而在光模块速率迭代升级的情况下,行业均价抵抗成本年降,降幅趋缓甚至有所上升。

8、流量赛道是优质赛道

流量持续增长,相关产业具备较好的成长性。例如IDC产业链中,如宝信软件、光环新 、万国数据等厂商,随着流量的增长,整体收入呈现持续提升态势。

9、行业驱动力由C端转向B端

流量的增长逐渐从C端需求驱动向B端需求驱动转移,推动通信产业加速向B端服务布局。从PC互联 到移动互联 ,过去固 宽带和移动通信 络的建设主要面向C端需求,但随着互联 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流量的增长逐渐从C端需求驱动向B端需求驱动转移。当前工业设备加速上云、工业互联 、5G行业应用等B端产业数字化需求正逐渐成为流量重要的增长极,推动通信产业企业加速面向B端服务布局。

10、寻求向产业链上游突破

通信上游芯片国产替代率低,是亟待突破的方向,通信产业链开始向上游布局。通信产业上游的核心芯片例如无线通信芯片、高速率光芯片等技术壁垒较高,国产替代率较低。目前,通信公司已通过收购或自研等方式,向上游芯片环节布局,寻求上游突破。

三、通信行业公司的一般成长逻辑

1、技术迭代阶段实现份额提升

每一代技术的代际升级,都会重塑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比如2G到5G的通信主设备竞争格局/物联 模组竞争格局变化,又如40G到400G的光模块竞争格局变化。

2、技术迭代阶段享受价格红利

在物联 模组、光模块等领域,技术迭代阶段往往释放价格红利。例如模组向5G升级、光模块向400G升级,新品刚推出时,价格较高,对于扩大营收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后期价格会迅速下降,即使出货量增加,对应营收的弹性也相对有限。

3、依托工程师优势实现份额提升

工程师红利推动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低毛利下实现盈利,推动全球份额提升。例如移远通信等模组厂商、中际旭创等光模块厂商,受益于工程师红利的人工成本优势,和海外竞争对手相比,在更低毛利率的情况下拥有更好的利润表现,支持扩大再生产,实现全球份额提升。

4、出海是打破周期性的路径之一

出海是通信企业打破周期性获得长期成长性的关键之一。例如华为、中兴通讯等厂商,优秀通信企业通过出海,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打破了国内运营商市场整体固定的情况。并且能够打开海外市场,是对产品力的一种证明,也有利于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同时,海外市场一般具备更好的盈利性,也更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5、加强研发,实现产品品类横向扩张

业务范围和产品品类的扩张也是打破周期性的路径之一。以天孚通信为例,公司历经三大阶段,产品品类从三类无源光器件(陶瓷套管、光纤适配器和光收发接口组件)到补齐无源光器件产品线和有源光器件代工、封装产品线,再到构建高速光引擎平台,打开成长空间。

6、技术赋能其它行业,找到新增长曲线

通信产业公司通过技术赋能其他行业打开成长空间,如通信+汽车、通信+新能源。例如鼎通科技在通讯连接器组件领域积累了领先的模具设计与精密制造能力,且冲压工艺与汽车高压连接器领域通用,实现向汽车连接器向Tier 1的转变;又如申菱环境,公司在数据中心温控设备等业务实现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跨界进行储能温控的布局,推出如储能系统整体顶置式空调、储能系统分体式列间空调等产品。

告节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