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创城再出发”的暗访行动中,暗访团深入我市部分老旧小区,重点检查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文明宣传、公共场所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等情况。除了牛皮癣、随意晾晒、侵占公共廊道等不文明现象,甚至还出现消防设备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令人瞠目结舌。
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必然有些小区已经“老旧”甚至破落。不仅存在外墙破裂、路面坑洼、水管老化、小区脏乱等“面子”问题,还有私搭乱盖、圈占绿地、私设地锁、消防隐患等“里子”问题。究其根源,也只能说受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部分老旧小区存在规划不足、布局杂乱、配套不全等“先天”问题。但发展至今,更有监督管理不到位的“后天”因素。仅上文出现的消防设备挂满蜘蛛 、消防栓内设备缺失的问题,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为何老旧小区问题多?笔者也曾就此问题进行一番了解。其实很多专业或大型的物业公司不太愿意接收老旧小区,有的也只是派几名保安和保洁人员,做好日常安保清洁工作。同时,老旧小区里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进入业主委员会,无外乎是业委会没有执法权,有时“管了也没人听”,有时管多了会得罪人。此外,老旧小区租户多、流动性大,真正的业主不在里头住,自然对提升小区环境不上心,若要众筹改造小区,大家积极性必然不高。因此不仅部分老旧小区各种乱象层出不穷,要真刀真枪改造时,也常出现“政府包揽做、居民袖手看”的尴尬局面。随着新建小区在城市中不断涌现,老旧小区逐渐成为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
令人安慰的是,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坚持“硬件”改造与“软件”升级并重,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同时,将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工作确定为推动“强基促稳”的重要工作领域,并列入考核范围。部分小区也已先行先试,并取得显著成效,如湖滨街道花园城小区,其嬗变大家有目共睹。
老旧小区众多,如何迅速扩面提质,补齐宜居短板?私以为,相比老旧小区“硬件改造”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软件”升级可先行一步。这里说的“软件”,在执法、在管理。对于部分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是否可以创新成立“红色物业”,由辖区党员干部牵头,充分动员小区内的党员加入管理队伍,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对于脏乱差小区,是否可以引入“空中执法”,在小区几处管理重难点位置安装摄像头,云连接至相关部门(如数字城管)监管,从根源上治理小区脏乱差。
当然,写好老旧小区这篇大文章,更需多方协力、精准施策,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七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