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考上了川大新传|没谈恋爱,少用手机

2018考研即将落下帷幕,19的学弟学妹们已经开始认真备考,我也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川大录取,希望明年这个时候,也能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应学妹的邀请,我就从择校、搜集信息、复习经验以及我的碎碎念四方面讲讲这一年以来的备考经验吧,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Lucky音乐:Colbie Caillat;Jason Mraz – Breakthrough

背景音乐:Jason Mraz & Colbie Caillat《Lucky》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三跨考生,在某211高校读的文科专业,本科成绩一般,初试分数不高,政治72,英语82。哈哈专业课太低,不好意说,所以你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啊,公共课大家都差不多,专业课才能拉开差距。

一、关于择校

我是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决定考新闻传播的,一开始也很纠结考哪个学校,考川大的主要是因为我是四川人,川大性价比很高,成都发展前景好。本来想考传播学学硕,后来发现川大招的人太少,而学硕题目又比较难,专硕招的人多一些。专硕的学费还是有点小贵,一年16000元,读3年,如果你成绩很好就能拿奖学金啦,但听说奖学金不是全覆盖。个人觉得选学校综合考虑吧:学校综合实力,地域,个人兴趣偏好,备考难度,学费,计划招生人数,推免名额,进复试人数,统考最终录取人数,每年的可能都会不一样,关注最新数据哈。

别人的意见都只是参考,不能帮你做决定,还是要靠自己哈。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论你最终决定考哪个学校,学硕或者专硕,都要做好心理准备,都要投入一年的精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就算真的没考上天也不会塌下来,二战、三战或者工作都是出路。如果目标院校和专业定下来了就不要随便改,很容易打乱复习计划,要坚定一点哦,所以前期的信息搜集工作还是很重要的,这些数据你们在蝶姐的公 (新传考研 )也能看到,最靠谱的就是亲自去研究生院官 查看啦。

二、搜集信息

检索信息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之所以放在前面来讲,是我真的觉得它非常重要!不要小看哦,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闭门造车那是绝对行不通的。从你决定考研的一刻起,你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动用一切力量搜集有效信息,在开放的互联 平台,海量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辨别哪些信息对你来说是真正有用的,去粗取精,分类整理,当然这个能力是慢慢提升的,不要着急,时间久了,你会看见自己的进步。在这之前,我对考研也是一无所知……

1、充分利用 交软件,精准搜索

链接http://weixin.sogou.com/

2、关注主流媒体+传媒资讯 站

电脑端直接打开 页,收藏起来以后直接点开就行。

重点关注:人民 http://www.people.com.cn/

央视 http://news.cctv.com/

新京 http://www.bjnews.com.cn/

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

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

中国青年 http://www.cyol.net/

不论是新闻资讯还是评论,干货满满。比如人民日 页版,评论栏目值得关注;微信每天早晨6点左右推送“新闻早班车”,是新闻简讯的形式,有语音和文字,快速了解近期要闻。推荐关注人民日 微博的“你好,明天”话题,短小精悍的评论,非常精彩,可以积累评论素材。我去年每天都会抄下来,你也可以选择打印,经常看看。

传媒资讯 站推荐关注:

梅花 http://www.meihua.info/

艾瑞咨询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shtml

钛媒体http://www.tmtpost.com/

虎嗅 https://www.huxiu.com/(后两个 站更偏重于科技类资讯)

另外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 http://yz.chsi.com.cn/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信息 http://yz.scu.edu.cn/这种考研资讯 站也得了解一下吧。

不要被吓到哈,并不是说关注的越多越好,选取最有用的以上提供的这些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不必随时看,感兴趣了浏览一下,你需要的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很方便吧?现在是不是觉得查找信息没那么困难了,我也是慢慢才知道这些 站的,哈哈哈哈,居然有点舍不得,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嘛。

三、复习经验

时间安排

2月15 开始,我开始每天去图书馆学习,陆陆续续买齐专业参考书,有的是 上买的二手书,有的是新书。

大三下学期课很少,我会每天给自己制定复习计划,比如早上9点到12点,大概每学习30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一周内看完一本专业书,每天看两个单元,三四本同时交替进行,比一直看一本书效率高些。

暑假前专业书全部过完一遍,宝典也大概看过一遍,不过没什么印象。5月 了爱传播的实务班,跟着练习消息、评论、策划等。

天气很热,食堂也不方便,我暑假就回家复习了,吃好睡好玩好,就是没学好,放飞自我了……省略后悔独白一万字。

大四上完全没课了,我也没去实习。9月1 开始每天6点过起床,7点半左右到图书馆等开门,背英语单词或者专业课,基本都是错开高峰提前去吃饭,晚上9点半左右回宿舍,到宿舍就快10点了。我回宿舍以后不学习,洗漱完刷刷手机,尽量在11点以前上床睡觉。相比大多数人,我睡得太早,因为精力有限,熬不了夜,不然精神状态会更差,早起早睡的方式更适合我,基本上这样的节奏一直保持到考前。

公共课

我没有 班,主要靠自学。

政治

去年6.18年中大促搞活动,我在淘宝买了肖秀荣三件套,才80多。暑假没怎么做政治,1000题做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看不懂,就暂时放下了。打印了腿姐(陆寓丰)的分析题必背资料,每天读一读,方便后期背诵。如果想考高分,政治还是要早点复习,因为多选题真的很讨厌,选择题50分是得分的关键。暑假开始复习比较合适,后期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政治上,惭愧的是,精讲精练我一页都没翻过,还是嫌太厚。我是直接开始做1000题,马原、史纲、毛概、思修单选和多选分开做,在草稿纸上写答案,做完整个模块的选择题后对答案,重点看错题,可想而知,当然是错的很惨啦,答案解析我看的很仔细,肖老讲得很清楚。后来干脆把答案全部抄在纸上,方便许多。经常错的题重点勾画,弄明白为止。就这样反复进行,1000题我至少做过4遍,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很多答案选项都记得了。10月中旬开始做历年真题,卡时间做,和1000题又是不同的感觉,每一道错题都认真对待,11月开始背分析题,12月肖四肖八上市,分析题答案尽量背下来。

英语

跟很多大神比起来,我英语水平一般,六级只有495。用到的复习材料主要有:历年考研英语真题(1998-2017)、新概念4、王江涛作文、唐静翻译。都说单词是基础,我一开始还是很害怕英语的,所以2016年9月就开始复习英语,买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单词书,一边看视频一边在书上做笔记,词根词缀,感情色彩联想记忆。我个人挺喜欢朱伟的风格,发音很正,讲课也比较幽默,我现在就只记得他上课抽搐的表情了……不过挺费时间,一个单元的单词和句子听下来大概要2个小时,英语基础不是太好的人可以尝试一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单词过完第一遍后我开始做历年英语一的真题,开始是每天一篇,做的很慢,每个题干选项都会翻译写在旁边,正确率不高,用有道词典查遇到的生词,红笔注释。我也会每天听新概念4的音频,查生词,听了20多篇就放弃了,也许因为我没能坚持下来,感觉用处不大。不做市面上的模拟题几乎是考研人的共识,以真题为主,我没买张建的黄皮书,觉得太厚了,看不完,翻过同学的,确实有很详细的解析过程,需要的同学可以买。

暑假真题做的差不多以后,我开始整理真题中的生词,抄在A4纸上,大概10页的样子,每天早晨拿出来背,加深印象。9月开始准备作文,买的王江涛的写作,专门针对英语二的,大小作文都有。必背范文我每天都读,读熟了以后每天背一篇小作文,两天背一篇大作文,趁热打铁默写下来,反复进行,再适当地改写。我在做过英语二的翻译后果断放弃了英语一的翻译,很打击人……因为没有几句能翻译的顺畅。

整个英语真题我大概只做了2遍,考前想找找感觉买了何凯文的六套卷和新东方4套预测卷,何的错的一塌糊涂,后来一想,风格不同,和真题没法比,就不做了。

专硕考英语二,虽然难度比英语一小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准备哦。

专业课

专业课我考的不好,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简单讲一下吧。川大考试有什么套路?最大的套路就是没套路!老师的心思你别猜,如果你看过历年真题,大概就能感受到了。就拿川大专硕来讲,复习范围很广,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中新史,外新史,广播电电视, 络与新媒体,广告,传媒经济,研究方法……符 学也有可能会考到哦,去年学硕就考了很多,毕竟川大有符 学专业,老师们的研究课题也涉及这方面,所以考专硕的同学也要简单了解一下。哈哈哈好想知道你们看到这里什么感受,完美地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微笑脸)。

当然了,既然是应试教育,就有所侧重,真题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出题风格,多总结历年真题,总能发现些规律,比如经常考的通讯 、媒体、人物。我当时把近几年学硕专硕真题都整理了一下,像CNN/BBC/路透 /张季鸾,编码解码理论这种都是经常考的,那就必须掌握啦。

我一开始做笔记就是抄书,不仅花时间而且完全没印象,主要是没有理解,就直接看的宝典,不懂再去翻书,找资料。后期自己动笔整理过一些资料,知识点太多,专题复习还是挺有用的方法。

关于 班:因人而异, 班不等于考上,二者没有必然关系,一定程度上会对你有所帮助,但也不要过于迷信,考研是自己的事。我看到群里有好多小伙伴已经 了VIP全程班,不用着急的,现在才3月份,钱要用在刀刃上,后面需要花钱的地方其实很多,土豪随意啦。我个人感觉实务班,热点班和答题班应该是性价比比较高的,如果要 班,还是多观察一下吧,选择靠谱的机构,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训练。

关于背书:划重点啦,背书要反复进行,多次重复,直到考前。那么多知识点,不背的话根本记不住,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痛苦蜕变过程。我是在没人的楼道里背书,大声念出来效果挺好。

关于论文:DY会员群里每个月会发论文包,尽量下载来看一看,刚开始读起来会比较困难。论文是提升专业水平的法宝,登录中国知 都能搜到,尤其是那些学界大佬的文章,蒋晓丽,喻国明,彭兰,陈力丹,刘海龙,陈昌凤,蔡雯,史安斌,常江,郑保卫,黄旦,丁柏铨,胡翼青,杜骏飞,夏倩芳,张志安……都是很厉害的老师,内容大多是学界业界前沿热点。看电子版或是打印都可以,主要关注摘要,框架,小标题,觉得好的观点可以摘抄,积累用来答题,。川大老师的论文也一定要看,老师的研究方向很可能跟出题方向有关,比如学硕去年考的集体记忆,全民阅读,数字劳工,罗兰巴特之类的,老师的论文都有提到,所以很重要哦。

关于真题:一定要多动手写,框架,答题方法都要训练,很多公 都会有真题训练,可以参考。我练得太少,考前都没有限时完整地写过一套卷子。

总之,记住学姐的血泪教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