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为所有人

日本的无障碍设计发展沿革与面向东京2020奥运会·残奥会的通用设计展望

History of Barrier Free in Japan and Prospect for Universal Design Celebrating Tokyo 2020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高桥仪平/Takahashi Gihei

潘奕 译/Translated from Japanese by PAN Yi

关键词: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导则,无障碍法,通用设计2020行动计划,东京2020奥运会·残奥会,通用设计,赛会遗产

1 引言

距东京2020奥运会·残奥会(简称东京2020赛会)的举办还有半年时间,赛会会场的准备,以及从机场开始的东京都内的公共交通设施、道路、住宿设施的修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2013年9月8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奥委会宣布东京承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我们共享了巨大的感动。但与此同时,所有人都正在关注着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脑海中闪过不安:东京2020赛会真的能顺利举办吗?这不会影响到灾后重建吗?

笔者最开始参与东京2020赛会规划的制订工作是在2014年7月,在新国立体育馆的基本设计定案之后进行通用设计建议的相关工作。在那之前一年的2013年6月,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残奥委会,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IPC)公布了对举办奥运会与残奥会的城市提出要求的导则(简称IPC导则,IPC Accessibility Guide)。日本的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环境,从国外的角度来看,其先进性、设计与工序也是公认能够获得高度评价的。但是在确认了IPC的基本原则和无障碍设计要求的水平之后,可以明确认识到日本还有很多没有完全达到无障碍设计要求的问题。《IPC导则》的概念基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简称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2006)。

不仅是新国立体育馆的相关设计人员,东京都内体育场馆建设的相关人员、政府、有关各省厅都急忙着手为东京2020赛会而对国内法律法规进行重新评估。

2 日本通用设计法律制度沿革

表1是进入2000年代之后日本的无障碍法律法规的发展沿革。日本的无障碍法律法规起源于1994年的 《建筑无障碍法》。由于2000年设立了《交通无障碍法》,法律法规的变动开始加速。2002年修订了《建筑无障碍法》,对建筑面积在2000m2以上的建筑强制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此外,建筑面积不足2000m2的建筑,地方公共团体独立制定了基于《无障碍法》的条例(可以实现面积、用途、标准的强化),实现了无障碍环境的强化。

此外,在制定了联合国《权利公约》的2006年12月,现行《无障碍法》、推进城市与地方无障碍环境一体化的“无障碍基础规划”制度也被制定了。该基础规划的制度是有建筑物的所有者、交通从业者、老年人团体和残疾人团体的代表参加的真正的无障碍协商会议。但问题是,即便是在经过了13年时间的今天,全日本1741个自治团体中只有20%做了这种基础规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日本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的推进,2013年承办东京2020赛会的决议到来对该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情的转机在于《IPC导则》的横空出世。

3 东京2020无障碍环境导则

3.1 国际残奥委会(IPC)导则的意义

东京是世界上首个在同一城市内同时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两次的城市。正因为是同时举办,无障碍环境与通用设计才会成为其关键。即是说,所有的残奥比赛项目都会与奥运比赛项目在同一个场馆展开。为此,所有的比赛会场、选手村等设施都需要根据基于《IPC导则》而产生的《东京2020无障碍环境导则》(简称东京导则)进行准备。

作为各国代表团的事前训练基地,全国各地的“承办城市”12)也需要进行类似的设施修整。如前文所述,《IPC导则》(2013年版)是以联合国《权利公约》的概念为基础构建的(表2)。

《权利公约》最重要的观点在于消除 会方面的“障碍”:作为人的尊严、与其他事物的平等以及禁止以残障为由的歧视。此外,由于残障的情况因人而异,因此要求对每个人的需求给予合理的关照(协议规定的人力和物力措施)。

《IPC导则》提出了“举办无障碍且具包容性的赛会”主张,并要求在硬件方面(包括体育场馆的建设、设备、酒店、运输工具和服务等)制定标准,以及在软件方面(包括赛会运营的方方面面)采取无障碍且具包容性的推进方式。

表2是《IPC导则》所列出的基本原则,亦是无障碍环境的基本概念。其中明确规定,不论个人的身体能力如何,所有人都应获得相同的体验、相同水平的服务,并确保残障人士的参与和机会均等。笔者认为在《IPC导则》中必须被重申的一句话是:“即使是在被称为‘发达国家’的各个国家,也并未创造出可以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使用的无障碍环境。”[1]

3.2 东京2020无障碍环境导则

《东京导则》[2]为东京2020赛会重新制定了符合IPC对主办城市要求的成果。2015年,由内阁官房东京奥运会·残奥会推进工作组、东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局、大会组委会三方构成的无障碍环境协商会议,根据新国立体育馆和都立体育赛会场地等的进展状况,进行了紧锣密鼓的讨论。讨论由会议内设立的审议会负责,参加这一审议会的成员包括了国家级别的残障人士团体、老年人团体、育儿团体和专家等约30多个团体的代表。虽然讨论只有短短1年时间,但他们制定了建筑和设备、机场、运输、住宿设施、运动员村、旅游、宣传、移动交通、 区支持和接待等指导方针。表3即为制定该技术标准的基本概念。

协商会议将来自于《IPC导则》、日本国家法律法规与东京都的无障碍条例的最高水平标准,设置为东京无障碍环境的各项技术标准的基本概念中的“建议准则”。其次将国家的无障碍设计标准、IPC的遵守标准、以及东京都条例标准内相对水平较高的标准设置为“标准准则”。2017年3月,《东京导则》得到了IPC的承认并开始全面发挥其效用。

4 以东京2020赛会遗产为目标导向的“通用设计2020行动计划”的策划与制定

2017年2月20日,日本政府于东京2020赛会相关阁僚会议确定了“通用设计20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图1)。本计划概述了如何在截至2020年的短期内建立东京2020赛会遗产的机制。同时,以东京2020赛会为契机,总结了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区域和公司需要解决的迈入包容性 会的重要课题。课题来自方方面面,但基本上可以区分为“街道无障碍”和“心灵无障碍”。即通过硬件和软件的一体化实施,实现和谐 会的发展目标。

1 通用设计2020行动计划

对构建本计划时反复讨论的几个论点进行了梳理:

4.1 硬件方面

(1)修订基于《权利公约》的《无障碍法》,以世界最高通用设计水平为目标的体育场(图2);

(2)于铁路设施等处确保视觉障碍者的安全;

(3) 弥补城市与地方的水平差距,推进通用设计;

(4)应对人口的超老龄化和激增的访日外国人数量,旅游区与文化遗产的无障碍化;

(5)确保通向奥运会与残奥会比赛场馆的交通。

2 以世界最高水准通用设计为目标的新国立体育馆。笔者参与了制定通用设计的设计水准要求的相关工作

4.2 软件方面

(1)履行《权利公约》、促进消除对残障人士的歧视并给予合理关照;

(2)促进 区、学校和企业理解残障和进行“心灵无障碍”教育,以达到不同条件的公民和谐共处的目标。

“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是设立一个“通用设计2020行动计划评估会议”,负责审查和评估已建立的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会议由包括笔者在内的逾20名成员组成,超过半数的代表有肢体、视觉、听觉、精神、智力、发展等方面的残障。《权利公约》规定的残障当事人参与政策决定过程和实施评估是在东京2020赛会即将召开之际才逐步开始的。自2019年2月以来,已举行了两次评估会议。

5 《无障碍法》的修订与城市更新的构架

在“行动计划”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无障碍法》修订议案,从2017年初即开始、至2018年5月修订完成。其修订的主要背景是《无障碍法》自2006年通过以来,未从根本上进行修订过,而在东京2020赛会召开之际,需将其修订为符合全球标准的无障碍法律法规。笔者掌握的主要修订要点如后文所述。

5.1 《无障碍法》的修订要点

(1)如前文所述,《权利公约》所建立的 会模型基本概念是高于日本《无障碍法》的规定标准的。作为讨论的结果,修订法案明确规定了“消除 会障碍”和“实现和谐共生的 会”。

(2)该案意味着交通运输公司必须公布硬件规划和包含人力服务在内的软件规划。内容涵盖员工教育、无障碍信息的提供、无障碍推广体制等。这些都会在国土交通省的无障碍评估会议上被质询,因此这对交通运输公司来说是非常严格的制度。

(3)建立“城镇无障碍总体规划制度”以强化区域城市更新。在2006年全面推行制度化的区域无障碍化的“无障碍基础规划”发展迟滞,此次“总体规划”则会备份其全体规划。这将加强道路、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无障碍化。

(4)基于访日外国人的增加而进行的整租旅游巴士和观光旅游船的无障碍化。

(5)提供城镇范围内建筑物等的无障碍信息。业主需要应城镇当局的要求提供经过无障碍化设施的信息,城镇当局则应通过无障碍地图等方式向民众提供信息。

(6)修订案的核心是设立一个由残障人士参与的无障碍评估会议。与由内阁官房主持的通用设计2020行动计划评估会议不同,国土交通省还将在本厅与区域层面各自设立评估会议。

以上是主要的修订要点,但也还有许多遗留课题。

5.2 《无障碍法》修订中的遗留课题

此次法案修订的要点在于引进联合国规定的消除 会障碍的规定,但大部分建筑物面临的无障碍化课题仍然存在。针对建筑面积不足2000m2的小型建筑无障碍化的问题,从前就存在争议。残障人士其实对日常生活圈内的小规模店铺的无障碍化要求最高。此外,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作为临时避难场所的中小学校,必须切实贯彻无障碍化。再者,在东京2020赛会召开之际,住宿设施的无障碍化还很落后。从2019年9月开始,强制规定总客房数在50间以上的酒店、旅馆必须设置1%以上的轮椅使用者客房,但是从平均5%的国际水平看来,这一数值还是相当之低。

总体而言,此次《无障碍法》修订是建立在《权利公约》的成果基础上的,所以还是收到了一定的好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无障碍设计如何扎根于区域和 会的方案。尤其是,绝大多数的现存建筑物的改善和商业街的修整事宜都可以说是落后了。

6 以世界最高水平为目标的日本通用设计任务

推进通用设计的关键措施,最重要的一项是让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使用者参与建造工程(图3)。现在访日外国人急剧增加,轮椅使用者、视觉残疾人、智障人士、发展障碍人士、精神障碍人士、痴呆老人、变性人等,通用设计的服务对象群体也正在扩大。

3 新国立体育馆建设过程中的通用设计研讨会的情形。在基础设计、施工设计、施工阶段中总计举办过21次研讨会

设计师只靠业主看不到设计的极限所在。虽然不能断言使用者参与了就能达成最佳的通用设计,但毫无疑问,没有这种参与是无法达成好的通用设计的(图4、5)。我们找到了头绪,残障人士和公民的参与无疑将为设计者和业主提供更多的想法。

4 在研讨会过程中实现的轮椅使用者看台的视线设计分析。在新国立体育馆,所有的轮椅使用者看台皆能观览全局

此外,通用设计展现其成果必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通用设计的目标不在于设施的竣工,而在于设施如何能够继续满足随着时间变化的多样化使用者的需求。无论是多么优秀的建筑物或设施,使其空间具有魅力的画龙点睛者都是使用者。或许只有当设计者和使用者达成这个共识的时候,才能称之为“通用设计”。

7 结语

日本的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的东京残奥会。随后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石油危机、工业污染、少子老龄化,直到今天迈入了包容性的 会。与城市、建筑、城市更新息息相关的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为即将到来的团块世代13)的后期老龄化做好准备。无论多么健康的人都终将会老去,或者说会面临到某些障碍。排除移徙和生活中的障碍是世界共通的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注释

1)该法规正式名称为《关于促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便利移徙的法律》(高齢者、身体障害者等の公共交通機関を利用した移動の円滑化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

2)该法规正式名称为《关于确保老年人居住稳定的法律》(高齢者の居住の安定確保に関する法律)

3)真诚建筑(ハートビル)为Heartful Building的日语造词,该法规正式名称为《关于促进建造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可以顺利利用的特定建筑的法律》(高齢者、身体障害者等が円滑に利用できる特定建築物の建築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

4)《学校施設のバリアフリー化推進指針》

5)《ユニバーサルデザイン政策大綱》

6)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

7)该法规正式名称为《关于促进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便利移徙的法律》(高齢者、障害者等の移動等の円滑化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

8)该法规正式名称为《关于推进消除以残障为由的歧视的法律》(障害を理由とする差別の解消の推進に関する法律)

9)IPC Accessibility Guide

10)ユニバーサルデザイン2020行動計画

11)Tokyo 2020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12)承办城市(ホストタウン,Host Town)是一个国家登记地方政府组织的制度,这些组织以振兴地域和促进旅游业等为目的,为东京2020赛会各参与国提供与地域间的人员、经济和文化交流。

13)团块世代(団塊世代),指日本在二战后出生、支撑了日本经济腾飞、承受了经济泡沫破裂的一代人,现今相继退休,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方面的 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IPC Accessibility Guide[EB/OL]. (2015-09-01) [2019-09-27]. https://www.jsad.or.jp/paralympic/what/pdf/ipc_accessibility_guide_en.pdf:13.

[2] The Tokyo Organising Committee of 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Tokyo 2020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EB/OL]. (2017-03-24) [2019-09-27]. https://tokyo2020.org/en/organising-committee/accessibility/data/accessibility-guidelines_EN.pdf.

[3] 髙橋儀平. 福祉のまちづくり その思想と展開[M]. 彰国 , 2019.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23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