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自2月28日正式启动本学期线上教学以来,学院全体任课教师与8000多名本科学生,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部署要求,师生齐聚云端,共建“空中课堂”,教师真教,学生实学,认真维护教学秩序,真正保证了线上线下教学工作“等值等效”。
师敬业、 靠谱,打败线上“纸老虎”
Defeat the online “paper tiger”
线上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对许多老师而言也是全新的挑战。为更好的保障线上教学质量,满足同学们多样化学习需求,教师们制定教学预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开展线上集体备课、充实教学设备、测试 络环境……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研室——凝聚集体力量,打造理想课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前因没有统一教材,无疑给授课教师增强了授课难度,教研室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形式、教学研讨会,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研能力和备课效率,进一步课程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凝聚集体力量教研室制定了《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专题教学(试行)》大纲和《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2022年春季学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方案》。坚持集体备课,凝聚集体力量,使得教学工作不断地更新和全程优化。
02
新闻学教研室教师薛若怡——运用软件优势,克服“时空分离”
如果说2020年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是迷茫、是忐忑、是挑战,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体验,那么今年再次进行线上教学,是憧憬、是积累、是收获。依托成熟的教学平台和优质的教学资源,让我从曾经“怎么学”、“如何学”的思考转变为“学得好”的探究,如何有效地实现学生自主式、参与式学习,更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教学改革,成为了我这次线上教学的目标。
结合上一期线上教学的经验和思考,对于这次的线上教学我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首先是改变教学平台,这次选择了和学院有合作的智慧树平台,个人认为该平台便捷、易操作。其中直播课堂的签到、投票、点名等工具比之前使用的平台更加稳定,特别是借助工具“脑暴”,同学们讨论热烈,思维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加强了教学互动环节活力,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同时,智慧树平台除了基于自身资源的共享课外,还支持其他MOOC、微课等教学资源,于是我在学习资源里除了加入电子版教材、案例等,还加入了本课程的中国大学MOOC资源,学生不需要更换教学平台即可学习,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性。第二,针对之前线上教学翻转课堂中学生主动性还不够的问题,这次线上授课中,除了需要学生完成学习资源包外,结合平台提供的学情数据,采用了小组式教学,在项目内分组及布置作业,学生组内互动式学习,提高了针对性并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第三,把这次的线上教学作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结合上次线上教学的经验,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学过程,为复课后的混合式教学做好准备。
03
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师王雨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王雨夏主讲的是力学课程,其中涉及到很多地方需要做图,单纯的用鼠标画图不仅速度慢,图还画的歪歪扭扭,难以达到课程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就从 上买了可以连接电脑手写、画图的数位板,大大提升了授课效果。
04
大学数学教研室邢靖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线上教学有效性
课前准备工作:
课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收到学院邮寄的课本,课前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将电子版课件、电子书、参考文献等提前上传至“微信群”,方便同学们下载作为学习资料。
课前教师和学生调试设备
课堂教学环节
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进行PPT的演讲,由于数学课程特点,例题以及习题需要进行分步计算,所以老师们采用平板投影到笔记本电脑或直接采用平台直接进行板演,来替代教室中“黑板”的功能,重点标注,难点分步阐述,每一个重要步骤的手写推演则是学生紧随教师思路,做好课堂笔记,保证学习效果的重中之重。课程中学生也需要相应的练习,他们通过平台以及微信群进行纸质版练习拍照发到群里,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习题的重难点进行阐述。
课程板演习题讲解过程
习题拍照,群里互动
课程讲解期间通过与学生弹幕互动,确定学生是否掌握该知识点,学生也非常积极互动。
直播间弹幕互动
对于部分学生上课没有完全吸收的,下课后可以看视频回放,以便于学生的知识的巩固,难点的突破。
考勤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在当前线上教学模式下,签到功能非常实用,考勤记录也可以保存,随时查看,便于查验。
历史回放课程以及相关考勤情况
学生在上课中也非常认真地记笔记,重难点区分,不仅不会受到线上教学的影响,也更加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个瞬间。课下推荐学生观看国家名师课程不断加强知识点的巩固。
学生笔记
课后作业
数学课程,必须课下要进行相应的练习,以便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熟练以及习题的真正动手能力,只有通过习题的求解才能了解学生的掌握能力,不同的教师选用不同的作业方式:有的课下拍照利用金山文档储存,有的用平台进行评阅作业,总之效果都非常不错,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也非常积极。
学生作业上交情况
根据学生提交的测试和作业,资料查看情况等信息,教师能更加科学精准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发现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及时对后续的教与学进行预测和调整策略。
05
教务部 络与实验管理中心——提供 络保障
为了保障线上教学稳定进行, 络与实验管理中心与联通公司协商,针对我院在呼和浩特市城区,使用联通宽带的、有线上教学任务的教职工,免费提供家庭宽带临时提速服务。
有了老师们的精心备课、教学环节设计以及 络保障,线上直播镜头完全就是个“纸老虎”,没有什么好紧张的!
多互动、勤沟通, 任课教师“显神通”
Multi-interaction, diligent communication
老师们为了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老师们“大显神通”,想方设法来提升“空中课堂”的参与度与活跃度。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师郭晨璐——华夏战疫,青年心灵共振奋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育人的关键阵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正处在人生中“拔节孕穗期”的关键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学第一课中,为了让同学们更快速地融入线上课程,结合本次内蒙古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郭晨璐邀请了寒假期间参与呼和浩特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学分享了志愿者工作的内容与感受,并以“疫情发展史”为脉络,梳理了近现代史上各种疫情的演变,将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用适合“00后”学生的方式讲好战疫故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树立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培养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切实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
二、汉语言教研室教师张敏——云端课堂,保持“互动感”
线上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掌控学生的上课状态,老师对着电脑自说自话,容易忽略学生的听课状态,因此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期间,我们都要心中有学生。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学生的活动,还要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比如,可以暂停下来请学生读一读、在课本上做笔记、播放视频资料后请学生回答问题等。
三、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周颖——我们的倾情付出,只为屏幕那边的你
线上教学的课堂管理难度比较大,因为无法实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所以除了平台签到进行考勤之外,周颖会采取随机点名+主动抢答+公屏打字等多种模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尽力穿插“幽默点”,活跃课堂气氛。课间分享大家喜欢的歌曲或者英文短视频,学生们笑称“可以点歌”,“主播会安排”。此外,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适时地进行听说读的练习、回答问题、讨论区讨论等。
优策略、勇创新,夯实自学基本功
Work plan for the second quarter
老师们做“教学主播”的日子里,屏幕那一边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始终是老师们最关注的,教师从以往的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角色逐步转变为线上教学环境下的“引导者”和“激发者”,鼓励和督促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自律、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等方面获得成长。
1
汉语言教研室教师乌日根托亚——师生未动,知识先行
乌日根托亚老师本学期开设了《
2
环境科学教研室教师杨慧娟——预习、笔记、课后题,带着问题来学习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了“度”,为学生营造轻松、开放、自主的课堂氛围。
每一次课都提前发布教学任务,让学生们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并做好预习笔记,带着问题来上课。学生的作业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笔记、课堂笔记、课堂习题训练和课后习题巩固等方面。每次课最后预留20分钟做习题训练,以加强学生们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笔记
课后习题
有深度,有温度,育人就业两不误
Work completionEducating people and employment is not wrong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就是稳民心,保就业就是保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既关乎稳定,又关乎发展。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攀升,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加之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对就业市场带来一定影响,针对现状,我院就业处积极应对,加强毕业生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帮扶,同时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线上教学质量,做到就业指导持续不断线。
启动线上教学以来,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课程授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灵活,通过钉钉平台、腾讯会议等云端,保障线上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理论水平,又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推动大学生就业观念得早养成。同时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目标行业的现状,结合课程大纲要求和近几年实际就业数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完善,从就业形势和市场分析、职业探索和求职准备、简历设计和面试技巧、就业政策解读等多个角度对学生开展线上教学。
老师们通过钉钉直播、课程ppt播放讲解、线上提问互动、课后作业、课下辅导等,为更多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到课率较高,互动情况较好,通过高质量的线上课程引导学生们完善职业规划,明确就业方向和目标,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综合能力,坚定信心,为我院毕业生抢前抓早顺利高质量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打折、不下降,保障教学高质量
Ensure the high quality of teaching
为了解此次线上教学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适应度和满意度,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线上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帮助教师、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线上学习质量和效果,教务部开展了线上教学问卷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采用 络问卷调查法,从教学平台使用、老师教学态度、老师的教学准备、线上教学氛围、线上课堂表现、内容掌握程度以及线上学习效率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院8个教学单位本学期开展线上教学的教师以及所有参加在线教学的学生,共回收277份教师问卷,3103份学生问卷。以下为部分调查题目提交情况统计截图:
根据回收的数据显示,学生整体上对在线教学满意度较高,但是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课堂内容掌握程度不够等情况比较明显,教师难以做到真正把握好教学节奏,不清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度。而部分学生因线上教学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能有效地运用 络资源提升自己,导致学习质量较线下有所下降。
基于本次调研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对师生主观意见的归纳总结,针对在线教学工作,教务部也提出以下建议:教师教学工作当中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通过不同渠道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深入了解,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潜力,增强主动学习意识和自律能力,有效应对疫情特殊时期的学习;需要积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充分利用丰富 络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充分把握好重点内容讲解、互动参与、及时反馈等关键环节,精心设计课程,及时为学生提供在线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学习。
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各教学单位扎实开展听评课工作,通过建立有效的听评课体系和沟通反馈机制,第一时间了解线上教学效果、老师和学生的问题,并以最大努力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有效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特殊时期,疫情防控一盘棋,教育教学是中心。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站位、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强线上教学的过程管理,保证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确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同时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我们共同战“疫”,期待山河无恙!
【END】
文字 | 杨书峰
统筹 | 新闻中心 富琪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