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撰写 SCI 论文时好用的软件技巧总结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回答一

直接上干货。

1. Grammarly

2. Google Docs with Video Conferencing Software(Google Hangouts, Skype, or Zoom)

如果你的导师愿意给你润色论文,使用它绝对没错。及时反馈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共享谷歌文档的过程:

1.单击蓝色共享按钮。

2.选择通过电子邮件共享或复制可共享链接。当然,单击获取共享链接更快一些。

4.现在,当与其他人共享用谷歌文档撰写的论文时,就有了一个虚拟的修订伙伴或小组。从他人那里获得想法、评论和修订帮助是提高写作技能的最佳方法。

将谷歌文档与视频会议配合使用过程:

1.打开所选视频会议软件(Google Hangouts,Skype或Zoom)。

2.打开聊天功能,然后粘贴链接。现在,视频通话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单击它并同时打开文档。

3.选择“共享屏幕”,然后阅读,评论并共同修改作品。

Google Hangouts,Skype和Zoom都略有不同,但是所有选项均可用。Skype和Google Hangouts提供免费的群组通话。Zoom提供了一个免费版本,该免费版本允许最多40分钟的免费人与人通话和群组通话。付费版本有无限制的群组通话。谷歌文档和 Zoom连通性和声音很好,带有标记和注释工具的白板功能也很不错。

3. Hemingway Editor

蓝色-副词

绿色-被动语态

紫色-措辞过于简单

黄色-难懂的句子

红色(粉红色)-非常难懂的句子

4. Cliché Finder

Cliché Finder 查看文章时会查找出一些陈词滥调。陈词滥调是人们过度使用的常见表达方式,通俗来讲,就是句子或者词语烂大街了,没有新意。当陈词滥调以书面形式出现时,会让你的文章显得不够专业,需要用更加准确地表达来描述你的想法,但是,自己很难发现自己下意识的用了一些陈词滥调。Cliché Finder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将文本复制并粘贴到框中,就可以实施查找。

5. Wordcounter

Wordcounter 能够帮助检查论文中的词汇,并就你使用词汇的频率给出 告,这有助于你确定是否要改词或删词。但是,如果你的学术论文中一些学科领域的专业词汇不可替代,当然就不用强行修改了。总之,Wordcounter对你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用词指南,能够帮助判断什么时候该换词。

6. After the Deadline

它会分析你的文章,查找在写作风格、拼写和语法方面的问题。它会告诉你哪里有拼写和语法错误,也会对改变写作风格提出相应建议。After the Deadline的一大特色是,它会向你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改。

以下是After the Deadline的运作方式:

1.访问该 站,并点击菜单选择

2.将文本复制并粘贴到框中。

3.点击“检查写作。”

4.仔细检查After the Deadline的下划线和更正错误之处,查看语法和风格更改的建议。

5.进行修改,然后将文本复制粘贴到文档中。

7. Slick Write

运作方式如下:

1.访问 站主页,然后单击显示“开始写作”的按钮

2.复制文字并将其粘贴到文本框中。单击检查。

3.在菜单栏顶部看到功能、结构、词汇的选择。

4.单击一个按钮,然后查看并进行更改。对每个类别执行此操作。

6.此外,还可以将文档上传到Slick Write中。只需单击左侧菜单上的“打开”选项。然后选择文件。一旦上传,其余过程是相同的。

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350653/answer/892413317

回答二

写SCI论文,软件和方法都是次要的,找到好的idea,并implement,取得一些benchmark的提升,然后有一个好的writing style,还是能发出来的。

如果真的要说什么软件要用的话,那就是LaTex,参考文献软件啊什么的都没必要用。

学会如何写论文,才是最关键的。

我在博士的时候,老板给我的是三步走策略:

Think–>Read–>Write

什么意思呢?Think是你去想idea,Read是你去验证你想的idea是否被实现了,有没有更好的问题可以研究。然后再Think,再Read,不断的Think和Read,当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idea,接下来就是要实际实现这个方法(对于理工学生,就是做实验,做算法;对于文科生就是去论证某一个课题),最后才是Write,写出论文。

贴一个以前我回答过的计算机方向如何写论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了不少论文,也审了不少论文,我从四个角度来说下这个问题。

1. 首先,说下论文的分类:

我当年念的是计算机领域的博士,所以也牵扯到发conference论文和journal论文两种情况:

对于conference而言,最重要的是快,准,狠。因为普遍计算机领域的conference时效性非常强,好多会议每年一次,IJCAI,AAAI,CIKM,EMNLP等等,从idea到投稿到得到录用通知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所以速度要快,亮点要强,投不中,继续改投下一个会。

对于journal,尤其是SCI而言,最重要的是细,稳,全。因为期刊的审稿周期会很久,一年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从conference扩充到SCI期刊,那就需要做出很大的更新,把每一个公式都描述清楚,给出细致的证明,实验部分要论证充分,尽可能多的列举证据来说明算法的创新点和贡献度,文字要清楚,英文表达流畅,无语法错误和标点错误。

所以,conference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存在,但SCI期刊基本不存在运气成本,是硬实力的体现。

另,计算机领域一般参考CCF的等级分类, 上可以直接下载到CCF的目录表。

2. 然后,谈一下如何“看论文”。

我博士刚入学的时候,老板要求就是先把他所做的方向的所有论文都读完,然后将所有论文的reference也全都读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量,读完之后,就会有一些对这个方向的概括性的了解,也会发现这个方向上还没有做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可以成为一个潜在的研究点。

遇到读不懂的公式和定义,不要混过去,去Google上查原始论文,查reference,或者查wiki的释义,直到自己理解为止。否则你会发现,碰到一个不懂的东西跳过去,后面的越来越不懂了。

3. 第三,谈一下如何写论文。

读完论文以后(非常大的量),就会有一些对这个方向的概括性的了解,也会发现这个方向上还没有做好的问题,idea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写论文,无非是四个层面:

1)新问题,新方法;

2)新问题,老方法;

3)老问题,新方法;

4)老问题,老方法。

例如在预训练无监督语言模型兴起的今天,如果你用一个新的XLnet算法,解决以前的NER问题,那就是属于第3)种,如果你创造了一个比XLnet、Bert都要好的算法,并且解决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那就是属于第1)种,但这种情况很少。

所以,大部分现在的同学还是在解决第2)和3)中方法,而4)没什么太大的意义,1)属于那些积累深厚、能力特别优秀的人。

4. 最后,谈一下如何发论文

投稿的时候,如果你有很好的introduction,实验比较充分,公式推理得当,一定会有合适的期刊或者论文发表。但需要注意细节的问题。一些很好的论文由于英文写的不好、存在语法错误被拒稿很常见。

希望论文发表顺利~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350653/answer/914484632

回答三

Distributed

好用的工具和技巧,高赞都已经说得很全面了~

也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正经回答:

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29666/answer/795617253

这里再讲讲一些「玄学」的东西吧,比如,投稿时间(狗头

一篇论文投稿能不能中,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除了这项研究本身如何,有人发现,投稿时间也是影响论文发表的一大关键因素。

周二是最佳日期?

期刊《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上,就曾出现过一篇论文,论证周二是论文投稿的最佳时间。

这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在2左右,也属于SCI。

你没看错,前面的Physica告诉我们,这是个物理期刊。

为什么物理期刊会发一个“周几投稿才能接收”的论文,看起来一点都不物理啊?

研究者在Introduction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 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先来看它写了啥吧。

他们找到了《塞尔维亚化学学会会刊( The Journal of the Serbian Chemical Society)》这本期刊2013年到2014年论文投稿数据。

前五列数据分别是投稿总数、接收篇数、拒稿篇数、接收率和拒稿率。可以看出,周三投稿是最多的,周末基本上少了一半。

而接收率则是周二最高,其他工作日尚可;但周末接收率则非常低,其中周六是一周内接收率最低的日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而科学家们往往是在周一到周五研究讨论,周末写论文,毕竟大部分时候周末学生们不会跑去老师那里问问题。

一些人周末写完之后,周内去找老师问,修改之后再投出论文。

但周末投论文的人,往往是在压力下工作,都没力气等周内再去找老师问了,那恐怕累死累活的时候也没精力把论文写得太深入。

只要别是周末就行

不过,周二也不一定就是黄金时间。

期刊《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上也发表过一篇类似的研究,这本期刊属于SCIE,影响因子也是在2左右。

研究“周几投稿才能接收”问题的学者们似乎格外喜欢Physica A,上一篇是给这本期刊投稿,这一篇的研究对象就是这本期刊。

这篇论文的研究者在整理计算了很多数据后,得出了Physica A、PLOS ONE、Nature和Cell四本期刊的“投稿黄历”:

投Physica A,选周二。

投PLOS ONE,选周三。

投Nature,选周二。

投Cell,周一周二都行。

虽然每本期刊的最佳日期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工作日和周末的接收率天壤之别,周末连工作日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总之,这些论文的研究者们似乎在暗示大家:

都大周末的了,努力写论文可能也是徒劳的,不如出去玩,等周一周二再交,论文中了的概率或许会更高。

最后的最后,还是正经一下。

发表论文,最重要的还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耐心,贵在坚持。

即使是最优秀的学者,也有可能被拒稿。所以,不要轻易放弃。

被要求修改,就尽心提高。这个过程可能很煎熬,但坚持绝非无用之功。

真的被拒稿了,也可以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修改文章,然后提交给别的更合适的期刊,直到论文被接收。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37116300309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3711630782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350653/answer/950882293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