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上海现代艺术1840-1920、中国文学、QCA软件操作与应用、个人信息保护

2月21日

【主题】QCA软件操作与应用

【时间】2022年2月21日(周一)18:30-20:30

【主讲】李永发(安徽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宿徐现代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黟具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外聘专家。研究方向:商业模式创新)

【主持】谢治菊(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办】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主题  庞茂琨:具象绘画的意义与实践

主讲人:庞茂琨 课程形式:线上讲座

时 间:2月21日(周一)14:00-17:00

讲座主题;The Fifteen Principles of Emergency Arbitration

紧急仲裁的十五项原则

讲座时间

2022年2月21日 13:00-14:00 (北京时间)

在线Zoom英文讲座,需提前注册。

主持人

Prof. Shahla Ali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主讲人

讲者

Cameron Sim

International Counsel

Cameron Sim先生是德普律师事务所(Debevoise & Plimpton)国际争端解决组的国际律师。他专长商业和投资条约仲裁。他在香港、纽约、英格兰和威尔士及澳大利亚都有执业资格。 名地址

主题 . One Project

02/21(周一)晚上20:30

主讲:Giulia Furlan & Mario Beeli 主持:潘晖

嘉宾:顾田、王逸凡

平台ZOOM

bilibili直播平台(东南大学官方账 )

2月22日

第一講:漢與西域:羅布泊土垠遺址出土漢簡

主講人:張俊民(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屈玉麗(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

第二講:胡夷雜服乎?——北朝至隋代墓葬“夫婦宴坐圖”中披袍女性形象考

主講人:楊瑾(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

主持人:陳英(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院長)

第三講:回鶻 會文化發展逆演進現象及其獨特意義

主講人:楊富學(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西北民族大學、燕山大學、蘭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導)

主持人:莫超(蘭州城市學院副校長、甘肅方言研究所所長、華東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博導)

《上海现代艺术1840–1920(第二讲)》

讲座8

2月23日

敦煌研究院“敦煌讀書班”講座系列第三講

時間:2022年2月23日(星期三)20:00-22:00

主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

國家民委重點項目“敦煌歷史文化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項目編號:2021-GMA-004)

騰訊會議:612 924 878

【嗶哩嗶哩直播】https://b23.tv/DnY5Pz7

【讲座題目】穿越羅布泊——樓蘭藝術考察報告

主講人:李青(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主持人:楊富學(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長、研究員,博導)

【讲座提要】通過講座人三次赴樓蘭遺址考察的經歷,結合歷史文化狀況,概述樓蘭藝術的主要遺產,如墓葬、城趾、壁畫、雕塑及相關藝術遺跡等,闡述其在東西方藝術文化交流中的價值與作用。

【主講人簡介】李青,1959年3月生,江蘇人,祖籍山東。歷史學博士、二級教授、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陝西省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絲綢之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

2月24日

【主题】看见卡车司机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年02月24日(周六)19:30-21:30

【主讲】曹雪(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总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 讲座时间:

2022年2月24日,晚6:30-8:30

· 讲座直播:

本次讲座通过“bilibili直播”的方式进行,请提前下载APP或者通过官方 址进入直播间。

2月25日

重磅会议预告:2022 数字全球化研讨会 介绍 (2022年2月25日举办 线上)

当前,数字全球化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世界不同地区民族主义的阻碍,数字全球化与去全球化并存成为全球商业新常态。占世界GDP1/3和世界就业1/4的跨国公司如何通过数字化商业战略应对这一形势?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由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主办的虚拟数字全球化研讨会(2022 Virtual Symposium on Digital Globalization)诚挚邀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参会。

会议确定的演讲者包括:来自学界的Anil Gupta、 Alain Verbeke、 Jagdish Sheth、George Westerman和Klaus Meyer;来自业界拜耳(Bayer)、Etsy、微软(Microsoft)、金佰利(Kimberly Clark)和野村证券(Nomura)等跨国公司首席技术官/首席数据官。此外,会议还将展示由Satish Nambisan和Yadong Luo(陆亚东)合著的新书《数字跨国公司:引领全球商业新常态》(MIT出版 )。

研讨会时间:美国时间2022年2月25日9:00-12:30 (东部时间)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5日22:00-01:30

会议平台:Zoom

所有参会者免费注册,但须提前注册登记以获得入会链接与密码,具体请访问:https://weatherhead.case.edu/events/symposium-on-digital-globalization/

讲座题目:Short-term Gains, Long-term Loss: UnintendedConsequences of China’s Land Reform on Education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短期收益,长期损失:中国土地改革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结果的非预期后果

时间:2月25日(周五) 上午10:00-11:30

主讲人:张川川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主持人:徐慧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

2月26日

【主题】冰墩墩是怎样诞生的?——总设计师曹雪创作谈

【时间】2022年02月26日(周六)10:00

【主讲】曹雪(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总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青马V-Talk第23期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专场学术研讨会手册.pdf

青马V-Talk第23期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专场学术研讨会手册.pdf

为了体现活动的连续性,青马先声将主办或参与组织的特邀讲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前沿系列讲座统一命名为“青马V-Talk”。名称取自青马先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英文Vocalization发声;V-Talk谐音we talk,我们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V也是微信的简称,符合青马先声的定位和标识。

2月27日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论坛系列】

论坛一题目:《晚清民国的戏剧形态与发展:中国现代戏剧的新认知》

主讲者:傅谨 (Fu Jin)

论坛协调者:徐芃 (Xu Peng)

圆桌讨论者

郭安瑞 (Andrea S. Goldman)、李伟 (Li Wei)、平林宣和 (Hirabayashi Norikazu)、孙玫 (Sun Mei)、吴一庆 (Yiching Wu)(以中文名字的首音音序排列)

时间:美东时间 2月26日晚上 8:00-10:00 ;北京时间2月27日上午 9:00-11:00

论坛平台ZOOM

CHINOPERL 学会(中国口头与表演文学)的 址:http://chinoperl.org/

邀请诸位成为我们学会的会员。本年度的国际学术年会将在3月24日至27日在夏威夷和线上召开。除了学术专题 告与讨论会以外,将会有戏曲示范演出。

主讲者与讨论者简介(以中文名字的首音音序排列)

傅谨,文学博士,浙江衢州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研究所所长;中央戏剧学院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剧学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讲座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著有《20国世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京剧学前沿》等,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及续编、民国卷、《梅兰芳全集》等。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

郭安瑞(Andrea S. Goldman),美国籍,2005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中国史博士,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副教授;专攻清代、民国初年文化 会史,包括都市文化、戏曲表演及 会性别研究。其英文专著Opera and the Cit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Beijing, 1770-1900,2012年由美国斯丹福大学出版 出版;曾获得2014年度美国亚洲研究协会的列文森书奖(Joseph A. Levenson Prize)。该著中译本《文化中的政治——戏曲表演与都市 会》2018年由北京中国 科文献出版 出版。郭教授目前的研究课题围绕清末、民初在全球化影响下中国戏坛的男性再塑及其文化涵义。

李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主任、《戏剧艺术》副主编、图书馆馆长。曾被评为上海市“浦江学者”“曙光学者”、“全国高校文科学 优秀主编”、国家 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著有《20世纪戏曲改革的三大范式》《现代戏曲论稿》《怀疑与自由:文化转型期的戏剧批评》等。

平林宣和,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教授,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研究员,主要研究对象为上海新舞台、梅兰芳、样板戏等,译著有《中国戏剧史图鉴》《伶人往事》。

孫玫,江蘇揚州人。少年時曾進專業京劇團學戲,演戲。南京大學學士(77級)、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後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1995年獲夏威夷大學戲劇學博士,其後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現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中國戲曲跨文化再研究》《探尋戲曲古今之變》等著作,也曾發表英文論文二十餘篇。近年來著力研究「 會變遷與藝術轉型」:1949年以降,在 會政治劇烈變革的影響之下,傳統戲曲是如何衍變成為一種「新戲曲」的。儘管今天人們依照習慣仍舊稱這種「新戲曲」為戲曲,但實際上「新戲曲」的藝術生產方式、主旨立意、藝術風貌和審美品格均迥異於傳統戲曲。

吴一庆,芝加哥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副教授、亚洲研究院当代亚洲研究专业主任,兼任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史,曾获美国 会科学历史学会最佳学术著作奖、加拿大历史学会最佳学术著作奖(非加拿大史、世界历史大类)最后入围。

徐芃,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学士、古代文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学术专攻方向是明清性别研究与表演文化,论文发表于《哈佛亚洲研究杂志》《通 》《晚期中华帝国》等期刊。第二研究领域是二十世纪早期京剧声音史及性别表演历史,得到富布莱特学者奖等资助。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期间,主编讨论戏曲与现代媒体的关系的英文专刊。受教于京剧研究专家刘曾复等,在美国多所大学举办了十余场公开讲演和专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