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递漏洞,咋堵?扬州检察开展寄递行业违法犯罪情况专题调研

为积极推进最高检“七 检察建议”落地见效,促进寄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江苏省扬州市检察机关对2019年至2021年全市寄递行业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其呈现四个特点,并分析案发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2019年至2021年,扬州市公安机关和邮政管理局共办理涉寄递行业行政违法案件295件。事由包括四类:一是场所安全防范设施不到位,如未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入侵 警系统、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等,在全部违法案件中占比14.2%;二是未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占比48.4%;三是根据《江苏省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属于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单位未设置或明确治安保卫制度,占比35.9%;四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如开办快递末端 点未按规定备案,占比5.4%。

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来看,近三年共办理寄递违禁品刑事犯罪案件45件134人,呈上升趋势。其中,涉毒品犯罪案件18件50人,占比40%;涉枪爆犯罪案件20件75人,占比44.4%;涉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件6件8人,占比13.3%;涉故意杀人案件1件1人,占比2.2%。综上所述,寄递行业存在的管理漏洞为违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犯罪滋生的隐形“温床”。

“三项制度”执行疏漏是违法犯罪滋生的“温床”。《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因该制度执行疏漏导致的违法犯罪案件在调研的违法犯罪案件中占比74%。不法分子利用漏洞,将禁运物品、违禁品等藏匿在正常货物或物品之中躲避检查。其中,化名收寄枪支占比45%,将枪支伪装成其他物品占比25%,整枪拆包成零部件占比65%。

寄递犯罪集中在涉毒品和涉枪支弹药犯罪。该市寄递行业违法犯罪中,行政违法的事由涉及寄递行业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如在执行制度时的“人防”、保障设施设备的“物防”、体现规范化管理的“技防”等。刑事犯罪案件总量虽然不多,但多为具有严重 会危害性的重罪案件,涉及的罪名如贩卖毒品罪和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枪支、弹药罪。这两种罪名案件量在寄递犯罪案件中占比高达84.4%。

寄递途径日益成为 络犯罪的“便捷道”。不法分子通过 络软件达成枪支、毒品、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交易,然后伪造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通过寄递途径实现违禁品送达。在国际快递中,境外人员通过 络软件达成违禁品交易,且身份难以查实,案件溯源打击难度很大。

境外向境内寄递违禁品案件呈增加态势。从寄递范围看,寄递违禁品犯罪案件涉及国内快递41件、国际快递11件,境内寄递违禁品案件数比境外寄递数多了近4倍,但从境外向境内非法寄递毒品、枪支入境的情况有蔓延之势。究其原因,一是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违法犯罪有机可乘;二是国内寄递业存在机制不全、监管缺位等诸多漏洞,不能及时堵截违禁品流通。

据分析,监管覆盖赶不上业态发展,发展模式存在隐患;企业内部管理失范,寄递安全主体责任不实;监管力量配置不足,缺乏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强培训重管理,助力寄递企业经营“零风险”;强巡查重配合,促成寄递监管“全链条”等问题是寄递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