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小企业购买了软件系统,可是过了很久,发现一直没有把软件使用起来。在这里整理了几种常见的原因和应对方式:
第一 软件没有具体的负责人
这个是很多中小企业常见的问题。因为企业人数较少,软件的真正负责人就是老板,可是老板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实在抽不出精力来去调整软件。导致软件缺失了核心关键人,买了很久却用不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老板需考虑的就是自己是否有精力,能够对软件进行全面控制。如果没有,还是建议尽早把软件交给认可的人员。因为软件的使用需要制定使用制度,告知软件的目的和意义,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账 分发出去,会让员工难以调整工作方式,惯性会让大家马上回到以前的状态。有了对应的负责人,就可以把事情交代给他来处理。
第二 软件功能花里胡哨,并不实用,只是摆设
很多软件系统,在功能面板上,做得花里胡哨。这个就像是手机充电线一样,明明没有安卓手机,却买了一根多功能的充电线,导致安卓的接口成为摆设。如果你的企业没有对应的应用场景,那么软件虚增的多功能就没有实际意义。看似很值,实际对于员工使用就是花瓶。
这种情况,先要考虑是否更换系统。软件作为工具,首要就是发挥工具的作用。如果确定不更换,那么就得进行功能面板调整,关闭掉压根儿用不到的模块,保持界面简洁,让使用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入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第三 期初设置出了大问题
企业软件,往往不是成立之初就采购的。虽然在软件思维上,更建议未雨绸缪,现状却不是那么回事。软件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中间有一个转折点,就是期初的设置。包括原始数据的导入,人员的权限角色控制等等。
期初的设置过程,一般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企业需要在软件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尽量花时间调整或导入。如果已经有一段时间零零散散地使用,那么就需要把期初的时间节点找到,然后重新规划。
第四 软件的售后服务跟不上
国内中小企业的员工现状是:懂工作的多,懂软件的少。当然也没有人天生就会使用软件。软件价格高低是其次,员工学习成本才是大问题。让每个员工都花十天半个月的来学习软件,这本身就不现实。买了个系统,不但没有省时省力,反而折腾了全公司。
所以,选择有售后服务保障的服务商非常重要。不管是功能定点更新,还是使用指导,都能大量节省企业的学习成本。企业要把船开好,而不是闭门造船。
第五 系统太多,核心功能重复,结果一个也没用起来
很多企业,单考勤打卡的方式就好几种,客户管理系统也好几种。导致员工使用软件的数据零散分布,企业怎么调整也难以实现整合。硬生生地加大了员工的复杂度。
企业软件可以多部门多系统,财务用财务系统,仓储用仓储系统等等。但是任何部门增加系统,核心功能尽可能别重复。更换系统的之前一定要做好企业内部的评估,实用才是硬道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