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出版 十月书讯(下)

01.

优秀论文是怎样炼成的?——《经济评论》论文故事

全书分为论文选题、方法磨砺、求索心路、学术感悟四个部分,分别向读者展示了优秀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如何突破的要点,有助于学术新人绕过不必要的弯路,尽快做出创新成果;也可以作为已经有所成就的学者借鉴,吸收他人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全书每篇论文写作严谨,在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思考过程、如何克服困难、研究感悟方面,各有侧重,对于读者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02.

摄影如何影响绘画

汪贤俊、周永丰 主编

本书以摄影和绘画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摄影发展的历史为线索,以艺术家如何利用摄影为案例,系统梳理了自摄影术产生以来,两者在艺术发展历史及各流派中的关系的演变,生动有趣地解答了摄影是如何影响绘画的表现方式和美学观念。

全书共分为10章,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着眼于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地法国,围绕早期摄影对绘画的影响展开论述与探讨,选取了安格尔、德拉克罗瓦、库尔贝、德加等各大艺术流派的代表画家的画作及其所参考的照片,分析大师们如何利用照片来创作美术史上的杰作。后半部分立足于20世纪照相写实主义的发源地美国,从照相写实主义的历史背景、技法运用、写实特质、变化影响等维度,阐述照相写实主义对摄影的运用,选取了以贝希特勒、克洛斯、艾斯蒂斯、弗拉克等照相写实主义代表画家的画作及其所参考的照片,分析了这些画家对摄影的态度、题材的选择及构图的运用。

03.

电视摄像基础教程

李志方 编著

本书从新闻及传媒类专业学基础课程《电视摄像》角度出发,从摄像理论到拍摄实务,以具体案例为支撑,详细讲述电视摄像的拍摄技法及创作要领,对指导进行影视作品拍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写作中,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拍摄案例相结合,凸显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可供相关课程参考使用。在具体写作中,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拍摄案例相结合,凸显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可供相关课程参考使用。教材分为11章,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一般原则。书稿编写主旨,体例编排基本清晰,内容通俗易懂,语言基本通顺。

04.

“碎片化”时代下品牌传播

童宜洁 著

品牌对企业意味着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和高附加值。在媒体碎片化的今天,品牌传播不单是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还必须知道传统媒体、移动终端、 会化媒体都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会上出现了哪些新媒介、新平台,并对这些新媒体和平台中不同影响力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细分。

本书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环境,重点分析新媒体带来的品牌传播变革。随后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新的品牌传播模式。最后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特征提出不同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分析如何让品牌信息直接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实现品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层渗透传播。

05.

微博公共情绪传播及其管理研究

胡江伟 著

本书以情绪心理学为视角,借鉴美国 会学家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对微博公共情绪传播及其如何管理进行研究。研究聚焦于微博公共情绪传播的内外动因、主体、关系 络、 会影响以及如何管理等内容。本书适合新闻传播学、 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师生研究使用。

06.

新编项目管理

21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

程鸿群 主编;陆菊春、余红伟 副主编

本书依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系统地介绍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全书共十三章,包括项目管理概述、项目整合管理、项目组织与资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相关方管理、组织级项目管理和项目信息管理。

另外,本书在每一章都留有思考练习题,在主要章节还引入了案例思考题。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相关专业及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士学习和工作的参考书。

07.

精益运营体系及其构建

杨明淼、张平 著

本书为精益运营体系方面的专著。本书对世界顶尖企业的精益运营管理体系实践进行了深度挖掘、系统整合,将精益运营体系的精髓、理念、方法给予了呈现,以期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一个路径。

本书共计十章。第一章梳理了精益运营体系的概念,第二章至第四章阐述了关键要素,第五篇和第六章阐述了该体系的领导力和驱动力,第七章探讨了该体系各要素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第八章和第九章阐述了实施方案的组织准备及技术路线,第十章介绍了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

本书介绍的路径可能并不适合每一个企业,但本书将精益加运营体系的精髓、理念、方法,给予呈现,给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路径。

08.

汉语语法研究与国际教育传播

王小穹 著

本书从汉语语法的本体研究出发,以汉语语法研究的专业视角,结合历时的近代汉语语料和共时的现代汉语语料,吸收功能语法的有界无界理论、语法化理论和转换生成语法的管辖约束理论的有效成分,从文字、词汇、短语和句式等四个层次对汉语语言事实进行了专项考察。

基于汉语语法的本体研究成果,本书讨论了汉语国际教育课堂在词汇、句式和综合语言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探讨了现代慕课教学技术的可行性。本书最后从跨文化的视角思考汉语规范以及汉语传播的历史成就,强调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使用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理想。

09.

语言学概论

汉语国际教育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李孝娴 主编;雷曦、倪广研 副主编

本书为汉语国际教育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主要针对本专业实际教学需要,从语音,词汇,语义,语法,文字等方面概述语言学理论,每章包括案例导入,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延伸阅读等,便于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的开展组织进行教学活动,可供本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语言学概论课是汉语国际教育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多种语言,具有一般性质和共同规律的课程,是普通语言学的基础课。本书就是针对这一课程的教材。书稿在编排、体例等上,与之前的课程教材相比,均有所改变和创新,更加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

10.

美国文学经典研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系列教材

卢敏、陈怡均、霍红宇 编著

本书内容涵盖面较广,时间跨度从美国殖民地时期到后现代主义时期,首次在国内同类书籍中全面展示美国文学的全貌,其中包括美洲土著印第安文学和当代各族裔文学,体现美国文学鲜明的杂糅性。

全书共分五章,包括30位经典作家。每章由六大部分构成:文学史阶段概要、作家简介、选文评论、选文、思考题、选文概要。诗歌和短篇小说尽可能保留完整的原文。长篇小说一般选取完整一章,戏剧一般选取完整一幕,但对过长的篇幅做一定删节,删节处用省略 表示。评论文一般只节选与选文相关的段落,删节处用省略 表示,参考文献中提供查看原评论文的相关信息。附录是拓展阅读部分,主要介绍了5位仍活跃在当代文坛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原文没有收录在本书中,通过本部分介绍,读者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相关作品原著购买、阅读、收藏。

11.

诗歌翻译论

李建军、赵婉清、谢红、刘湘庭 著

本书是一本探讨中英文诗歌翻译的专著。本书在阐释诗歌的定义和类别、功能与特点、英汉诗歌的格律规范的基础上,阐述了诗歌翻译的原则,以汉诗英译为主题,旨在探讨作为中国文化的古典诗歌走出国门,成为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东方文学。

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诗歌的格律规范、汉诗英译的误区、外国学者译汉诗的偏误、汉诗英译的原则,以及结语。

12.

汉语颜色词的隐性量研究

潘峰 著

13.

刘克庄诗歌中的日常化书写

徐静、陈芳、王中昌、王士春 著

宋诗的“日常化”特征目前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本书围绕宋诗“日常化”这一概念,在学界以“日常琐务”“日记体”等对宋诗“日常化”定义的基础上,以刘克庄为中心,希望借此寻绎出南宋中后期诗歌“日常化”特色,并对宋诗的“日常化”概念做一些补充。

本书对刘克庄的多元身份进行分析,论述作为乡绅的刘克庄,他注重宗族的维系,在诗歌创作中借家谱暗含着人物交往的文化意蕴;作为儒者的刘克庄,交往的理学人物及其对理学身份的矛盾态度,对其诗歌创作“日常化”的影响;作为诗论家的刘克庄,在与丹家交游中产生的诗歌审美“轻清”对其创作“日常化”的影响。并将视角扩散到南宋中后期与刘克庄创作相似的诗人如林希逸等,指出他的身份多元化,诗歌也表现出日常化的特征。

14.

墨白小说的本土性与世界性

杨文臣 著

本书由15篇文章组成,每篇聚焦一个中心,没有长篇大论,却言简意赅,力透纸背,颇具可读性。虽然不是系统梳理,全面探讨,却又能由一点散发开去,寻找比较两极的共性和差异,在比照中细腻分析各自的思想深度与风格特色,且能联系实际抒发感慨,让文学与生活相得益彰,从而提升认识境界。

15.

英语世界中亚五国文学研究考论

本书梳理并评析了英语世界中亚五国文学研究150余年的历史,提出在此期间,该研究史大致经历了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基于现代东方学的早期成果;2、苏联时期研究架构的进一步完善与成熟;3、中亚五国独立后中亚文学研究的“民族国家化”;4、21世纪的规模化、多元化,以及世界化发展。对这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分,一方面有来自外部的 会文化依据,另一方面也有源自该研究自身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依据。

总之,英语世界中亚五国文学研究在历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下,不断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西方一隅迈向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学术之林。

16.

文化元典中特有事物词汇的俄译研究

张鸿彦 著

文化元典中特有事物词汇的翻译是中华文化能否在目标语国家更好地传播和影响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翻译研究与文化探讨的中心议题。本书运用语义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和历史语义学等基本理论,综述了特有事物词汇翻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揭示语义学、历史语义学与翻译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以诸多先秦文化元典俄译本为语料,透视非亲属语言间共时和历时形态特征及文化元典中特有事物词汇转换的翻译机制和基本策略,并认为从历史语义学的角度研究文化元典翻译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新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文化元典特有事物词汇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回顾了先秦文化元典在俄罗斯的译介历程,以《道德经》俄译本为代表性个案,提取筛选其重要特有事物词汇,验证文化元典中特有事物词汇翻译理论模式的可行性以及翻译对元典传播的重要性和向导性。

17.

词霸之大学英语四级

陈惠军 编著

1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

学习指导与典型题详解

大学公共数学系列

王文祥、余长安、龚小庆、刘禄勤 编著

本书是与高教 出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教材配套使用的学习指导书,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解答。此次本书与原教材同步修订,重点是对教材第二版中新增加的习题进行解答,同时也对教材第一版中部分地方进行了完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学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普遍觉得难度较大,所以非常需要这样一本配套的学习指导书。

全书分为8章和2个附录。每章均涉及了如下几个模块:大纲要求、内容提要、疑难点解析、教材习题解答、测试题及其解答;附录部分提供了客观题及其解答。本书对教材中的全部习题都给出了解答,目的是方便同学们学习时对照和分析。这些题目涉及内容广、类型多、技巧性强,也反映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19.

电离层垂直探测电离图度量手册

何绍红 等 编著;赵正予、赵振维 主审

本手册共三章。第一章为电离层基础知识,主要对电离层及其变化特性、电离层垂直探测与电离图等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为电离层参数的度量精度规则,对电离层14个参数、限量符 与说明符 作了解释说明并给出了这些参数度量的详细精度规则。第三章为电离图度量说明及实例解释,这是本手册的核心篇,分别按E层、Es层、F1层、F2层和其它电离图情况的顺序对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各层的度量参数定义和度量规则说明,以及对各层不同描迹情况进行分类定义并给出了对应的观测实例的度量解释;特别是对特殊电离图的度量方法进行了更多的举例和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20.

解密软件开发实战

杨静 著

本书从实战出发,详细介绍了解密软件的开发过程。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对整个系统的开发进行了需求分析与概述,介绍了系统开发的整体架构,第二章系统设计包含系统总体架构、服务端架构、客户端架构、系统物理架构,第三章介绍了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第四章到第七章通过实例分别讲解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创建项目,公共类设计,各类模块设计过程,第八章以单块GTX1080 GPU运算卡为例给出系统的解密运算类型及运算速度,第九章总结了系统支持的破解模式及其特点。

本书实用性强,适用于对解密技术有一定基础的编程爱好者、相关专业方向的工程师作为软件开发的实战指南和参考工具书,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相关培训部门也可选择本书作为教材或参考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