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桌子上的财产和敞开的门可能会使不贪婪的人变得贪婪。违反公司程序或诚信规定的组织未得到严肃处理。由于没有引起员工的注意,因此类似的行为会被重复甚至多次重复。对于在工作中不符合成本效益的行为,相关领导者不会(让他们放纵)采取这种行为,以至于无法纠正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但情况会越来越糟。所以,等等。如果房屋窗户破损,没人会修理。不久之后,其他窗户将被其他人莫名其妙地破坏;如果不清除墙上的一些涂鸦,墙壁很快就会被一团糟且难以忍受的东西所覆盖。而且,在一个非常干净的地方,人们会为丢垃圾感到尴尬,但是一旦垃圾出现在地面上,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在各处扔垃圾,而不会感到羞耻。这就是“破窗理论”的表现。
从破窗理论引申开来,在我们的产品开发过程中,在实施流程改进的过程中,即时修复好被打碎的“窗户”至关重要。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分享两个我们如何应用破窗理论的小故事。
1. 信守承诺对于任何一个团队而言,无论是不是采用敏捷,信守承诺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采用Scrum敏捷开发框架的团队,这点尤其重要,毕竟在每个Sprint结束的时候,我们需要交付出潜在可交付的产品增量,如果没有承诺, 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在此事上曾经深受其害!我之前的一位团队成员,他认领的任务,最初还能按时交付。但有一次,他没有任何理由地没有按时交付,作为ScrumMaster的我,碍于情面,没有第一时间指正;但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位同事的任务总是一拖再拖,周而复始,永无改正。这事后来给我自己、给他、给整个团队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这一点足以杀死我们这个初创团队。或许如果我在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就即时指正,他也更容易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更容易修正。所以,在一开始有人打破一个承诺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修复,否则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团队。
2. 质量是不可协商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组织对此都会赞同,但落到一实处却是最难的。因为我们做项目都是有deadline(最后期限)的,一个公司不能无休止地让一个团队没有任何期限目标地做下去(当然,Google Earth团队除外)。每当遇到deadline的时候,如下情形绝对是司空见惯的。
● 持续加班(损伤创造力,增加引入错误的可能)。● 削减功能特性。● 不写单元测试。● 复制、粘贴,不做任何重构,遗留重复代码。● 减少回归测试用例数目。● 不做压力测试。……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对质量的一种折中、一种损害。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曾经说过:“如果关注质量,那么长期来看质量会提升,成本会降低;如果关注成本,那么长期来看成本会提升,质量会降低。
”关于质量的任何一点疏忽、一次疏漏,其实就是在打破一扇窗户,如果我们不及时修补,修复的成本不仅会越来越高,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窗户被打破。我们经常说代码中的“坏味道”会传染,并最终导致更多的技术债,把软件做死,绝非危言耸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