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有了好软件 还需下硬功

沉迷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打赏主播,私自盗用家庭积蓄……近来,一些未成年人沉溺 络无法自拔的极端案例,引发 会关注。据介绍,国内共有53家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基本覆盖国内主要 络直播和视频平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络,仍需多方共建共治。(《河北日 》2019/11/19)

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国家 信办统筹指导西瓜视频、全民小视频等14家短视频平台,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等4家 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目前,国内共有53家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实践表明,彻底解决 络防沉迷问题,有了好软件,仍然需要各方联动、齐抓共管下硬功。

“第一任老师”要切实负起“第一位”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防孩子沉迷,家长要有一本明白账。首先要避免自己对短视频和 络游戏的沉迷,给孩子带来不良的示范作用。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呵护,适当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现实生活的乐趣,降低他们通过 络获得精神寄托的需求。在具体思路方面,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沉迷短视频和 络游戏的主要原因,做到对症下药,而不是一禁了之。在如何使用 络平台问题上,家长要提高媒介素养,强化对相关技术手段的学习,做好孩子使用短视频的引导、监督和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必须的技术手段,一是时间锁设置,对孩子上 看短视频、玩游戏的时间进行控制。二是内容上严格精选。让孩子只能浏览包括教育、知识、绘画、摄影等方面有趣有用、寓教于乐的内容。三是通过“亲子平台”进行监督,如果孩子通过更换账 来躲避青少年模式,家长可以通过“亲子平台”进行监督。

“教育部门”要履行好教育义务。作为学校,有效加强教育监管责无旁贷。要牢牢守住学校这个主阵地,将预防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首先,要抓好教育。把 络沉迷的危害性给学生讲清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 络,自觉远离 络沉迷。其次,要抓好管理。在抓好日常教育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着力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要通过主题班会、案例教学等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对不良游戏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第三,要抓好家长。同时要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开设专题讲座等家长课程,帮助家长完善 络知识,提升家长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部门协调联运,筑牢“防迷 ”。青少年沉迷 络,日益成为一个 会问题,需要动员全 会力量,共同筑起一道安全“防迷 ”。各级政府部门,要有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加大对 络的监管力度,弘扬 络的正向价值,对 络游戏、视频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加大对违规违法内容传播的处罚力度。各级各类媒体,要拓宽渠道,加强对文明上 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信部门,要充分利用 络沉迷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警钟常鸣。作为游戏开发者,要科学设置相应的防沉迷机制,筑牢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 。

只有家庭、学校、 会都积极有效地承担起相应责任,教育引导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 络。多方合力,才能为孩子开启真正的健康“青少年模式”。

制作团队

编审丨周宏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17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