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已经类似一些硬件产品一样,可以实现“拼接”和“组装”。
使用商业化的组件,还是开源的组件?
使用别人的知识都是有代价的,不管是开源还是商业化的组件。开源从功能层面来看,的确可以快速解决0-1阶段的问题,让开发人员在知识重用的基础上快速的实现某种功能,并更好的在其基础上重构、优化,把产品做的更好。但这个受限于开源组织的动机和此组件是否可以得到持续性的维护,像工业软件这种类型的产品,目前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并不会重度使用开源平台,我们会发现在国内有一些公司倾向使用开源组件,但或许是更希望被界定为“国产自主”的工业软件,而不是企业公司所说的,因为使用商业化组件会使得成本增加。我们可以通过下图Parasolid用户(商业几何内核组件)看到哪些知名商业化软件公司在使用这个组件。CAD中知名的有NX,SolidWorks,Solid Edge,Onshape,SpaceClaim,TopSolid;CAE知名的有Abaqus,ADINA,Hyperworks,Ansys,CD-Adapco等等;CAM有Cimatron,Delcam,MasterCAM等等;国产的CAD有CAXA、ZWCAD、浩辰、山大华天,新迪(新迪3D)、远算、先临3D等等,他们或多或少也在使用一些商业化组件。基于开源的项目,除去应用层的功能外,相比商业化组件,软件公司得在稳定性、性能、健壮性上多下点功夫,人员投入还要更多一些。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Dassault System、Siemens PLM、PTC、Autodesk这种全球化的大型工业软件公司更倾向于使用商业化的组件,并且他们自身也是某些领域的组件供应商。他们既是集成商,也是一些关键零部件(组件)的“供应商“。
没有一家工业软件的代码都是自己的。通过一些国内外业内人士的了解,一款主流MCAD软件,类似于SolidWorks、Solid Edge、Inventor类型的主流CAD的差不多需要用到70个组件(Components),最核心的组件有几何内核(主要有西门子Parasolid,达索ACIS/CGM),2D/3D约束器(主要有西门子D-Cubed),图形组件(主要有TECH SOFT 3D),数据转换器(主要有达索与Tech Soft 3D),大部分CAD公司基于这几款组件就可以做起来。如果像CAE公司,还需要 格剖分器的组件(主要由Distene的MeshGems)。像Catia、NX、Creo这类产品可能会涉及更多的组件,其中有不少核心组件也是来自于第三方,甚至有些组件会来自竞争对手。我们在商业化的工业软件的copyright里面,可以发现不少信息,虽然未必别人愿意把所有第三方组件清单都公布出来,但是一些核心组件基本都有公布的。在这里还想再强调下,这段文字中所提的工业软件企业中,没有一家他们提供的工业软件品中所有的代码都是自己的,就像汽车一样,这个产业也有着完整的供应链,产品全球化生产,领先企业聚焦自己的优势领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