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篇章共1189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的核心硬件是芯片,硬件的运行则需通过软件来实现,因此,软件一直被视为数字经济的基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软件产业体系,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据统计,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
在全国软件产业的总格局中,有着“苏大强”名 的江苏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次。据了解,江苏软件产业,已形成了“一核两心、双向联动、一廊牵引、多地并进”的格局。其中“一核两心”即南京软件产业综合发展核心区、苏州工业软件发展中心区、无锡平台软件发展中心区;“一廊牵引”则是西起南京,东至南通,沿途串联镇江、扬州、常州、泰州、无锡、苏州等地,形成“沿长江软件创新走廊”。这是一个全省覆盖发展的思路。截止目前,江苏全省拥有国家级软件园7家、省级软件园25家,软件园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据介绍,2021年江苏软件产业总收入为11386亿元,为全国的九分之一。其中,南京作为中国软件名城,涉软总产值4040亿元,无锡、苏州的产值则分别达到719亿元、622亿元。在傲人的产值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企业,2021年江苏纳入统计的软件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省会南京,重点涉软企业4400多家,涉软从业人数达85万。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中国相对薄弱的工业软件领域,江苏也是实力雄厚。据了解,为推动工业软件发展,江苏省创新实施了“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将工业软件产业链纳入30条优势产业链。在政策和市场的牵引下,短短几年,涌现了南京翼辉、同元软控、亨通工控、南京南瑞等一大批重点工业软件龙头企业。2022年1至9月,江苏工业软件产业链总规模达1903亿元,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343.8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也因为工业软件上的实力,从今年起,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大会将连续三年在南京举办。
江苏软件产业取得如此成就的一大原因,是丰沛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强力导入。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每年都向江苏省输送大量的软件人才。为了调动大学生投身软件产业,江苏还面向高校设立了江苏软件奖学金,自设立以来,共奖励优秀大学生788名,累计发放462.6万元。此外,从2011年起,江苏省还每年与工信部、教育部联合主办“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11年来,累计吸引自31个省市自治区1500多所高校、45567支参赛队伍、近20万名师生参赛,提供了共3万个软件产品。这一活动已成为中国大学生软件专业的引领性活动,突出聚焦企业需求,体现了较强的现实应用性,可谓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最佳典范。
对于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江苏已明确,“十四五”末,力争全省实现软件产业总值1.6万亿元,同时,进一步健全软件自主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全面建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软件产业体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