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5时37分,中国空间站第二个实验舱段——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天线 络等多项关键产品,成为了梦天实验舱的“千里眼”“顺风耳”“智慧大脑”和“神经中枢”,为梦天实验舱的“太空旅行”发挥重要作用。
中继终端:梦天实验舱的“千里眼”“顺风耳”
此次成功发射的梦天实验舱在进入太空后,由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在第一时间开机。随后,中继终端与天链中继卫星实现“太空握手”,建立星间链路,搭建了从梦天实验舱到中继卫星再到地面的“太空天路”。有了“天路”,就好比为梦天实验舱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地面就可以看到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景象,并且可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
同时,地面测控人员将以天基测控体制为主,对梦天实验舱实施在轨飞行的测量控制。通过地面遥测遥控方式,对飞船姿态进行控制,与地面建立通信链路,实现对梦天实验舱的“远程驾驶”。
梦天实验舱在进入预定轨道后,将与已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太空进行交会对接,成为“大户型”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继终端建立的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启用后,将地面对梦天实验舱以及空间站的测控覆盖率提高至接近100%,确保梦天实验舱保持与地面的实时通信。
天线 络:梦天实验舱的“神经中枢”
西安分院为梦天实验舱研制的天线 络通过提供专门的测控与通信信 传输通道,为梦天实验舱与地面建立高速、畅通无阻的指挥和反馈信息通道,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天线 络是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中连接应答机和天线的关键产品,虽然是飞船上一个小型信 转发器,但也是实现信息传输的“神经中枢”。当梦天实验舱接收到地面的通信信 或测控指令信 时,天线 络会智能地将其进行分类、分通道传输到应答机。反之,也会把来自应答机不同通道的各类信 汇总后送往对地天线,通过天线发出后送达地面。在空间站任务中,“神经中枢”可是异常忙碌的。
天线 络作为“神经中枢”,将主要完成实验舱测控指令信 的上传和下达。梦天实验舱将开展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等在轨任务,需要确保各项操作指令实时准确。航天人孜孜以求,确保了天线 络产品的高可靠性,这也将成为该任务的重要保障之一。
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梦天实验舱的“智慧大脑”
西安分院在梦天实验舱中还承担了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制任务。当梦天实验舱仪表计算机开机后,实验舱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就正式开始自主运行。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作为梦天实验舱仪表的“智慧大脑”,是实验舱仪表数据处理中枢系统,承担着实验舱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信息处理的功能。它可是航天员的忠实伴侣,关系着航天员的使用体验。
梦天实验舱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功能复杂。据五院西安分院科研人员介绍,此次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在继承成熟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及问天实验舱的数据交互,功能继续拓展,可以满足梦天、天和、问天三舱之间超大数据量的交互。当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后,三舱便建立了一个常设的“工作群”,可以随时开展沟通和合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