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 寒冬已至,腾讯、字节、华为、百度多个大厂裁员的消息铺天盖地,一串串裁员比例数字犹如风暴席卷而来。如此浪潮下,人人自危,害怕裁员,害怕面临失业的风险。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从上半年的跃跃欲试跳槽到现在不敢轻举妄动。
我害怕裁员,因为当前职场下,已经熟练的业务、已经熟悉的同事和已经磨合的领导;
我害怕裁员,因为寒冬环境下,招聘软件一日如十年焦灼的等待回复;
我害怕裁员,因为未来计划下,自己还没有做好足够抵御风险的准备。
我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我是感性的职场人,论情怀论贡献论付出,我认为我最不可能被裁。我也是理性的职场人,论现实论环境论客观,我也有一千万种被裁的可能。
事实上,千万分之一的可能降临在我的身上了。我“天选”地成为裁员名单的一员,理由不是我的个人能力,而是降本增效的指标要求。收到这个消息,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为什么偏偏裁的人是我”与“为什么裁的人就不能是我”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交织在我的脑海中,我甚至为此做了n次可能性预判与分析,但现实依旧很突然。对于手无寸铁的打工人而言,除了仲裁,只能选择默默接受事实。
事实既已至此,我也不能退缩。我既不是像“钉子户”般不依不挠争取赔偿,不是不敢,因为理性告诉我还要继续在这个行业混就最好不要闹的太难堪;我也不是像“软柿子”随意拿捏,内心委屈表面服从地接受一切不合理安排。我和公司心平气和地沟通了自己的原则,并获得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使没有赔偿,但以两个月作为缓冲期,期间公司必须帮助内推其他岗位其他公司,并且继续支付日常薪水。作为毕业仅两年的懵懂打工人,作为没背景没资源没关系的三无打工人,我认为我的抉择是理性且成熟的。
我不过也只是万千打工人的一员,说不害怕裁员是假的,说足够清醒理智是真的。当我对上级提出的主动离职说不,当我开始找公司协商裁员解决办法,当我开始咨询律师合同,当我开始准备退路,我就不再沉溺于感性,裁员,不过也只是我的职业生涯的一次经历,甚至丰富了我的经历。
我庆幸自己的清醒与理智,也将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清醒与理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害怕裁员是本能,被裁后怎么做才是技能,是考验。
首先,心理上,一定要做好被裁的预判。请不要感性的认为公司会感恩戴德,念及旧情,公司只讲收益,不讲感情。足够清醒,是认识到资本的本质和客观的环境;足够理智,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被裁的可能。
其次,行动上,一定要做好被裁的退路。请不要做“到时再说”的茫然工具人,也不要做“还没想好”的犹豫打工人。就算当前环境没有困窘到基本生存,也常常要问自己“如果失去了现有工作,我要如何生存?”身旁总有无数的茫然和恐惧,究其根本则是没有规划、没有假设、没有以后。大多数人安于现状,苦于现状,却不曾真正改变,以至于裁员真正降临自己的时候手足无措,一片茫然。
退路,其实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思维。我们可以享受当前的安逸,但是却不能忽略未来危险的可能,我们必须要尽早做预判做假设做准备。副业,之所以越来越火,甚至开始成为刚需,也是顺应这种环境下诞生。我是一个 畜打工人,用自己80%的时间支配给公司换来生存,但我也早已开始布局自己的20%,利用技能与特长,我也可以是商务BD、签约达人、心理倾听师……甚至发展成自己的工作室。这是我的退路,也是我敢于接受现实的底气。
客观环境是无法改变的,学会接受。请不要陷入被裁的恐惧中,也请不要陷入浑噩的迷茫中,既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打工人,也不要害怕陌生,担心失败,更不要浅尝辄止,一丁点困难就放弃。把这些化为勇气和力量,如果不会,就去学,如果不懂,就去问,拿起自己的武器,利用自己的优势,掌握自己的资源,世上本没有难走的路,一切是人为的结果。
裁员,是挑战,也是机会。懂得机会,创造机会,才是大智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