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偏偏有那些幸运的“捡漏王”,一次次挑战着我们被“上当受骗”压迫的神经,他们轻轻松松地用白菜的价格,买走天价的宝贝……
中国古犀牛角祭杯
一位买家2013年时,机缘巧合买了这个杯子,后来他觉得这个杯子似乎不简单,于是拿去鉴定。
这一鉴定就鉴定出了“古董”,结果表示,这可能是17世纪的中国祭礼杯,是用犀牛角雕刻而成的。
当时他购买的价格是4美元,约合26块钱人民币,而实际的市场价值则是7万美元,约合45万人民币,四个0的差价啊!
赵忠祥的玉坠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也是收藏爱好者,非常喜欢收藏玉石。有一次他在地摊上花了80元,买了一个玉坠,后来给行家鉴定,发现竟是明代的玉坠。
后来被人高价买走了,据说这一次转手,赵忠祥就赚了差不多15000块。
千元淘得百万鸡血石
武汉一个自称新手的藏友,曾以1200块钱的价格,在地摊上淘了一块石头,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块重达5500克的民国昌化鸡血石。
故宫的玉器杂项鉴定专家甚至还为其出具了鉴定证书,为这块鸡血石估价为200万到300万人民币!
拍卖软件淘来的万元籽玉
北京的李先生曾使用某拍卖软件,大概2014年底时,以500元拍中了一个和田玉籽料。
后来参加拍卖会,拿去专家处鉴定,结果显示,玉质润泽细腻,汉风十足,刀刀沉淀在玉中,市场价至少在10万以上!翻了200多倍。
闲置花瓶变古董
一对夫妇家有一个崩口的花瓶,本来就没人在意,甚至一度差点被丢掉,但后来经鉴定,竟然是来自清朝的古董。
这件高40厘米的青绿花瓶上,有乾隆亲题的诗和玺印,十分珍贵。后来在某拍卖会上,以6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拍出。
仇焱之的鸡缸杯
这件事估计很多藏友都知道,毕竟当初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正是著名古董商仇焱之,早年以1000港元购得的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
1980年,这件鸡缸杯上拍,拍出528万港元的价格,30年间上涨5280倍。
宣德雪花蓝大碗
还是仇焱之,可见其眼力和功力之高。抗战期间,他在北平以800元的价格,收了一只宣德雪花蓝大碗。
1980年,香港苏富比的仇焱之瓷器专场中,这个宣德雪花蓝大碗拍出370万港元的价格。
捡到大漏本就是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造化。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修炼,不断提升自己对物件的了解,掌握硬知识,并多加历练,提升技能,争取提高“捡漏”的概率。
其实,只要买的“值”,又何尝不是“捡漏”呢?
?
想了解更多收藏信息请关注我,谢谢大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