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着力突破CAD等工业软件?

最近清华大学新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是为了我国培养集成电路人才,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是中国争取集成电路(IC)自主权的一个致命弱点。虽然在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中只占相对较小的100亿美元,但这些工具–由美国或与美国有联系的三大公司主导–对所有集成电路设计至关重要。而这些工具就属于CAD、CAE等工业软件。所以今年着力发展CAD、CAE等工业软件也是为了日后争取集成电路自主权铺平道路。

这种对EDA的依赖不仅给华为和IC设计子公司海思半导体带来了问题,也给美国实体名单上希望设计自己芯片的其他公司带来了问题,不仅给中国的所有半导体公司带来了问题,也给中国政府本身带来了问题。中国所有的 “自制 “芯片都是使用外国–主要是美国–EDA工具设计、验证、确认等。

中国EDA行业总体上一直在挣扎,但为什么?

有几个原因造成这种差距。中国的工具不够全面,没有足够的工程师具备开发这种软件的技能,市场进入很困难,中国公司没有足够的机会跟上制造业的发展。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EDA的发展?

1. 全面性。中国的工具根本不够全面,特别是在数字设计方面。大部分的数字设计过程是由Synopsys和Cadence主导的。即使在设计流程的一两个部分,中国公司在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很难打入市场,因为三大公司有能力支持客户从规格到生产的开发。中国公司需要创造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才能开始在任何层面上进行本地竞争,但即使如此,也会因为其他因素而变得困难。

2. 人才。中国的大多数EDA工具开发工程师实际上是为三大公司工作的:在中国的1500多名这样的工程师中,只有300名(中文)为国内公司工作。要知道,Synopsys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5000名这样的工程师。有意进入EDA的公司还必须与更有利可图的行业竞争人才。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的应用级软件开发的薪酬要比中国EDA公司的薪酬高很多。

3. 市场进入。由于95%的国内市场属于三巨头,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进入的市场。即使能够开发出一整套工具,在短期内,任何第四家公司都很难获得任何重要的市场份额。公司已经习惯了某些设计流程,工程师们从大学开始就使用三巨头的工具。这些困难使得国内EDA产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降低,反过来也限制了发展。

4. 与先进工艺节点的整合。设计和工艺之间的联系是EDA流程的一个关键部分。三大巨头与世界领先的晶圆厂和代工厂合作,对它们的工艺有很深的了解,而国内公司往往只有在新工艺开发出来后才有机会接触,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完全接触。这使得国内公司很难设计和改进他们的软件来与三大巨头竞争。

5. 盗版。如上所述,EDA工具的盗版在中国十分猖獗。这也意味着政府可能将EDA工具投资视为较低的优先级,因为即使有禁令,它仍然可以获得用于军事芯片设计等的工具。

政府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EDA工具的开发,而且我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支持力度会加大。

虽然这样的政府帮助显然是受欢迎的,而且有一定的帮助,但与三大巨头的内部研发投资相比,这不算什么,如果中国真的想在这个领域独立,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总结

中国目前的困境为国内公司提供了机会。政府投资,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意味着他们有可能拥有成长和改善的环境。不过,中国需要以渐进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不要让这些公司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

我可以看到未来国内公司如果不能从外国晶圆公司和代工厂获得最先进的技术,国内EDA公司将始终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可以减少其依赖性,但至少在目前,没有办法在这个领域完全独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