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 络诈骗法》于12月1日正式施行。11月30日,余杭区检察院一线检察官走进新媒体直播间《合规最前线》栏目,面向广大电商平台商家,开展主题为“反诈向前一步,合规共同守护”的《反电信 络诈骗法》普法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2万人。
直播过程中,余杭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李坚结合《反电信 络诈骗法》的最新规定和典型案例,向平台商家普及电信 络诈骗相关法律知识,提醒商家在经营活动中不要触碰洗钱、买卖个人信息、制售“涉诈”设备软件等违法犯罪“红线”。
检察官划重点
《反电信 络诈骗法》实施时间——
就在明天(12月1日)
《反电信 络诈骗法》第五十条
本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反电信 络诈骗法》的适用范围——
“沾边就管”
《反电信 络诈骗法》第三条
打击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电信 络诈骗活动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的电信 络诈骗活动,适用本法。
境外的组织、个人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电信 络诈骗活动的,或者为他人针对境内实施电信 络诈骗活动提供产品、服务等帮助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和追究责任。
根据《反电信 络诈骗法》的规定——
这些东西禁止买卖
《反电信 络诈骗法》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下列设备、软件:
(一)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
(二)具有改变主叫 码、虚拟拨 、互联 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 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三)批量账 、 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
(四)其他用于实施电信 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 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及时识别、阻断前款规定的非法设备、软件接入 络,并向公安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告。
划重点:
本条是对涉诈工具的规定
涉诈工具有哪些?
“GOIP”设备
一台“GOIP”设备可供上百张手机SIM卡同时运作,藏身境外的诈骗分子可以远程控制异地的SIM卡和“GOIP”设备实现远程控制、批量切换、群发短信等功能,实现了人与SIM卡的分离,达到隐藏身份、逃避打击的目的。
检察官提醒:如果你突然接到电话、收到短信让你退货、退款、退票,千万不要因为是境内的 码放松警惕,电话那一头的人可不一定在境内。接到此类电话时,一定要在官方渠道查询后方可进一步操作。如果是以“00”或“+”为开头的境外来电则更需小心谨慎,切不可盲目听从对方指挥。
“猫池”
这种叫“猫池”的设备是可以将大量的调制解调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猫”)使用特殊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同步拨打大批量电话 码、同时接发短信、同时管理大量手机卡的功能。
检察官提醒:“猫池”设备已成诈骗分子的重要工具,多为购物退款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注销贷款账户诈骗、代办信用卡诈骗等类型。所以,接到“客服”“工作人员”电话时,要通过相关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多卡宝”
常见的涉诈设备、软件还有“多卡宝”、伪基站、VOIP、IP切换工具、接码平台等。这些设备、软件已被《反电信 络诈骗法》定性成为“涉诈工具”,商家继续销售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诈骗罪、帮助信息 络犯罪活动罪、非法经营罪等。即使尚不构成犯罪,也面临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的风险,比如说行政拘留、罚款、信用惩戒等等,如果造成他人损失的,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检察官提醒:再次强调,《反电信 络诈骗法》将于12月1日起施行,不少电商平台已同步更新了平台规则。电商平台商家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懂法、守法意识,远离涉诈工具、保护个人信息,筑牢合规经营底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