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发改委称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周五表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持续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效应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增速有望持续回升。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美政府将22家中国芯片企业“拉黑”
据环球 道,美国拜登政府当地时间周四将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以及其他21家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主要企业列入“贸易黑名单”,即“实体清单”,扩大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打击力度。除长江存储外,包括寒武纪科技、中国电科等21家被美方列入“贸易黑名单”的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企业,将被禁止“从全球范围内获得由美国设备制造的技术”。对于美方此举,中国外交部此前已严正回应,本月12日,中方在世贸组织(WTO)也对美国对华芯片等出口管制措施提起诉讼。
保险公司称新冠险理赔须有医疗机构证明
据澎湃新闻 道,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保险也随之调整。此前保险公司推出的多款“确诊即可申请赔付”的新冠险产品售罄或下架,目前在售的新冠肺炎相关保险产品多保重症、危重症。此外,多家保险机构表示,此前购买过新冠肺炎保险产品且在保险期限内的,目前可以进行理赔,但均需医疗机构开具的确诊证明,抗原自测结果普遍不被保险公司认可。
国内汽柴油价格或迎“三连降”
据新华财经 道,本年度最后一个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在12月19日(下周一)开启。多家研究机构预计,届时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将迎来“三连降”,预计下调幅度为440元/吨左右,折合92 汽油、0 柴油分别下调0.34元/升、0.37元/升。
澳门调整入境隔离政策
据大湾区之声 道,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周五发布消息称,因应疫情及配合国务院新冠肺炎防控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在继续和内地对入境人士实施“5+3”防控措施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自2022年12月17日零时起,优化由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和外国入境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士的防疫措施,由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及3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改为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及3天离境限制。
财经观点
程实:2023年中国经济非常有可能超预期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日前表示,现在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是在4.5%-5.0%左右,但他认为,在政策快速转变带来的利好持续释放作用之下,明年中国经济很可能会有一个超预期的表现。“中国经济有个特点,就是给一点阳光就会非常灿烂,所以我们恢复的速度可能会非常快。所以我个人判断中国经济明年是非常有可能会超预期的。”他说。程实还表示,中国经济的长期潜能还是非常充沛的,关键是如何用宏观政策和一系列微观激励的手段让潜能有更多的发挥。
陈清泰:2030年芯片将占高端汽车物料成本的20%以上
据澎湃新闻 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周五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上表示,智能汽车的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汽车正在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 产品、电子信息高技术产品,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使传统零部件体系的50%以上都面临重构。到2030年,芯片将占高端汽车物料成本的20%以上,比2019年的4%要增长五倍。2030年,软件成本占整车成本将从现在的15%上升到60%。
财经数据
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8%
根据IDC最新 告,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229万台,同比下降8.4%。其中,耳戴设备出货量1753万台,同比下滑12.1%;智能手表出货量1080万台,同比增长1.8%;手环出货量389万台,同比下降15.6%。
今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1-11月,全国煤炭产量40.9亿吨,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增加3.6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晋陕蒙新四省区1-11月煤炭产量达33.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1%,充分发挥了增产增供“主力军”作用。
沪指收平,人民币对美元跌26点
截至股市收盘,上证综指微跌0.02%, 收3167.86;深成指下跌0.56%, 收11295.0点;创业板指数下跌1.06%, 收2373.72点。从板块看,熊去氧胆酸、新冠药物、肝炎概念、肝素概念、长寿药等领涨,复合集流体、汽车一体化压铸、华为欧拉、激光雷达、汽车芯片、钙钛矿电池、第三代半导体跌幅居前。汇市方面,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 6.9716,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6个基点。今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6.9791,下调448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