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
城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掌握智慧科技,铸就计算机高端创新人才
培养特色
以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结合专业方向双师型教师全面负责制,以及独具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培养“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并重的应用型、综合型IT人才。
一、特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1.大一和大二学年按大类培养,集中完成全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教学,培养知识和能力的广度。
2.大三学年对学生进行深度培养,即完全按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设专业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习。
3.大三学年开始实行专业方向双师型教师负责制,负责本方向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各方面的全面培养、以及指导学生实习和就业。并以五种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按企业岗位需求归类和对接的专业方向培养
(2)按企业特定人才需求定制的定向方向合作培养
(3)企业委托“项目+人才”打包式合作培养
(4)虚拟公司创业平台合作培养
(5)人才梯队式的产学研融合培养
4.大四学年以后,以“先实习后就业”和双向选择方式,学生到企业带薪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
二、独具特色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以纳入教学计划的必修学分素质能力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一定量的课外活动,并通过总结提炼成自我总结,通过班主任团队担任评审的答辩而获得学分,将“非认知能力”培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名学生。
院长简介
张志敏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学学士,重庆大学工学硕士,罗马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研究方向访问学者。曾任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微机教研室主任,四川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四川大学工商学院计算机辅助管理教研室主任,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主任,IBM中国成都分公司专家组成员。
教师团队
教师介绍
唐宁九 教授
四川大学博士,国家、校、院三级教指委成员,四川省省级教学名师。宝钢奖,校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省、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中学生英才计划指导教师,主编“12.5”规划教材2部,其他教材五部,参加编写教材三部,主持、参与“863项目”、“九.五攻关项目”五项、科技部重点项目一项、省级纵向项目三项,总经费1600余万元;参加横向科研课题6项,总经费200余万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李昕昕 教授
徐艳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主要从事算法研究及 络计算和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过二十余项国家级、省级和横向科研教改项目,在各类核心期刊和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多篇教研及学术论文,指导学生团队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比赛金、银奖。具有丰富的企业项目研发经验,先后指导师生团队承接了“全球经济发展论坛”、“百叶计划APP”、“大学生成长计划数字化平台”等十余项横向项目。 被授予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合创.汇”高校创业挑战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 。
李征骥 副教授
四川大学通讯与信息系统博士;长期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曾参研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主研多项省部级项目;共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20余篇,完成著作1部,申请国家专利3项;负责人工智能系相关建设工作以及人工智能系教学实验室与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互联 +、挑战杯等比赛并多次荣获奖项。
陈科 副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士,双师型教师。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相关教学工作,拥有多家IT企业合作经历,主持研发多个产品及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专注于基于JAVA及相关技术的企业级开发与应用。现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JAVA方向负责人,该方向目前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最火热的方向。教学风格严肃并幽默,理论与实践结合,擅长跳出教材拓展思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按照计算机类进行大类招生)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
四川省教育厅”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专业方向:智能工程技术、嵌入式与物联 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算法、虚拟现实VR与游戏开发、人机交互式设计UI。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纵向提升和横向迁移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 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原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数字逻辑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嵌入式/非嵌入式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熟悉单片机/Linux平台下的C/C++软件开发等基本能力,能在相关行业或领域从事程序设计及硬件开发、以及云计算系统集成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 络,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数据库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物联 组 技术,交互原型与动效设计,三维建模高级应用。
就业前景:随着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升级战略的实施,为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同时伴随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在互联 +大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会需求旺盛。国家信息产业部成立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新兴的产业群逐渐从传统的信息产业中独立出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计算机硬件和动漫设计发展迅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业又具有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这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典型企业(组织)
通信科技公司:例如小米、华为、中兴等;
互联 公司:例如腾讯、 易等;
软件开发企业:例如金山、用友等;
典型岗位
图像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视觉算法工程师、NLP算法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深度学习推理引擎与并行计算工程师、交互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嵌入式测试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物联 开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
络工程(按照计算机类进行大类招生)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
专业方向:云计算与系统集成技术、物联 技术、 络安全、 站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新型 络和云计算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数字化产业发展需要,掌握从事新型 络和云计算等产业领域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强云 融合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组织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并遵守职业规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 络,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络安全运营,云计算虚拟资源配置、计算机组 与维护。
就业前景:万物互联, 络为要,智能世界, 络为基。本专业聚焦云计算,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 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既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还具有一定的设计和研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数字化产业服务,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与云计算上下游产业链相结合,提供贴近行业实际应用的实训实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典型企业(组织)
互联 相关企业:阿里巴巴,腾讯公司,百度公司,思科公司,H3C公司,华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易(杭州) 络有限公司,用友公司,敦阳泰克公司等;
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国联合 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浪潮集团,四川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络安全类企业:深信服,绿盟,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等;
典型岗位
络运维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 络开发设计工程师,物联 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物联 应用系统集成工程师, 络安全工程师, 络安全测评师。
软件工程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
四川省教育厅”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四川省教育厅”应用型示范专业”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方向:C++智能软件技术开发、Java技术开发、.NET技术开发、移动互联技术开发、前端技术开发、软件测试、含本硕连读国际班(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支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复合能力和四新维度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应用能力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 络、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纵向提升和横向迁移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相关行业或领域从事软件项目设计、研发、管理、运营等工作的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 络、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专业综合实战、职业实践。
就业前景:软件产业随着国家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新兴业态拉动软件业加快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类企业众多,年均增速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已成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 会各领域开展广泛应用和模式创新,支撑制造业、农业、金融、能源、物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传统产业“赋智赋能”。据智联招聘统计,软件及互联 行业从业人员平均薪资位列全国所有行业前十位。随着软件行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国家智能化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软件及互联 行业的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具备新领域、新技术、高水平、复合型的软件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智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正是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
典型企业(组织)
软件开发企业:腾讯公司、用友公司、敦阳泰克公司、成都学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信必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互联 企业:阿里巴巴、百度、小米、汽车之家等
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国电信、浪潮集团等
典型岗位
Java开发工程师、C++开发工程师、python开发工程师、微软技术开发工程师、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移动终端测试工程师、软件质量保证工程师、软件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
专业方向:大数据技术开发、大数据应用分析、大数据营销、含本硕连读国际班(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 会各行各业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广泛需求,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大数据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支撑,全面提升学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开发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应用能力强,掌握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数据科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能够从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开发、应用、维护,以及Java开发等相关工作。
核心课程:应用统计学、计算机 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原理、海量数据分析与处理、Python语言、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大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应用、大数据算法、大数据存储、深度学习。
就业前景:大数据,大智慧,大未来。本专业面向大数据应用企事业单位,培养掌握数学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大数据分析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能在互联 /金融/工业/电商/政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大数据可视化、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提供行业实际应用的实习实训环境,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典型企业(组织)
互联 行业: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
IT行业:例如甲骨文、华为、浪潮、神州数码、启明星、高德、赛思信安、东软、中科曙光等;
金融行业:例如用友、金蝶等
典型岗位
数据采集工程师、数据清洗工程师、数据建模工程师、大数据研发工程师、数据分析与挖掘工程师、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大数据实时计算工程师、Java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
人工智能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
2020年新开办专业
(国家第二批人工智能获批专业)
专业方向: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现实智能化、人工智能+超算、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设备、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商务、人工智能+土木、人工智能+文创、含本硕连读国际班(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紧跟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规划,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当今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支撑,学习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学习框架、工具与实践平台、视觉智能处理技术、国际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方法,全面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应用能力强,掌握信息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以及构建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和方法,较强的外语和管理能力,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领域从事人工智能软件和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导论、Python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数据分析、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计算机视觉导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认知心理学、脑科学、Linux操作系统应用。
就业前景:近年来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人才缺口急剧扩大。据《人民日 海外版》 道,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供求比例仅为1:10,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其中,顶尖的AI领军人才及能够将AI技术与商业模式完美结合的AI商业化人才,对于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来说更是万金难买的稀缺资源。艾瑞咨询预测,人工智能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119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约91亿元。我国于2019年首次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市场需求仍在持续激增,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争夺在 会上已经呈现白热化态势,随着人类 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应用正深入到各行各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就业前景广阔。
典型企业(组织)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科大讯飞;今日头条;华为;IBM;蔚来汽车;旷视科技;西门子;依图科技;商汤科技;斑马智行科技;课工厂教育科技
典型岗位
Python人工智能开发工程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图像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语音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机器,模式识别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研发工程师,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师
数字媒体技术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类别:理工
专业方向:VR与游戏开发、UI人机界面设计、前端技术开发、含本硕连读国际班(英语)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 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设计概论、素描与色彩、构成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图像处理、三维建模基础、 页设计与开发。
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面向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计算机、新媒体、信息 络、数字内容处理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兼具良好艺术修养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创造型科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提供行业实际应用的实习实训环境,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典型企业(组织)
互联 行业: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滴滴等;
IT行业:例如甲骨文、华为、浪潮、神州数码、启明星、高德、赛思信安、东软、中科曙光等;
游戏行业:例如完美世界等
典型岗位
UI设计师、游戏UI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Unity 3D程序工程师、Unity 3D美术工程师、UE4程序开发工程师、UE4美术师、VR开发工程师
专科专业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层次:专科 学制:3年
招生类别:文理兼收
专业方向:含专硕连读国际班(日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各行业及领域云计算系统建设的需求,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支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以云计算的产品为载体,以项目化教学为模式,培养学生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云计算核心理论的理解能力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能够从事与云计算平台搭建与应用、 络设计与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支持、管理等相关工作。
核心课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 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云操作系统应用与维护、云平台配置、云平台组 与维护、集成项目管理。
就业前景:2009年起,云计算行业开始进入产业规模高速增长阶段,上海、北京、天津、无锡、杭州等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建设了一批云计算中心,成立政府公务云及面向中小企业的公有云;以新浪、腾讯、阿里巴巴、世纪互联等为代表的国内互联 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云计算服务的支出在五年内增长3倍,云计算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是传统IT行业增长率的6倍,人才需求将呈现空前增长态势。
典型企业(组织)
国企/事业单位:例如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省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知名外企/民办企业:例如思科(中国有限责任公司)、亚马逊云计算AWS (中国区)迈普有限责任公司、华讯 络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准达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元素有限责任公司等
典型岗位
云计算技术支持工程师、云服务支持工程师、系统集成管理工程师, 络设计/运维工程师,IT技术支持工程师, 络安全运营工程师, 络安全测评师
移动应用开发
层次:专科 学制:3年
招生类别:文理兼收
专业方向:含专硕连读国际班(日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移动互联 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支撑,结合互联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本专业培养适应移动互联 应用开发领域的一线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业界主流的移动互联 应用设计与开发技能,具有软件项目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发中小规模移动应用程序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 络,移动商务,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与原型开发,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移动应用服务器开发。
就业前景:传统新技术的发展都趋于平缓和持续发展的,而最近10年的移动互联 是爆发式的增长。移动互联 预计其产业价值将大于个人计算机互联 的10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谷歌等个人计算机互联 企业及周边产业纷纷开始转战移动互联 市场。“ 交+本地化+移动”代表着移动互联 发展的方向,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天然优势,契合当今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但目前仍处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初期。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深挖“移动”特性,提供及时、基于位置与个性化的服务,拓展个人计算机互联 所不能提供的业务。任何一个移动特性的挖掘都能诞生一个伟大的商业公司,例如,近年的共享单车、外卖业务、移动支付已被人们戏称为现在的四大发明之三。移动互联 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对人才的需求增大,这个行业正在成为高薪人才的聚焦地。
典型企业(组织)
互联 企业:共享单车、美团、百度、酷狗音乐、小米、Luckin Coffee等
典型岗位
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微信应用开发工程师,移动应用架构师,移动应用安全研究员,移动应用产品经理,移动应用运营经理,移动应用测试工程师,移动应用测试经理,移动应用人机交互设计师,移动应用UI设计师
培养成果
近年来,我院学生公开发表CNKI论文共计967篇,EI会议论文4篇,申请专利30余件,学生竞赛获得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11项、铜奖20项(国奖总数33项),省级金奖45项、银奖104项、铜奖166项(省奖总数315项)。
其中,我院连续两年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得了亚洲区域赛铜奖的好成绩,位列全省第5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锦城学院)。
同时,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显示,我院2021届就业率达99.04%。
合作单位
我院以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五种校企合作模式”,同时立足学生专业发展,已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京东、滴滴出行、字节跳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易公司等近百家知名企业输送IT人才,且与80余家合作企业签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学生出口畅的局面。现毕业生已逐渐成长为IT工程师、项目经理、银行行长、公务机关干部等行业精英,实现就业率高、就业面广、薪酬待遇佳的高质量就业目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