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助餐点只要开门,我们就在这里解决吃饭问题。”昨天中午11:00,住在南京建邺区双闸街道新月 区的居民吴老先生和夫人,像往日一样来到落户 区的“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吃午饭,并带来几个餐盒,顺便把老两口晚上的饭菜也一并打好带回家。一大荤一小荤,一个蔬菜一个汤,两顿饭X2,他们刷助老卡一共花费40元。而其他 区居民来吃,每顿是14元。这样的 区养老助餐点,自2014年开始在几个 区试点,服务对象从最初政府托底的困难老人,到面向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开放。
助餐点外排队吃饭的老人
2019年,全市超500万人次在 区助餐
这些天,关于“今后要在城市普遍推广 区食堂”的说法,在 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如果 区有面向全体居民开放的食堂,我们可以省却采买和做饭时间了。”
养老助餐点不扩展经营,就入不敷出
建邺区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的午餐
助餐点开始为升级后 区食堂准备软硬件
在南京市尧化街道尧石二村,有一个充满“预见”眼光的助餐点,它作为2022年栖霞区人大民生实事项目,由中标的“栖霞区枫情关爱服务中心”来 区运营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解决 区及周边独居空巢老人的就餐难问题,并针对 区其他群体发挥着 区食堂的作用。
在栖霞区枫情关爱服务中心助餐点外排队准备吃饭的老人
区食堂面向全体市民,责任主体会更多
区食堂的运营存在哪些环节,如何监管?长期关注并参与基层治理的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马广路律师认为, 区食堂是政策中“完整 区建设”方向的一部分,是未来 区服务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分析道:现在的养老助餐点多为公益服务,难以开展多种经营而较难长期存续; 会餐饮企业又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难以向市民提供平价保障服务。 区食堂的试点,或将由养老助餐服务机构联合 会餐饮企业共同参与,街道、民政、市场监督、卫生等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扶持和监督保障,有望实现对托底人群的公益保障服务,也可以为普通市民提供特色餐饮服务,最终实现 会公益和市场运营的平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