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健康云建设和运营唯一特许方的万达信息三季度出现大幅亏损。
10月27日,万达信息(300168.SZ)披露三季 ,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下降11.83%;归母净利润亏损3.20亿元,同比下降970.82%。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97亿元,同比上升41.3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9981.45万元,同比下降1088.84%。
盈利一年又转亏
对于业绩下降,万达信息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4-5月份,受疫情影响,公司上海地区与抗疫相关之外的其他项目实施及验收工作基本停滞,在手合同中原计划于本年二季度验收的合同大部分都无法确认收入,导致二季度单季收入同比大幅下降65.7%。“以上疫情因素具有偶发性,对于公司的影响是短暂的。”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其业务领域涵盖医疗卫生、智慧政务、市场监管、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教育、ICT信息科技创新、健康管理和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据悉,2014年12月,万达信息于与上海市卫计委签订上海市健康管理云平台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万达信息成为上海健康管理云平台的独家合作方。2015年11月5日,万达信息和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推出的“上海健康管理云平台”在第十七届工博会上正式亮相。
“健康云”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巨大作用。万达信息曾在投资者平台表示,此前,万达信息临危受命,承担起了大规模核酸检测登记和结果查询的任务,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布置的任务。
然而,8月27日,万达信息发布2022年半年 ,公司2022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下降3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21亿元,同比止盈转亏,去年同期净利2669.17万元。
万达信息在公告中表示,第三季度,万达信息一直在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及验收,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1.38%。新签订单方面,万达信息表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新签订单合计约为21.4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创新板块新签订单合计为5.1亿元,同比增长90.9%。传统业务方面,智慧医卫板块新签订单合计为7.3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医疗业务(医院端)新签录得5.1亿元,同比增长79.3%。
股价方面,今年以来,万达信息的股价始终震荡下跌。截至10月28日收盘,万达信息 8.36元,日内跌幅2.34%。与开年13.33的开盘价格相比,股价已下跌37.28%。
旗下软件曾涉信息安全问题
5月29日晚间,万达信息发布的定增草案(三次修订稿)显示,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3.56亿股(含本数),募集不超过30亿元资金。其中,10.14亿元用于投建未来公卫和医疗创新管理服务项目、8.9亿元用于未来城市智慧服务平台项目、2亿元用于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8.96亿元。
万达信息在5月30日回复问询时表示,2022年2月,根据公司整体合规检查安排,公司对运营的APP进行主动自查。经核实,公司运营的“健康云—客户端”“蛮牛健康”均由于引用存在违规问题的第三方定位软件开发工具包而导致存在违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制定整改方案,选定技术路线,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时间节点进行整改,并积极寻求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支持,“健康云-客户端”整改情况为关闭第三方定位软件开发工具包。“蛮牛健康”整改情况为使用纯净版的第三方定位软件开发工具包,同时关闭第三方定位软件开发工具包在后台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权限。
万达信息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整改完毕,公司相关APP现有版本不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
“企业是数据安全的主体,企业应着力提升自身的安全能力。”蔡建军认为,企业首先要从设备、 络、环境、终端等多方面去搭建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数据安全的问题;其次,要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机制,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到使用、共享等环节,在每个数据活动中建立安全策略,确保数据的保密、完整和可用;再次,对于用户数据,企业要尤为重视安全问题。企业要建立商业道德的意识,不能为了商业利益去滥用数据。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最后,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安全的投入,尤其是在推进信创的改造和安全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