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脸软件火得有逻辑

捏脸软件火得有逻辑

无图说1

3D捏脸软件Zepeto迅速登上 交软件免费榜榜首。在它爆火的背后,其实抓住了用户在虚拟世界中需要独一无二的“面具”去表达自我的痛点,并同时通过虚拟形象的服装、装饰的销售实现商业变现  

从12月1日开始,各大移动排行榜上突然杀出一匹“黑马”:Zepeto。该软件已经在App shore上霸榜一周,持续保持着 交免费榜第一,免费总榜前三的成绩。  

从产品使用上看,Zepeto的功能基本包括两大部分:虚拟形象塑造和 交互动。当用户进入Zepeto的时候首先要上传脸部照片,系统会生成一套Q萌的虚拟形象,用户可以自行调整包括发型、脸型、眉毛、眼睛甚至是雀斑、青春痘等17个面部细节,从而形成用户专属的个人卡通虚拟形象。  

Zepeto所有的玩法几乎都基于个人虚拟形象展开。用户可以打造形象相称的空间装饰;可以与自己的虚拟形象互动,通过图片和视频分享;可以用虚拟形象创作表情包。与朋友的虚拟形象合照;在虚拟街道上与发现主页上和陌生人“打招呼”。Zepeto 的付费点主要在于虚拟形象的服装、装饰的更换、个人虚拟空间装饰的更换。  

Zepeto不是第一个虚拟形象 交软件,在很多人看来Zepeto本质上和2003年上线的QQ秀如出一辙——都是用虚拟形象设计来促进 交,所以有人惊呼“朋友圈和微博被2018版‘QQ秀’刷了屏。”但实际上,近年来类似的产品着实不少,这些产品的功能和Zepeto大同小异,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此类 交软件与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呢?  

和QQ秀有着一样的商业逻辑  

Zepeto大火的传播路径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小红书和微博上的产品“安利”;其次是微信朋友圈的形象炫耀; 现在是各路媒体的产品分析。在媒体 道中,最早的一个点是将Zepeto与曾经的QQ秀相比:“都2018年了,你们还吃 QQ 秀那一套?”  

QQ秀和Zepeto等一众虚拟形象软件的商业逻辑是一致的:用户想要美化自己的形象,让自己在 交平台上变得与众不同,就要为自己的装扮、装饰掏银子。所以过了十多年,就算是换了一批年轻人,这一套商业模式依然把年轻人们拿得死死的。  这套商业模式有两个痛点:其一,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表达、互动需要一个安全的面具和替身;其二,用户希望自己的替身是独一无二的、是个性的、是符合自己的人物形象设定的。QQ、微信、微博、陌陌到Zepeto就像一个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舞台,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舞台,但进入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戴上一张面具,我们既希望这个面具像自己,真实的也好,不真实的也好,只要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别具一格就可以; 我们又希望这个面具不那么像自己,这个面具要掩饰我们的缺陷、不堪、落寞和无奈,让我们从现实中躲进这个舞台,找寻同类、沉浸快乐、躲开忧愁。  

这个面具可能是我们的ID、头像、昵称、QQ秀或者自己装扮的空间。“人的脸天然带有 交属性,人们有意愿将自己的形象分享。”不管是QQ秀也好、Zepeto也罢,互联 用户更多的是希望找到一个表达自我、管理人设的虚拟形象,代替真实的自己进入另一个世界。  

这算是成功的 交软件吗?  

Zepeto的流行或许给其他的虚拟形象 交软件带来了一种示范或者希望,但如果我们以Zepeto为典型来分析,虚拟形象 交的缺陷依然不少。  

互联 交工具的要诀包括两大部分,其一,从产品角度上, 交软件要达成用户的 交关系链; 其二,从用户角度上, 交软件需要形成长期、高频、持续的用户需求。  

理想中的关系链应该是用户用虚拟形象在一个软件内完成 交活动。我们来看一下以Zepeto为典型的虚拟形象 交软件上的用户行为:塑造个人3D虚拟形象、关注朋友或明星、和关注的人合影、将照片分享到其他 交平台。Zepeto虽然有一部分 交功能,但就目前而言,用户创作了自己的虚拟形象,又回到了他们更熟悉的 交平台和 交环境中分享,反而脱离了Zepeto。  

从用户角度来说,用户长期、持续、高频的需求才是关键。这也就是说用户需要在该平台上具有某些稳定的诉求,比如获取信息、创作内容的需要产生了类似微博、抖音、In-stagram等; 会沟通、人际交往的需要产生了类似微信、QQ、陌陌、Facebook等产品,再比如连接工作场景的钉钉、基于兴趣分享的贴吧等等。  

而Zepeto的用户需求目前来看依然仅限于满足用户虚拟形象创作和分享,在产品关系链没有成熟、自洽前,这种用户需求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暂的、难以持续的。简单讲,当我制作完自己的虚拟形象并且分享到其他 交平台之后,我实在找不到再次打开这个APP的理由。而这个通病也广泛存在于其他基于虚拟形象为核心的 交软件上,上一个例子就是2013年上线的脸萌APP。  

如果单从 交软件的角度上讲,大部分的虚拟形象 交软件都不那么成功。Zepeto包括现在大多数的虚拟形象 交软件基本上最终都沦落为了制作表情包、满足用户 络形象创作的工具, 交功能和娱乐功能都力所不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意义。  

虚拟形象: 下一代 交的新形态  

有媒体指出,Zepeto火爆的原因在于“触达人心、满足用户快感,又能迅速传播的流行元素。”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笑谈着“2018年了,你们还是吃QQ秀那一套。”“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依旧沉迷于装饰自己的虚拟形象,Zepeto最大的进步就是能把脸捏的更像自己了”。  

有学者指出Zepeto这类软件的底层逻辑就是如何满足新一代 络消费者在人设管理意识和自我表达之间的平衡。而这层逻辑一直作用于 络 交当中,互联 居民需要虚拟形象或者虚拟符 来代替自己进入互联 世界。  纵观互联 交发展历史,虚拟符 也好、虚拟形象也好,这些用户自己创建的虚拟替身是一条贯穿其中的线索。从一串二进制代码、一串ID数字、几个富含意义的词汇到一张图片或者照片、一个发布自我信息和自我表达的空间,用户和研发商一直打造、完善着每个虚拟公民的替身。让每个走入虚拟世界的公民丢掉外貌歧视、不安全感、 交恐惧、暴露隐私等忧虑和忐忑。  

下一步这个虚拟世界的替身可能是那些用户自己设计的、3D 立体的虚拟形象。这才是Zepeto 等虚拟形象设计工具为我们带来的启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1月15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