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项目|再获数亿投资加持,鸿之微云生态如虎添翼!

近期,专注于提供材料设计与仿真工具的鸿之微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磐厚资本领投,上海国际创投、龙鼎投资等机构跟投,盛宇投资等多位老股东继续增持。以底层化、云化和生态化模式,推进材料研发工具“引领”型国产替代的鸿之微,越来越受到科研界、产业界和资本界的重视与认可。

自主底层——奠材料计算之基

以材料计算软件为核心的数字化研发工具的广泛使用,使材料研发演变为一种设定方向的遍历性搜索,成为材料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趋势。材料计算从薛定谔方程出发,涉及量子力学、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等科学求解模型,叠加数据分析、AI训练等工具,对底层技术的要求极高,更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真正实现精准计算、提高计算效率。材料数字化研发工具的国产替代,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底层技术的挑战。

长期以来,鸿之微不忘初心,始终致力于材料数字化研发工具的开发与提供,成为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连接者,并未轻率介入更吸引人眼球的AI制药、材料CRO领域。为真正打造材料数字化研发的根基,鸿之微与众多顶级科学家一起,从最基础的底层求解模型开始做起,历时8年自主开发了超过20款基础计算、设计与仿真软件,全面涵盖了材料研发所必须的建模与设计可视化、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相图、相场、有限元、AI赋能与数据驱动、工具平台与跨尺度连续性等多种工具与方法。

无论是从电子、原子、分子、团簇到模块的不同尺度,还是热、力、光、电和磁等不同的性质,鸿之微都有自主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不仅实现了单体对标软件的功能替代,更实现了不同尺度的衔接和不同学科的聚合,使得计算效率大幅提升,带来材料研发工具的丰富和升级。同时,鸿之微还投入巨资,构建开放式高感知、高通量材料数据库,与科学模型、AI算法有机融合,为第四范式(数据驱动的)材料科研提供变革性力量。

坚持“运用产投思维把握国产替代时代红利”的磐厚资本,尤其注重企业对自主、底层、核心技术的真实掌控。问及为何选择投资鸿之微,其创始人林总认为:“鸿之微能在一个难度如此之高的细分领域做到初心不忘,坚持从最底层的求解算法出发,开发出如此之多、如此之全的底层软件,这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我们相信,随着他们的软件功能越来越强,能真正实现对国外软件的国产替代,解决我国材料研发的卡脖子问题。”

云端重塑——构材料科研之体

工业软件作为科技进步与工业变革的高浓度结晶,长期以来被欧美厂商所垄断。云计算的发展,重构了软件的开发和运维模式,国产厂商开始发挥“后发优势”,与传统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甚至开始另辟蹊径差异化竞争,绕开传统势力的垄断,步伐更坚定更快速。材料研发更是如此,其跨尺度、跨学科聚合的趋势,对数据库、工具和算力等资源的整合运用,让材料研发工具的云化具备更大的价值。

基于对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的准确判断,鸿之微于2021年4月15日正式发布了鸿之微云,并在一年的时间里,累计了超过3000的活跃用户。鸿之微实现了软件、算力和工具的有效聚合,构建云上科研生态。软件模块化,不仅应用单体软件更加便捷,更使同一平台下跨尺度、跨学科计算成为可能,计算效率大幅提高;算力平台化,实现了不同算力内核的适配与算力供应商的整合,带来了算力成本与限制的大幅下降;工具集成化,数据库、数据分析工具、分析测试与其他一体化服务有效融合,让用户一站式解决材料计算问题,材料科研更加便捷。

负责管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普华资本合伙人吴晓丰认为:“软件的云化不是简单的Saas来改变运行和收费方式,更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构,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否则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就是空中楼阁。鸿之微的优势在于具备了完全自主的底层软件库,通过云实现多维度的平台化,计算真正实现产品的重构,走了一条不是功能复制型替代而是需求引领型替代的道路,这条道路值得期待。”

生态打造——铸材料研发之魂

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最大的障碍在于生态的建立,用户群体数、二次开发量、算法模型库越大,壁垒就越高。软件生态的形成不仅依靠底层技术和软件产品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机制,让使用者与软件生产商相互交融,方可建立可持续的互动形态。

鸿之微多年来一直始终坚持与高校、研究院所和工业企业的合作,以产学研互动模式构建材料科学的研究生态和开发生态。

鸿之微先后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广西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大学和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构建鸿之微的底层技术库与算法模型库;推出了以PROP计划(科研精英培养计划)、横向项目、线上技术服务和高校联合实习实训基地等一系列价值生态措施,以应用促发展,广泛征集应用与测试案例,建立互惠共赢的云上科研生态,推动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培养用户习惯。

在构建科学研究生态的同时,鸿之微与集成电路、新能源、合金和生物医药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多尺度仿真技术为基础,构建材料研发平台;同时,鸿之微还推动科学研究生态与工业需求的衔接匹配,帮助企业有效解决材料开发中的问题,助力材料研发创新。

出于对鸿之微发展前景的认可,以长期伴随式投资闻名的盛宇投资,本轮继续追投增持,其合伙人袁浩翔认为:“我们一直致力于成为优秀企业家的长期陪跑者和新兴产业的长期培育者。鸿之微聚焦于材料领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工具,打造材料科研的生态,有望能逐步解决材料研发中的卡脖子问题。这对中国的材料产业来说是一件极具备长期价值的事业,鸿之微的成长,让我们对中国材料产业的升级发展更有信心。”

鸿之微

鸿之微是张江高科895创业营(第八季)项目,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是国内专注于从事材料设计与工艺仿真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材料设计和工艺仿真软件,同时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计算云平台、高品质的计算服务和高水平定制化的计算解决方案。

欢迎各企业、读者投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