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央视、新华
2022年世界互联 大会乌镇峰会·工业互联 论坛于10日在乌镇举行。本次论坛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链重构”为主题,围绕工业互联 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当前,工业互联 创新发展已成为加快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工业互联 平台体系已延伸至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与会嘉宾认为,当工业互联 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从工业物联到工业互联、再到产业互联的发展,需要多方参与生态建设。
张建锋:工业互联 应用将更多由生产线工人开发
论坛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工业互联 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从工业物联到工业互联、再到产业互联的发展,需要繁荣的应用生态。这需要多方参与的生态建设,也将得益于低代码的普及,他认为未来越来越多的工业互联 应用将由生产线的工人来开发,进一步加速创新,繁荣应用生态。
他认为,工业互联 的发展首先从工厂设备开始,AIoT技术的应用可以把工厂的普通设备变成数字化设备,让这台设备能够被数据化、在线化;其次,在产线和车间内实现互联,通过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在工业互联基础上,联通产业链上下游,让市场变化与生产要素精准匹配,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重塑产业生态。
张建锋表示,未来工业创新将更多依靠一线工人,像钉钉这样的低代码平台能够帮助工人实现数字化、快速创新。目前,低代码已经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让一线工人也能开发系统应用。
张建锋认为,工业互联 将不止于此,未来还将更进一步,从工业互联走向产业的互联。这需要统一的IT基础设施、数据化智能化的技术,以及繁荣的应用生态。在这些基础上,企业可以高效地连接供应链和产业链,实时感知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创新。
张平安:工业软件急需向第四代云化工业软件转型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工业软件。美国、欧洲的工业软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拥有成熟的内核技术、丰富的工业知识和数据,构建了很强的生态。对于新进入者来说,形成了较高的产业壁垒。从软件形态看,当前工业软件主体是单机软件。基于单机架构的第三代工业软件存在使用门槛高、成本高、交付周期长等问题。为应对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急需向第四代云化工业软件转型。
张平安指出,中国工业软件要突破壁垒、快速崛起,最关键的成功要素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云计算框架变革的机会窗,聚合大量懂工业知识的科学家,构建工业软件底层根技术。华为云正联合国内工业软件产业的伙伴,引入大量科学家和行业专家,基于AI、并行调度、GPU加速等核心技术,在云上构建几何模型建模、图形渲染、数据模型驱动等10大工业软件内核引擎,在云上构建工业基础资源库,让工业软件伙伴能基于这些根技术,少走弯路、不重复投资,快速地构建起不同工业领域的专业软件,并从第三代单机工业软件快速升级到第四代SaaS工业软件,实现弯道超车。二是充分开放企业的工业场景,牵引国内工业软件的发展。华为已经开放了电路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等场景,通过华为的业务需求,牵引相关的软件企业不断进步。张平安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把自己的业务场景开放给国产工业软件,帮助国产工业软件快速成长。
蒋国飞:产业链协作数字化是工业互联 发展的重要方向
“产业链协作数字化是工业互联 发展的重要方向。”论坛上,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指出,工业互联 一类聚焦于智能制造,一类聚焦于产业链的数字化协作。前者主要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交易效率的问题。无人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智能机器人包揽重活累活……5G、工业操作系统、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应用,优化了工厂的设备管理和生产流程,帮助工业企业降本提效。
在蒋国飞看来,生产效率解决之后要着眼于打通产业链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等上下游环节的数字化协作,推动各方之间的信任合作和价值分享,提高交易效率。这类似在物理世界里,各个城市之间要构建交通 络,让人和物快速流动,从而提高城市间的产业合作效率。
他表示,围绕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协作 络,在数据价值流动的整条链路上,都需要创新的数字技术来支撑。如物联 技术确保数据源头可信;区块链技术确权登记,促进数据可信流转和公平分配;隐私计算技术构建数据安全合规的流转通道,让数据可用不可见;人工智能技术释放数据价值。在产业协作的整个数据链路里,要借助安全科技来保证底层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业务安全。
观察
这束“互联 之光”可以很酷也可以很暖
据新华 电 “互联 之光”博览会是世界互联 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技术新产品、理论成果和特色场景为主要展览内容。今年,“互联 之光”博览会共有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能够一边骑行一边导航的电助力自行车、用眼睛打字的眼动输入仪、集手机和头盔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头盔……在“互联 之光”博览会上,人机交互在生活中的应用让观众眼前一亮。
几百元拥有名片般大小的电脑
在现场,一个名片大小的小装置引发关注,它叫作树莓派,是世界上最小的电脑。
这个只要几百块钱的设备,配置4核CPU、8G内存,而蚂蚁集团自研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4.0版本已经可单机运转在上面。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别看它很小,在做到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的同时,又可以与传统单机数据库媲美性能。
靠眼球控制输入法打字聊天
在腾讯公司展区,一款可以用眼睛打字的眼动输入仪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仪器能够精准捕捉用户的眼球滚动,从而实现打字功能。
展会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残障人士、“渐冻症”患者等人群来说,通过眼球转动和凝视即可操作电脑完成输入,眼动输入仪帮助他们提升了打字效率,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守护老人“消失的记忆”
在阿里巴巴展台,有一座特别的小屋,墙上一个个若隐若现的文字,代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逐渐消失的记忆。中国平均每17位老人就有1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难以得到治疗,目前最有效的延缓病程、保障老人健康的方式,就是早筛查、早干预。
今年,这款名为“ADC失智症筛查”的公益小程序首次在“互联 之光”博览会展示推广。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小程序的使用“门槛”很低,测试者自测或者非专业医师辅助下,在手机上就能免费完成5分钟专业筛查。“问卷结果的特异性和敏感度都超过80%,已经达到医学筛查的要求,还会根据结果提供专家建议。”
智能头盔,快递小哥的福音
外卖骑手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饿了么研发的一款集合手机和头盔功能的智能头盔,利用物联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设计中加入传感器和硬件模组,一方面可以帮助识别骑手的安全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语音操作,减少对手机的直接操作,保障骑手人身安全。
工作人员介绍,如果骑手摔倒或受到撞击,头盔会启动SOS模式,可以向紧急联系人发送骑手位置坐标短信。目前,已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试点推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