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RTK 或全站仪普遍都是单点定位,而移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则可以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获取三维激光点云和全景数据,将点云全景数据通过MongoDB在数据服务器上进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ArcGIS是专业的GIS平台软件,给使用ArcGIS进行测图的专业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直观的测图模式,将大量高强度的外业工作转移到内业完成。
为此,在ArcGIS 平台上二次开发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让内业人员下载作业区域的点云和全景数据,在局域 内协同进行数字测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HiScan-Z包括GIS、IMU、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景相机,测量车在行进过程中获取点云、全景和POS数据,所有数据由轨迹工程以目录方式进行组织管理。
在数据服务器上部署MongoDB 数据库,数据库中有轨迹线数据表、轨迹点数据表、点云数据表、全景数据表等。利用轨迹工程上传工具,把数据上传到指定数据库中的对应数据表中。作业时根据作业区域从数据库中下载数据。
HiScan-Z点云强度渲染效果
HiScan-Z点云高程渲染与全景叠加效果
二、技术流程
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功能包括HiScan轨迹工程数据上传、数据动态调度下载、数据绘制、基于点云进行数字测图、二三维联动检查数据成果等。
在数据服务器上部署MongoDB数据库,把HiScan 轨迹工程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内业人员作业时,根据作业区域来选择轨迹线,加载轨迹线附近轨迹工程。轨迹工程数据下载采用缓存机制,提高数据调度效率。
在ArcGIS中自定义扩展2个图层:轨迹线图层和点云图层。 轨迹点图层是ArcGIS的点要素图层。轨迹工程以组合图层进行管理,包括点云图层和轨迹点图层。
针对点云图层的绘制,采用根据当前窗口数据范围动态调度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只绘制有效像素的技术来提高点云的绘制效率,以保证测图过程中点云浏览的流畅性。 对点云进行强度、高度、彩色渲染,在高度渲染时加入强度信息进行渲染增强,以提高某些地物要素识别度,如道路标志线。
在二维地图中采集地物时,某些地物要素高程采集不准确,如龙门架要素,需要在三维场景中利用点云进行要素采集。在三维视图中,提供采集点状要素和线状要素的工具,可多视角捕捉点云,可量取个别要素的尺寸信息,如广告牌的长宽等。 数据采集完成后,可结合全景进行二三维联动检查,查漏补缺。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实现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
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技术流程
三、软件功能
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按功能主要分为5个功能模块:数据上传、数据下载、数据管理、数据绘制及数字测图。
3.1 数据上传
内业人员连接好数据库,上传指定的HiScan工程数据,可选择上传点云和全景,上传时应检查工程数据的完整性。该工具还可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修复,若数据库中个别工程数据记录损坏,可以利用该工具进行选择性修复。
3.2 数据下载
用户连接好数据库之后,插件就会把数据库中的轨迹线数据下载下来,以轨迹线图层展示,用户可以拉框选择某条轨迹线下载查询其附近的点云数据。如下图所示。
拉框查询某轨迹线附近的点云数据
3.3 数据管理
对于下载的轨迹工程数据,轨迹线以ArcGIS自定义图层进行管理,轨迹工程数据通过组合图层进行管理,其中组合图层中包含轨迹点图层和点云图层,轨迹点图层是ArcGIS的点要素图层,点云图层为自定义扩展图层。
3.4 数据绘制
数据绘制的对象包括:轨迹线、轨迹点、点云及全景。在ArcMap二维地图中用GDI 绘制轨迹线、轨迹点、点云;在三维视图中用OpenGL绘制点云和全景。在二维和三维中点云的绘制是根据当前窗口范围动态加载点云数据,降低内存的使用。依据点云的高程、强度、颜色信息,提供不同的渲染方式,用于提高点云的识别度。全景绘制时依据当前浏览状态,动态调度不同级别分辨率的图片数据进行绘制,提高渲染效率。
3.5 数字测图
基于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协同作业成果数据
四、结语
利用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进行点云测图,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了频繁复制,可快速高效地在ArcMap中加载渲染点云,支持对点云的二三维捕捉测图,在局域 内,内业人员选择下载任务区域内的点云进行协同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是一种新型的作业模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