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课程教与学(教学大纲)

课程概况

开课单位

软件学院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课程代码

1610362B

开课学期

6学期

学时/学分

32/2.5

选课对象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软件架构设计、需求工程、软件构造

课程教材

朱少民.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第3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清华大学出版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方向课程。

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软件测试工作要求学生具备软件测试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项目测试实施及项目测试管理等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测试用例、使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完整的项目测试和项目测试管理,使学生能基本承担起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具备软件测试岗位必备的职业能力,同时为学生获取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为:测试基本理论与技术、主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软件项目的测试实施及项目测试管理等内容。

课程目标(Course Objectives, CO)

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LO)

(CO1)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LO3)具备语言、交流、写作等基本的软件从业能力,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遵守、认同现行的法律、道德和伦理。

(LO5) 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熟悉软件工程相关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LO6) 对软件系统、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 会系统具有系统级的认识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初步具备面向领域需求的信息化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

(CO2)掌握软件测试的方法、技术及其工具

(CO3)基于项目背景和用户需求,能够完成测试任务的分析、设计和执行

教学方式(Pedagogical Methods, PM)

√PM1.讲授法教学

16 学时45 %

√PM2.研讨式学习

8 学时25 %

√PM3.案例教学

4 学时15 %

PM4. 络教学

学时%

PM5.角色扮演教学

学时%

√PM6.体验学习

4 学时15 %

PM7.服务学习

学时%

PM8.自主学习

学时0 %

评估方式(Evaluation Methods, EM)

√EM1.课堂测试

15%

EM 2.期中考试%

√EM5.实验分析 告15%

EM3.期末考试

%

√EM4.作业撰写

15%

√EM6.期末 告

35 %

√EM7.课堂演讲

15%

EM8.论文撰述%

EM11.设计 告%

√EM9.出勤率

5 %

EM10.口试

%

教学安排

课次

学时

教 学 主 要 内 容

教学方式

评估方式

1

2

CO1

课程介绍、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PM1

EM9

2

2

CO1

软件质量、质量度量模型、测试与SQA关系

PM1

EM4

3

2

CO2

软件测试基本方法-基于需求的测试方法

PM2 PM6

EM4

4

2

CO3

软件测试基本方法-结构化测试方法

PM3

EM7

5

2

CO3

实验一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验证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EM5

6

2

CO1

过程模型和标准

PM3

EM7

7

2

CO2

单元测试-代码评审

PM1

EM1

8

2

CO2

单元测试-JUnit

PM3

EM7

9

2

CO3

实验二JUnit安装和应用

EM5

10

2

CO2

持续集成测试

PM1PM6

EM8

11

2

CO3

实验三搭建持续集成测试的环境

EM5

12

2

CO2

系统功能测试

PM1

EM4

13

2

CO2

国际化/本地化

PM1

EM4

14

2

CO2

系统测试 -性能测试

PM3 PM6

EM7

15

2

CO3

实验四针对应用系统完成其基本的性能测试

EM5

16

2

CO2

系统测试 -安全性测试

PM3

EM7

17

2

CO2

验收测试

PM1

EM4

18

2

CO3

实验五针对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性测试

EM5

19

2

CO2

自动化测试原理与工具

PM1 PM6

EM4

20

2

CO3

实验六构建轻量级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EM7

21

2

CO2

测试用例设计与维护

PM1

EM8

22

2

CO2

缺陷 告与测试 告

PM1

EM4

23

2

CO3

课程期末答辩

PM2

EM6

总学时44 其中课内32学时,实验12学时上机0学时

教学日历表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代码

5204150

课 序

01

课程名称

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

学分

2.5

归属学院

信息学院

主讲教师

朱少民

授课章节

全部

联系电话

答疑时间与地点

17周周一到周五下午第二大节

总学时

学 时 分 配

授课班级

讲授

实验

上机

讨论课

2014计科1234

48

32

16

课程建设

精品或重点课程

双 语

o国家级 o市级 o校级 o院级

?●否

考核性质

●考试 ?考查

考核形式

成绩评定

总成绩比 %

平时成绩比 %

期末

平时

出勤

作业

实验

实习

讨论

测验

其它

40

60

10

15

20

30

10

15

0

成绩评定和学习要求描述

以开卷、实验情况与小论文相结合。主要考核学生对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策略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对测试技术的应用。成绩构成:最终理论考试、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小测验、提问等)、实验环节考核成绩的总和。

教 材

名 称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

编著者

朱少民

版 别

清华大学出版

版 次

2014 年6 月 第 3 版

性 状

●统编 ?自编 ?翻印

n近三年 n国省部优秀 n国家规划

周次

星期

学时

授课主要内容和形式

课后作业及阅读

1

1

2

课程介绍、引论

阅读《软件测试的艺术》

1

3

2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缺陷、质量、质量模型

教材第2章思考题23

2

1

2

软件测试基本方法-基于需求的测试方法

教材第3章思考题46

2

3

2

软件测试基本方法-结构化测试方法

3

1

2

上机练习:用例设计(第3章思考题358

3

3

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