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志愿填 。
添加学长微信:xuezhangbb123,邀你进《2018高考志愿交流群》,各大学专业学长学姐为你解答生涯规划和志愿填 相关问题。
特别提醒的是,专业的数据从全国层面来统计,考虑到各省、各高校具体情况不同,若某一专业的某些就业指标不理想,并不意味着所有高校的该类专业都不宜 考。
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月收入、就业满意度“三高”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对口又稳定同专业的不同职业流向、行业流向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大最新数据显示,2017届毕业生就业数量较大的十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对2017届本科十大专业的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与离职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本科十大专业中,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最高(96.7%),其后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95.6%)和财务管理专业(94.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相对较低,为91.2%。从月收入方面来看,在本科十大专业中,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表现依旧抢眼,月收入最高(6259元),其后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5855元)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4809元)。财务管理专业月收入相对较低,为4184元。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来看,在本科十大专业中,土木工程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86%),其后是软件工程专业(85%),会计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均为8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相对较低,为54%。就业满意度是由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科十大专业中,软件工程专业继就业率、月收入均为最高外,就业满意度也最高(75%),其后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74%)和汉语言文学专业(7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满意度相对较低,为62%。一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入职后短期内频繁跳槽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本科十大专业中,土木工程专业除了具有较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稳定性也更好,毕业生的离职率最低(15%),其后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7%)和会计学专业(2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离职率相对较高,为30%。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那么2017届就业数量较大的十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会是怎样的?对应职业的就业质量如何呢?麦可思对2017届毕业生就业数量较大的前十位本科专业分别对应的就业数量较大的前三位职业的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表2数据,可看出同一专业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因职业流向和行业流向不同,就业质量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建议高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要只参考该专业的各项就业指标,还可参考该专业对应的就业数量较大的职业就业质量如何,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之一。
当然,高考生所选择的专业,是否能在大学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的职业,影响因素很多,也不能与未来职业简单划等 。
高职高专——
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率最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月收入、就业满意度“双高”护理专业就业对口又稳定,但就业率相对较低同专业的不同职业流向、行业流向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大最新数据显示,2017届毕业生就业数量较大的十个高职高专专业分别是:会计、工程造价、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
对2017届高职高专十大专业的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与离职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高职高专十大专业中,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率最高(93.3%),其后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92.7%)和会计电算化专业(92.6%)。护理专业就业率相对较低,为90.2%。
从月收入方面来看,在高职高专十大专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月收入最高(4150元),其后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4104元)和电子商务专业(4028元)。会计电算化专业月收入相对较低,为3340元。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来看,在高职高专十大专业中,护理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92%),其后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71%)和工程造价专业(68%)。
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相对较低,为43%。在高职高专十大专业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均为67%,其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66%)。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满意度相对较低,为62%。在高职高专十大专业中,护理专业离职率最低(17%),其后是工程造价专业(41%)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42%)。
电子商务专业离职率相对较高,为55%。2017届就业数量较大的十个高职高专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具体会是怎样的呢?对应职业的就业质量又如何呢?对2017届毕业生就业数量较大的前十位高职高专专业分别对应的就业数量较大的前三位职业的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表4数据,可看出同一专业的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因职业流向和行业流向不同,就业质量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同样也建议高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了解该专业对应的就业数量较大的职业就业质量,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依据之一。
数据说明
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8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国总样本约30.6万份,其中本科生样本约15.6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5.0万。覆盖了1021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365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56个。覆盖了大学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43个职业,其中本科毕业生从事的622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的555个职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